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 正文

心触阳明

作者:张山梁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5-07-02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阳明平和》(创刊号)如同王阳明在母腹中待了14个月一样迟产的婴儿,在众人翘首以待中终于呱呱坠地了。虽然是迟迟才创刊,而且也很粗糙,但总算为人们建构一个平台,也不失为幸事一桩。

在平和即将迎来建县500周年之际,一本以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阳明平和》面世,它为平和县广大阳明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交流平台。平和的历史渊源,与明代大儒王阳明是永远分不开的。明正德年间,正是有了王阳明领命巡抚南赣汀漳,平定漳南的山民暴乱,并探索“添设县治控制贼巢,建立学校移风易俗”的长治久安之策,两度上疏奏请朝廷,其理之盈,其情之恳,其心之坚,着实感天动地,正德帝才恩准在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添设一个“平和县”,开启了“自强不息生和气,厚德载物扬和风”的500年崭新时代,使原本“远离县治,政教不及,民众罔知法度”的穷乡僻壤,变成“百年之盗可散,数邑之民可安”的美好家园。

在编辑《阳明平和》中,我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每一位撰稿者对阳明先生的敬畏,从中可以读出各位心灵触通王阳明的努力与孜求。有的扎扎实实研读了王阳明撰写的书信、诗赋、奏疏、公移等大量遗存史料,伏读精思,穷究其理,生怕遗漏哪点历史的痕迹,更担心解读有所偏颇;有的沿着王阳明生前的足迹行走,将典籍实地互为印证,慢慢走入500年前王阳明所处的历史境遇……展现了王阳明披荆斩棘平贼定难的艰辛,万死千难求得“良知”精髓的执著,立志弘扬“以德为事,走向仁境”的操守。每位撰者的灵魂无不接受王阳明“心学”的熏陶和洗礼,也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感悟投射在王阳明的“心灵”上,一次次将自我的心灵触通王阳明,以求明人伦、致良知,启发道德自觉。

《阳明平和》以一种文学的形式,让人们的心灵触通阳明。当我们以一介凡夫去面对精神能量之大、气场之强的王阳明圣贤时,就如同高山仰止,唯有仰视,才能望及,于是便有了如此这般的精神落差。那种够不着的高度、达不到的境界,让人胆怯、让人俯首。但阳明先生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个个人心有仲尼”、“万化根源总在心”…始终萦绕在耳边,振聋发聩,激励心生“圣凡平等”,使得我们的心灵敢于触通阳明、乃至接通阳明。

因为,在王阳明眼里,圣人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遥,关键在于能不能致得自己内心的良知。若能“致良知”,即便是目不识丁的“愚夫愚妇”,也可以做得了圣人。所以,这种的触通、接通,就如同一个凡人向一位圣人求教,需要的是一种参悟,更多的还是要有“知行合一”的自觉。知,就是通过客观描述王阳明一生的心路、经历,让人们感受其“真三不朽”。行,就是触通,始终保持敬畏先生的心,去感悟“此心光明”,让“心学”阳光照亮人们的心房。

《阳明平和》(创刊号)编辑出版,让我心灵又一次触通阳明先生,更是一个践行“知行合一”的过程。于我,也是幸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