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老竹匠有颗创新心 “土气”竹器变出新花样

作者:王志晖 张艳珍 实习生 陈雨杨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7-08-08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导语】竹器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为大家所喜爱,但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更美观、方便的替代品出现,竹器逐渐边缘化。平和县南胜镇54岁的竹匠林松能却不甘于竹器没落,潜心研究,把“土气”竹器做出新创意,让竹器焕发新活力。

8月7日,记者刚走到林松能家门口,就被一台竹水车吸引了,这台水车由两个水轮若干个水筒组成,水筒注满水后,从出水口中流出,冲击水轮旋转,造型新颖别致,引得过往游客啧啧称赞。

龙岩游客 杨广龙:我们就看到这个竹水车非常漂亮,(所以专门下车参观?)对对,反正出门在外看到新鲜事物都好奇,因为平常接触少,特别是这种工艺文化,对我们参观学习都很有意义。

这个新奇的竹器制作者正是54岁的老竹匠林松能。林松能家住南胜镇糠厝村,这里位于大矾山脚下,历史上生产毛竹,也盛产竹匠,为了生活,从16、17岁开始自学竹器制作。

 林松能:就是以前当地有几个老前辈在做,然后我就跑去看,看好问个尺寸,回来自己学着做,做坏了就扔掉重新再做,慢慢学着做起来的。

凭借着一腔热情,林松能慢慢掌握了篾刀、锯子、锤子、钻头等工具使用要领,和锯、削、凿、磨等技巧,在他的手中,厚重的篾刀可以耍得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般精准,将竹片劈成竹篾。小到竹凳子、鸡笼、竹交椅、婴儿床,大到竹梯子、竹床、竹凉亭,只要市场有需求,林松能都会想办法做得出来,而且质量过硬。

用户 林汉坤:(竹凳子)跟松能买的,用了二十多年了也不会坏,他手工好,做出来质量很好。

三十多年来,林松能做的竹器数以万计,用过的竹子不可胜数,靠着这门手艺和两、三亩田地,夫妻俩把一双儿女抚养成人。

但现在,老林和所有的竹匠一样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买传统竹器的人越来越少了,市场越来越小,怎么办?有人干脆选择了转行不干了,林松能想到了创新。

 林松能:我是认为应该做些比较新颖的东西,要跟着时代形势走,做出新颖的东西来客人看了也满意,我自己做得也高兴。

林松能注意到,新式家具讲究造型、审美、创意,但竹器加工品多为实用品,讲究的是牢固、实用,外观较为朴素,如何才能让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在听取客户意见的基础上,他对椅子进行改进,大胆选用粗壮的竹子做主干,把椅子做大些,并对造型调整,让椅子显得更加大气。

林松能:当今这个时代来说,这种大椅子比以前更畅销,现在大家都需大方的,坐着人舒服,显得大气,而且对腰椎盘突出、颈椎效果不错。

平和人爱喝茶,林松能就在茶杯上动起了脑筋,挑选口径适中的毛竹,锯开,削去表皮,打磨,一个新颖的茶杯子就做好了。

林松能:这种小杯子当茶杯,拿的时候不会烫手,摔了也不会破,大家看了都喜欢,这个挺畅销的。那你做了多少?现在就是一边做出来,马上就被人买去了。

眼下,林松能又有了不少创新的想法。

林松能:我想做一些茶壶、杯子,还有一些炖罐、饭勺等家用的小东西,做些比较新颖的。

创新让林松能名气渐长,现在他已经不用再像年轻时那样拉着竹器到处售卖,大多为客户上门或者打电话“私人订制”。从事竹器制作已有三十多年,但有件事情林松能一直很遗憾,一直没有找到接班人。糠厝村以前最少也有五六十人在做,现在就剩下他和两个老人从事竹器制作,年轻人都不愿意接手,现在越来越少人做竹器了,真的很怕这门手艺就此中断。

林松能:如果有人愿意来学,我也会全部教给他。特别是现在有些比较新颖的,工艺比较复杂的东西,我也会照样教他怎么做,只要有信心来学,我会全部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