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我的三国梦

作者:▱罗龙海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5-12-02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三国演义》给许多人心中留下美好的梦,那是一种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英雄梦,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士梦,有时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梦。我也做过这些梦,梦萌芽得很早,只是始终不完整,因为受到农村阅读条件所限之故。

我生活所在的农村,大人们一般把书分成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所谓有用的就是学校老师分发下来的、于课业学习有辅助的教学类书籍,其余来自于市场流转的图书都归为没用的那一类。但是,在我们乡下,许多孩子在入学前,都或多或少的先期接触了没用的那一类图书,我们客家人称之为“人像书”的连环画。入学前的孩子都不识字,但是对连环画中故事情节却可以讲得头头是道,那是因为父辈或是兄长们口口相传默记于心之故。上学后,稍微认得几个字,就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对连环画感兴趣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的连环画,是最具魅力的,在四十年前的农村,一本连环画在手,无异于当今孩子之iPad在手。有趣的是,当今家长看见孩子玩iPad之忧心忡忡乃至于恼怒不已,就像当年家长发现孩子在看连环画一样,孩子们的沉迷如出一辙,家长的恼怒也如出一辙。家长怕自己的孩子看连环画会分心,会影响学业成绩,一旦发现就会大声呵斥,“那人像书能当饭吃不”“我供你上学读书,可别让我的本钱下了番薯园”之类。更有粗暴的家长,抢过孩子的小人书,一把两把撕了。

大人们把小人书撕掉了,看似解气了,其实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因为小孩子们私下借阅小人书时都是有君子约定的,除了按约定时间归还,丢失或损坏是要赔的。那时要钱没有,但是,大米有的是,家家户户的大米放在米缸,大人对小孩子拿米赔书的行为是根本没有知觉的,也是无法防范的。一斤大米可以换三碗水面,用作“赔款”的大米基本都流进了圩场供销社的小面店里头。

那时候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家长达成某种惊人的默契,家长在家里骂孩子的那些话语,在课堂上也经常听得到,只是老师把批评的语言引申得更加形象,听着哄堂大笑,实则更加入骨三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小孩子之间的连环画沟通交流只能在“地下”进行。有些急性子的同学忍不住连环画的诱惑,在课堂上也悄悄翻看,甚至前桌传给后桌,结果被老师发现,结果的结果当然是被老师很严厉地收缴了。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处理方式我看在眼里,把他们的话当作耳边风的结果很严重,于是我自觉地把父亲与老师的话当话听,且记在心里,课堂纪律我严格遵守,要想在家里看好不容易才找来的连环画时,绝对避开大人,趁大人上工之后“偷吃”——这种状态到我上初一年时突然发生了逆转。

我记得自己小学毕业时是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升上初中的,也许是学而优则仕吧,加上成绩第一名那位仁兄去了别校念初中,我于是当上了一班的班长。班主任是教数学的,身材中等偏矮,很壮,爱打篮球,兼上体育课。有一天下午上完体育课后,他把我叫到一边,问我是否喜欢看小人书,我说是,他说那你放学后到我宿舍来一下。让我完全没有料到的是,放学后我在班主任老师的宿舍里拿到了六册的连环画《三国演义》。老师说的话我也记在心中,他说,书印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关键是怎么看,在什么时间看,是囫囵吞枣还是心领神会要注意区分。学以致用,老师所强调的无非是这种思想,而我那时好似读书开了窍,对课外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能够做到“为我所用”,因此,作文中常有妙句,博得语文老师的圈点赞扬。我想,那时班主任肯定是听说了我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念,才有意识要给我提供“小灶”。根据我的读书时间推算,那是1980到1981学年度的事情了。

那六册讲的故事内容具体是什么就不记得了,只知道自己在学生年代享受到了“特权”,别人禁锢的东西于我是开放的,有些图书于别人也许是“毒药”,于我却是“补药”。由于那阶段我的学习成绩好,父亲也不管我手捧的是什么书了,而其实那时整个农村可供阅读的书籍相当可怜,即使杂七杂八地看了一些大部头的小说,加起来也是少之又少。可惜我与这位特别关照我的老师相处只有一年,初二年一开学我就转学到二十公里外的古镇九峰城的平和二中,在古镇街道边的读书摊,我断断续续地又看了几册三国,但是终究没有看完整。二中有图书馆,有一些书可以借阅,但是在没有父亲管束的日子里,我的脑海常常会掠过他的“可别让我的本钱下了番薯园”的教诲,因此,只有在课业完成而又实在闲得慌的时候,我才到图书馆去遛一遛,解一解自己对于课外书的饥馋。我的三国梦因此一直被搁置,直到前几年在书店陆续淘回两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才集中通读了一遍,但是此时的看三国,眼前仿佛装上了显微镜和放大镜,完全没有了几十年前的那种阅读冲动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