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 正文

阳明心学

作者:@张万土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6-04-19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心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心”的学问,是汉族儒学的一门学派。早在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就有了“心”论述,而北宋程颢倡导“传心”,开了心学发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直至明朝,一代大儒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一词,“心学”才开始有了比较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因为王守仁,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由王阳明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心学”体系,历史上又称其为“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在全面继承和批判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孟子“尽心”说和陆九渊“心即理”说进行了吸收和改造,提出了“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主要观点,创建了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谓“集来明心学之大成”,从而达到理学发展的高峰。

心即是理

“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理”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王阳明出身于官宦世家,“14月怀胎”、“5岁才能言”,从小就是不安份的主,喜欢奇思妙想,十二岁写了一首诗,十五岁要求带兵出关、为国靖难扫平鞑靼。十六岁有了新的志向:做圣贤。一开始,他按照朱熹朱圣人“格物穷理”的指导,希望找到“理”,可是常年呆在自家院子里格竹子,“格”来“格”去,非但没有得到“理”,却“格”出病来。尔后,他又痴迷佛老,“苦于众说之纷扰疲共,茫无可入”,认为“其能有若老氏之清净自守、释氏之究心性命者。”可见,阳明入佛老,不过是早年意气之行,所以稍后,他便发现佛老和孔子的教化常有出入,而置于日用之中,更是“缺漏无归”,由此他“且信且疑”,直至他被贬谪到贵州龙场,与蛮夷杂居,“动心忍性之余”才恍然有悟,再对勘胸中所默记的四书五经,发现无一不相印证,至此才有“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而归信儒家。

正德元年(1506),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替戴铣洗冤而批评时政,得罪明武宗、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县)驿丞。在赴谪途中,历尽险阻,不畏艰危;到达龙场后,他面对现实,乐观自由,履险处危,困心衡虑,忧国忧民。当时的龙场,地处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王阳明虽然能超脱得失荣辱,但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于是为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吾心自足,所谓心即理,理不在事物之中而在心中,天赋人之本性即所谓的善,对于人来说是与生俱来而且充足,无需向外苦苦求索,反省本心即可。他以“心即是理”作为“立言宗旨”,否定了朱熹分裂“心”与“理”为二的理论;以“求理于吾心”作为“致知”途径,否定了朱熹“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的观点;又以“心之本体”说扩充了“心”的内涵,修正了陆九渊的“本心”说。在这里,王阳明的“心即是理”之说,把人类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等同起来,断然否定了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虽有把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过分神化之嫌,却正是其心学的逻辑起点,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正是这样的逻辑起点、宇宙观,奠定了“王阳明心学”整个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使之形成较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蛮荒的龙场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后,正德四年(1509),受提学副使度书聘请主持贵阳书院,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年谱》载:“是年(正德四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始席元山书提督学政,问朱陆同异之辨。先生不语朱陆之学,而告之以其所悟。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举知行本体证之五经诸子,渐有省。往复数四,豁然大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可是,未能得到积极响应,反而遭到质疑。他当时与土人相处似很融洽,与士大夫反而有距离。他与当地土人讲知行之说得到认同,可能因为那里的人蔽塞,不知有异说,而与士大夫讲知行之说却建议不统一,议论纷纷,其原因是“意见先入”,这里虽未说明,恐朱熹的知行之说有影响,而这成为他创发知行合一说的动机。后来在北京,知行话头也不常提起,因为当时始悟格物致知之旨,发明吾性自足,静坐收心而非知行合一,真正系统研究知行合一是在以后。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其“知”,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是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王阳明正是凭借着“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率文吏弱卒,荡平了赣南汀漳数十年巨寇;王阳明正是凭借着“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王阳明凭借着“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出征思恩、田州和八寨,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也有“致知在格物”语。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早在龙场悟道时,王阳明心中就已经蕴有“良知”,只是没有论述。如他所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自正德八年(1513)开始,他就意识到仅凭静坐不能解决成圣成贤修养中所遇到的问题,龙场以来一直潜藏在心中的良知思想开始涌动萌发。正德十四(1519)年起,他比较系统地公布及阐释自己的良知学说。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良知或致良知之学,良知之学的系统化标志着其经典诠释进入成熟时期。

据《年谱》载:正德八年(1513)十月,王阳明到滁州督马政。此时诸生大都通过静坐来抵御口耳异同,但他发现专以静坐为工夫容易陷入喜静厌动枯槁之病,这为后来提出以致良知精神试图纽转此弊创造前提条件。他认为,良知明白,随你静处体悟或事上磨练,良知本体原无动静,这便是学问头脑。致良知是实践中得来,以此为主轴药到病除。正德十四年(1519)以平宁藩为标志,王阳明开始明确阐释良知致良知学说。钱德洪在论述王阳明平宁藩之后写道,阳明“始教学者悟从静入,恐其或病于枯也,揭‘明德’、‘亲民’之旨,使加‘诚意’、‘格物’之功,至是而特揭‘致良知’三字,一语之下,洞见全体。”嘉靖改元,王阳明居越讲学,专提致良知。嘉靖元年(1522),王阳明致陆原静书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嘉庆二年(1523)二月,王阳明针对别人的各种诽谤说:“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意思。在今只有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才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嘉靖四年(1525),王阳明说:“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 “只此自知之明,便是良知。致此良知以求彼慊,便是致知矣。”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嘉靖六年(1527)九月征思、田途中示儿:“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见,良知之学是王阳明经学思想的核心,自其系统阐发良知之后,其他范畴或概念纳入到良知系统中,或者说都可以从良知角度加以诠释,他以良知为基轴构建起自己经学思想体系。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也就是“道”、“天理”、“本心”;“致”就是使良知“明觉”和“发用流行”。“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扩充、推及到万事万物之中,予以发扬光大,从而将人的潜在道德意识转化成现实的人生价值。

除了上述“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点外,王阳明心学还阐述了心性、天道、动与静、本体与工夫等等涉及他经学思想的核心理论。嘉靖六年(1527)九月,王阳明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二地,临行前把自己的心学宗旨归结为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王门四句教”, 明确指出了“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重点的‘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可以说,“王门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也点明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良知”或“致良知”,是以道德为本体、以修养为工夫的道德形而上学,其最大特色是对道德主体的高扬与道德自觉的肯定,从正面或积极角度阐释人成圣成贤的潜能及其实践的价值,使其超越时空而具有普世性。

王阳明晚年率军平定了两广藤峡盗乱,1529年1月9日在归途中病逝,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享年56岁。然阳明虽逝,心学犹存。自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程朱理学便不再一枝独秀,而心学从此扬名天下,盛名远播日本、欧洲。日本学者将心学视为圣学,国人更是把心学作为“心灵之学”、“治国良方”。心学的“知行合一”直到现在还是学术界、思想界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