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种在心底的梅

作者:林丽红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6-03-28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我对于梅的印象,始于父亲的画。

年少的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画梅时,目光充满惊讶:秃秃的树干,秃秃的枝丫,长着那么美那么鲜艳欲滴的小花朵。

问父亲,那是什么花,父亲回答说,是梅花。

上学以后,开始在诗文中和图片上读到和看到关于梅花的文字和照片,对梅花有了更清晰的感觉,尤其是学校里老师总是喜欢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来激励学生们学习要刻苦努力。潜移默化中,梅花在我心中就是代表一种高尚的品格和低调的气质,代表着一种完美和高贵。而在阅读关于梅的诗文中,因为文人们在写梅咏梅时总是同时会出现冰雪和冷寒的气象,所以,在我的看法里,梅应该是生长于高冷严寒的北方地区。

所以,我释然了:我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子民,从来没到过北方,当然见不到梅花的真身了。可是,这又增添了我对于梅的更为强烈的热爱,我向往着有一天能有机会上大学,我的高考志愿栏里一定都会是北方的大学院校。遗憾的是,命运捉弄,我终于没能有机会去上大学。

不过,我还是在一次偶然中遇见了梅花,仅此一次,在我上中专的时候,而且是在南方气候温暖的汕头市。

不记得是冬天还是春天,只记得是老师带领着我们一班同学去的汕头。对于那次汕头之行,我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有一个与《红楼梦》里那个“大观园”有着相同名字的景点名称、一家粽子和牛肉丸特别好吃的名为“老妈宫”的饮食店,再有就是市区一家公园里那株瘦弱孤傲的梅花树了。

不记得那家公园的名字了,只记得那里面有一些游乐设施——我的相簿里还有当时游乐时留下的身影呢!可是,我没能在相簿里找到我在那株梅树旁的留影,不记得为什么了。可是我的记忆深处里分明有着一张留影,一张显示当时我看到它时兴奋与感动的神情的留影。

我分明记得,在一个游乐设施旁边不远处,那株枝干并不强壮甚至是瘦弱的梅树静静地伫立于公园的一角,当时我和同学正在那里玩耍着。我是“蓦然回首”时发现到它的存在——在周围以冬青树为主的枝叶繁茂的草丛中,那一株梅树显得那样的孤单、那样的突兀,身材不高、瘦弱光秃的枝干上稀稀疏疏地点缀着一点点花的红。尽管树干单薄,花儿却照样开得饱满鲜红,仿佛是要用它坚强的生存毅力去拒绝尴尬的怜悯。无奈它的树确实太孤单了,它的花同伴又确实太稀少了,所以还是难免惹得爱花人心疼不已。这时我想起的是陆游的词,眼前的这株梅虽非生于“驿外断桥边”,而是生于热闹之处,还不一样是“寂寞开无主”——热闹中的寂寞更是一种极致的孤独。

相逢不如偶遇,相约不如邂逅。我曾与友人相约去某万亩梅园赏梅,至今未能成行,可是我并不遗憾。因为20多年前的那次与梅的邂逅,我已从此在心底种下了一株梅——那是我精神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