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视听节目> >正文

专题片《平和林语堂》

作者:平和林语堂研究会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5年10月09日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视频简介

福建省平和县,位于漳州市西南部,素有“八县通衢”和“五江之源”之称,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由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奏请设置,已近500年的平和县,底蕴厚重,名人辈出。因为一个人,汇聚了世界景仰的目光,那就是文化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个牧师,1880年到坂仔传教,因为幽默风趣,成为深受教徒欢迎的牧师。林至诚在河边的空地上,建起了五间同字形的小平房,其中有一间还有个小小的阁楼。1895年10月10日清晨,林语堂在阁楼里出生了,这是林至诚的第七个孩子,林至诚为他取名和乐。

平和坂仔,从此成为林语堂的生命之源,文化之根。聪明、调皮的林语堂在这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接受启蒙教育。平和坂仔,留下林语堂抓虾捕鱼的身影,回荡林语堂打水漂做游戏的欢快笑声,感受父亲“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乐观,母亲“润物无声”的善良,兄弟姐妹“不许吵架”的友爱。快乐的童年时光让林语堂的一生没有阴影。林至诚订阅的《通问报》,为山村生活和外界联系打通一扇窗口。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述说把林语堂的目光拽得深远漫长,越过了坂仔的巍峨高山。”

正因为林至诚那超乎常人的目光,林语堂在平和坂仔生活到10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往厦门读书。渐行渐远,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到清华、北大,从外出留学到前往美国写作,以至后来到台北定居。

岁月不断老去,林语堂的名气越来越响亮,成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世界文化大师,向世界介绍中华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也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一生写了八部长篇小说和一千篇散文,有60本书,在世界上出版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近800种,中文版和外文版各300多种。翻译成21种文字,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此外,还编译了肖伯纳的《卖花女》、马乐腾的《励志文钞》等。他提倡“幽默”,被称之为幽默大师。倡议使用简化汉字,发明中文打字机,编写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由中国学者编写的最完美的汉英字典《当代汉英词典》,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林语堂,成为世界文化大师,成为平和的文化高度。

可是无论走得多远,声名如何显赫,我们都可以发现家乡已经成为大师无法

磨灭的烙印,在林语堂的成长过程中,家乡不仅仅是他物质和区域的记忆,更是他精神和文化的滋润。“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这是林语堂对家乡平和情深意重的回味。在他众多文章里面,有上万字直接写到平和坂仔。家乡对于林语堂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坂仔的自然风光、文化传统、地方方言;东湖峻峭的山、西溪秀美的水、童年纯真的梦、家乡难忘的情,都浸透到林语堂先生文化修养的深处,进而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形成了他幽默、性灵、闲适、平和的精神境界。“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就不仅仅是一种感慨。

“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童年的林语堂,时常和坂仔的青山对望,“山逼得你谦逊恭敬”。赏读林语堂的文字,十尖石起,成为一种哲学的意蕴渗透到林语堂的心灵深处,形成林语堂的高地人生观,隽刻在生命深处,从此“不再以别的山峰为高”,平和的心态就此定型,故乡平和的青山,已经脱离了山的具象,成为一种精神的高度, 支撑影响了林语堂一生。

坂仔的水同样环绕林语堂的梦境。“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常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着我的脑中。”娇柔温情的花山溪水在林语堂的生命里日夜流淌。这条河流,给林语堂留下许多童年的欢乐,留下和初恋女友赖柏英的美好记忆,这条河流还是林语堂走向世界的曼妙河道,从坂仔到厦门,顺水两天两夜,逆水回家就要三天三夜了。这样的航行给林语堂的不是寂寞无聊,而是觉得“沿途风景如画,满具诗意” “两岸看不绝山景、禾田,与乎村落农家”“竹叶飘飘打在船篷上”, 五篷船的航行,成为欣赏流动的山水画。他就从这条河流越走越远,把自己走成一个令人仰望的背影,这条河流,也就成为林语堂生命中永远的河流。

走进平和,只要把目光定格在林语堂三个字,就无法绕过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故居在树下静静地站立,一如大师的平和。门板上,“道因时以立,理自天而开”,是1916年林语堂为教会长老新房落成题写的对联。故居不大,墙壁上悬挂着林语堂不同时期的照片,闪现大师成长的不同片段。木制的简陋餐桌、桌上的马灯把历史拉扯得悠远绵长。厨房里各种当年的用具晃荡着“我本龙溪村家子”的回响。房间里还有一架简单而又古拙的木梯,可以想象年少的林语堂就是凭借木梯上下阁楼。床、衣柜等当年的家具散发岁月的味道。阁楼上,两个小小的窗户,颇有日子苍老的味道,闪现历史的古远和厚重。小时候,林语堂经常在窗口往外张望或者爬出窗口,顺着教堂的屋顶滑下去。

故居厨房后面,有一口水井。林语堂时常从井中汲水,倾在一小沟而流到菜园,藉以灌溉菜蔬。林语堂很得意自己很快就学会用水桶打水,如今在水井旁边靠近厨房的墙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水槽,水可以倒在这里,直接流进水缸,减少许多劳动量。水井,成为林语堂神牵梦萦的记忆,在林语堂的笔下焕发岁月的光泽,常常充盈着林语堂的梦境。

把目光从水井旁移开,1900年创办的铭新小学教室就在旁边,和故居主体相连。林语堂在这里开始他的启蒙教育,直到10岁。走进教室,我们在触摸一段历史,教室无言,但当年琅琅的书声却在耳际回响。

故居旁边,是2007年12月落成开放的林语堂文学馆,展厅内展示了文化大师林语堂非凡的足迹,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的馆名俊秀飘逸,那是历史的传承。通道里,林语堂的雕像好像他在讲述他和二姐林美宫的特别投缘,诉说和赖柏英初恋的美好,和陈锦端热恋的念念不忘,还有与妻子廖翠凤把婚姻经营成佳话的心得,交流闽南小吃的味美,在侃侃而谈喝茶的“三泡论”,交流“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等等。而其中,免不了说到闽南话。闽南话一直没有退出林语堂的生活,无论距离多远,乡音总是如胎记一般,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时刻伴随林语堂的岁月。

文学馆门外,大树下的石桌是当年的原物,不完整的构件,多少钩沉起当年的故事。苍翠的树木,见证的不仅仅是岁月的老去,更多的是景仰的目光,还有打造林语堂文化品牌的努力。故居的重修、文学馆的落成,项目的引进,文学活动的举办,每一次的叠加都是一种文化记忆,一段散发文化芳香的故事。

平和林语堂,在平和绝对不会是个背影。恍惚看到到林语堂抽着烟斗,满脸笑容地说“我是漳州府平和县人”“我的家乡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

林语堂,不仅仅是平和文化的高度,也是平和的文化标志。

[err:标签'评论标签'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