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翻山越岭去家访

作者:▱罗龙海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7-09-05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出来,被春风鼓荡着滑过一段街道后,就开始一路多弯且弹跳式的下坡路,一溜烟到达太极村。从村口到村头,有一条S形小溪,把整个几千人口的村庄划开成两边,恰好有两座生土圆楼坐镇在S形的两头,这使得人们从高处俯瞰这个被群山包围的村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两座土楼成为太极图的两个鱼眼,太极村因此得名。在车辆极其稀少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三个年轻人分骑三部自行车,沿着S形溪边公路如风吹过。路边村民正在春播,抛秧的男子从田中央转过头望着我们。

我们从他们的田野边经过,我们要去山里家访,我们的责任田分散而没有具体的形状。

从S形的这头穿过房屋密集的村庄,到了S形那一头的仙猴探井,就到了一个岔路口,右路前往南峰,左路趟过漫水桥前往洋半天、双己山,都是上坡,一路向上,道路越走越窄,山势越来越险。车没法骑,只能推着走,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再没有了刚才平坦路面上的意气风发。偶有一个头裹围巾的打柴妇女从路边闪现,看见我们的狼狈,就会问要去哪里,我们就如实回答,说要去哪个村子家访哪个学生,她就会热心地指明道路的走向。

谢过之后,我们继续埋头行走在春光灿烂的山路上,明媚的阳光把我们年轻人的身影和汗珠一起楔进了这方山水。山路内侧是陡峭的山坡,外侧却是令人心惊胆战的深谷,长满原生态的树木,万一不小心骑车冲下去了怎么办,那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因此,上坡虽然流着汗心里却是安然,下坡骑着车虽然轻松心里却在打着鼓。

当年在深山里教书,我们这些年轻人当老师当得很认真,用现在的话说的就是很尽职、有担当,是货真价实的人民教师。翻山越岭去家访是我们山区学校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这群年轻老师青春价值的一个奉献方式。

道路也大都还是原生态的,峰回路转,纠结不断,沉寂的路面潜藏着难驯的野性,有黄土路,砂石路,倘若是雨过天晴路面未干,那就是泥泞路,一不小心摔你个灰头土脸。我们沿途寻访学生,山村环境陌生,所到之处,总是先招来狗吠和鸡假模假样的惊叫。我们的重点是找到辍学在家或是旷课的学生,问明缘故,与满脚是泥的家长聊他们孩子的成绩和未来。那时候我们所在的学校教学成绩差强人意,家长对孩子读不读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碰上农忙就把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尤其是春播、夏收或秋收时节,教室常常会空下一大片。

家访因此成为必须,不管是靠近学校的,还是远离学校的,差别就在于夜间和白天。靠近学校的,就利用傍晚时间去,一家一户走过去,就像是在山村里悠闲散步。朴实的家长对我们这一批年轻人还是客气的,说以前的那些老教师“三百年也不曾来家一趟,还是你们年轻的好”,仿佛老师到学生家里家访是天经地义的一样,很渴盼的样子。我们听了既难受又受用,难受是替以前的本校老师难受,他们大部分是民办或代课的,工资低,家务忙,谁腾得出时间家访呀!受用的是我们的家访得到他们的欢迎,家访毕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教学比武,无非是与家长聊聊孩子的在校表现、性格、作业,末了再互相提一些要求和建议。这样的就近家访,总是在傍晚晚风习习中走出校园,到夜间繁星满天或者月挂中天的时候返校,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高兴,家长高兴,我们也高兴。

有一回我在检查学生日记时发现有个女学生面临辍学,原因是她父亲重男轻女,而她爸爸又远在峰岩小学代课,除非农忙很少回家。

峰岩,那可是深山里头的深山啊,山的这一面,要我们一路往上爬,到了分水岭后,再一路往下走,单程徒步就要近两个小时!那是一个盛夏时节,临近学期末了。我们几个年轻人商量几句后,决定无视头顶火辣辣的太阳,勇敢前行。峰岩村的一个寄宿学生给我们领路,自行车沿着学校后山公路先走五六公里到了白花洋,就开始了漫长的山路脚力比赛。山花,鸟鸣,深谷,流泉,移步换景;过田埂,越小桥,拐角突遇大石,山坳邂逅巨树,绿荫与身影错杂,汗水被山风吹干,酷热被青春化解,在我们年轻人无忧无虑的岁月里,起伏的群山其实就是连绵不绝的山水画,我们的眼里没有山里人感受到的生活的艰辛。深山里也有连片的梯田,在田间放水的老农同样不知道我们年轻人游山玩水意欲何为……好不容易到达分水岭,带路的学生说此处就叫作峰岩凹,林间茂密处有个深不可测的山洞叫和尚洞,流传着一个神秘而恐怖的故事,故事还没完,我们却不知不觉走出老长的一段山路,反倒不觉得路途遥远了。

那次家访,我们几个年轻教师脚底磨出几个泡泡没人去计算,结果却是令人满意的:那个女学生后来如愿以偿坚持读到初中毕业,顺利考上高中,最后又成功迈入高校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