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海澄镇豆巷十八间郑氏造船第五代传人郑松美:有生之年 造船不息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17-03-20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刨割、拼接、打磨、上漆,经过20多天反复推敲打磨,一艘精美的木帆船模在造船匠郑松美手里打造而成。83岁的郑松美是海澄镇豆巷十八间郑氏造船的第五代传人。60多年来,他一直与造船为伴。他说:“有生之年,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郑松美展示他制造的船模

  明朝中后期,月港兴盛繁荣,水路四通八达,鳞集中外商船。郑松美的祖辈举家从河南到月港落地生根,兴办红极一时的造船厂。生于造船世家的郑松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习造船工艺,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独自出来接活,练就一身好手艺。

  “当年,许多外地客户慕名而来,自己带着材料,专门找我定做船只。”郑师傅摩挲着手中的船模,回忆着年轻时造船的辉煌。他说,那时候,遇到一些没有做过的船型,就得拆解,注意研究别人的样式,自己摸索。“比如船的龙骨多长,要配多宽、多深才能装在船底上,都要将材料装上去,实际比量,多的话就锯掉,不够再接上。”说起造船的细节,郑师傅两眼发光,侃侃而谈。

  随着人们对木制船的需求逐渐减少,18年前,郑松美从造船厂退休了。可退休后,他始终割舍不下造船技艺,便萌生了制造船模的念头。也许是一种天赋,或是长期打造大型木船的积累,郑师傅凭着感觉,就能制作出木船模型。

  在郑松美师傅家中,简陋狭小的空间摆满各类造型精美的木船模型,“这些模型都可左右摆动,舵可以上升下降,船舷板可以装上卸下。”这些出自郑松美灵巧双手的木船模型,每一个细节都被完美复刻,船身线条流畅,功能一应俱全,从一艘艘极具闽南特色的船模上,隐约可见当年祖辈们乘风破浪的海上英姿。

  郑师傅介绍,制作船模的工艺很复杂,从打造龙骨、刨割,到拼接船身、船舱,再到抛光打磨上漆,要经过七八道工序,耗时费力,一只普通规模的木船,至少要花上二十天的时间。内部的细小构件常常要经过反复推敲打磨,才能确保构件之间衔接自然。

  现在,郑师傅每天都要花四五个小时研究和制作船模。他说,制作船模除了要对实体船的结构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毅力。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从做大船到做船模,不变的是郑松美对船的热爱。(记者 邓娜 通讯员 唐艺渊 罗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