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长乐乡 > 正文

“廉政公”曾萼与两座清朝小桥

作者:张艳珍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6-04-11
编辑:长乐宣委 点击数: 字号:

提起清朝的“廉政公”曾萼,很多人对其并不陌生,也听说过他的不少故事。如今,在长乐乡,仍完整保存着两座由曾萼修建的两座石板桥,见证着曾萼晚年的隐居生活。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两座充满历史沧桑的石板桥。

近日,记者来到长乐乡农家村的农桑寮自然村,专程参观了由曾萼修建的石板桥。桥虽不宽,1.5米左右,长4米左右,五块条石搭在两边延伸一点出来的桥基拼成,右岸边,还连接三块横着并列的条石,有引桥的功能,朴素实用。

围绕农桑寮的小溪,弯弯曲曲,住户大多居住在溪的左边,而对岸,有一条小路直通坪洄村。坪洄村当时人口比较多,有古渡口、邮铺,属于区域中心。到坪洄村,几乎就是农桑寮人的不二选择,而涉水而过,自然有不少不便。再说曾萼会看风水,他觉得弯弯曲曲的溪水到村口一泄而下属于犯忌,修座桥“把水口”就不仅仅是生活方便的需要,也是村庄兴盛发展的需要,农桑寮的石板桥就此应运而生。

【农桑寮自然村村民 曾祥满:这个桥是谁建的?是进士曾鄂建的。他建这个桥有什么作用?一个是说方便群众出行,再一个就是风水的问题。本来水是这样流的,没什么风水。然后建这个桥,群众去往坪洄村方便多了,第二个就是风水宝地之说,人会长寿,兴旺发达。】

而在离农桑寮大约两公里的地方,是横家田,农家村的另一自然村。横家田水口也有一座石板桥,风格和农桑寮的石板桥几乎没有差别,也是曾萼修建的。

两座桥,谁先谁后,没有明显的记载。不过,几乎可以确定,曾萼当年到横家田的时候,横家田已经有许、石姓氏的人居住,既然为了退隐,他选择继续前行,来到相距两公里左右的农桑寮,似乎符合曾萼的选择。而这两座桥,肯定是曾萼退隐之后的工程。

从1781年到1797年,曾萼在农桑寮居住了十六年,这是他生命最后的岁月。修建两座石板桥,仅仅是曾萼人生里程很小的举措,但这两座桥的存在,让许多岁月可以重新闪回。走在这两座石板桥上,不会简单的云淡风轻,那些青苔、落叶,还有桥面行走之后的磨损,似乎可以看到走过的日子,看到曾萼平和、闲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