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旧貌换新颜 宁德小城镇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者:吴宁宁 来源:宁德晚报 时间:2013-06-04
编辑:林瑞玲 点击数: 字号:
福安赛岐镇宽敞整洁的主干道

 (宁德晚报记者 吴宁宁) 镇容镇貌逐渐变靓、公共设施日趋增多、大批项目竞相落地……曾几时,宁德市小城镇的面貌已在悄然改变,不再只是既窄又乱的大街,不再只是坑坑洼洼的路面,不再只是迎面扑来的乡土气息。

近年来,宁德市全力推进小城镇发展步伐,各试点小城镇建设都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省级试点镇,数据显示,省级试点镇的建设投资额从2010年的21.8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43.3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额比例从2010年的109.88%增长到2012年的165.25%,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进展较快。

如何让小城镇的发展迈开更大的步伐?“六新大宁德”实施意见中也给出了明确措施: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庄环境面貌。

红瓦白墙的仿古建筑,街灯明亮,绿树掩映,路面街道干净整洁,斥资千万元的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电影院、图书馆、艺术馆一应俱全……这里似城,有现代设施和城市风尚,这里似村,处处透出绿色与安然平静。这就是2010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小城镇改革建设试点镇的福鼎太姥山镇。

太姥山镇建设突出以舒适的人居环境延伸发展空间,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科学规划城镇发展布局。抓好滨江新区、太姥旅游城、洋里、火车站片区等城市设计,确保新区建设的水、电、通讯管网全部地下埋设,初步形成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示范区。

同时,从景观综合整治、关键节点景观设计、提升绿化水平、完善市政设施等方面入手,结合“三旧改造”,加大农村、旧城区关键节点整治改造,建立完善卫生清洁、城镇管理、公交车辆运行等长效规范的管理机制,打造独具旅游特色的风情小镇。

近年来,随着我市各小城镇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加快推进,我市的不少小城镇渐显都市风貌。太姥山镇便是其中一个缩影。

为了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品质,各级试点镇把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的重要内容强化推进,实施了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道路交通、社会服务设施项目。

在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飞鸾镇垃圾中转站竣工并投入使用,赛岐镇赛甘污水主体工程已完工,牙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一期工程,工业污水处理已开始运行,其他省级试点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均已完成前期工作,陆续开工建设。

路网结构日趋合理,赛岐镇“两镇一区”11公里主干道、太姥山镇环城路、江滨路等道路的建设,完善了城镇路网系统、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赛岐镇医院新住院大楼、公租房以及太姥山镇四中、中心小学等一批项目相续建成投入使用,增强了小城镇的承载能力。

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加快建设一批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以及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2017年省级试点镇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市级试点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发展格局,使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2011年飞鸾镇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以来,镇容镇貌逐渐变靓、公共设施日趋增多,吸引大批项目竞相入驻。据统计,飞鸾镇现有各类企业1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产值亿元企业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2家。7家企业对外出口贸易总值2.4亿美元,占蕉城全区出口贸易总值3.8亿美元的63%。

飞鸾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以项目带动寻突破,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促进产业积聚,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2012年,飞鸾镇先后与华北建设集团、福建建鑫投资有限公司、华润集团等10多家企业洽谈,其中,区基础设施(BT)、宁德港湾生态旅游、风力发电、骑龙岗生态旅游、健康产业园等9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60多亿元。

投入1.3亿元的市重点项目俊杰陶瓷的超低密度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已竣工试运行,俊杰公司的陶瓷技术获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浙商投资建设的祥瑞制药项目,一期制药厂中药材加工项目和二期医药物流项目将在上半年内投产、运营,三期健康产业园项目正在规划当中。岳海水产5000吨海藻系列产品深加工、川晖水产养殖基地、三都澳食品5万吨冷链物流等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将成为飞鸾镇小城镇建设迈上更高平台的基石。

强化产业支撑,是发展小城镇的基础。我市各级试点镇积极以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聚集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就业需求,提高小城镇综合竞争力。

试点建设实施以来,试点镇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具有产业规模效应、聚集效应的龙头企业在园区落地。其中,赛岐镇罗江工业园区、长江工业园区、甘棠工贸集中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7家、年产值159亿元,牙城镇(东洋)工业集中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4家、年产值6.8亿元。

太姥山镇三产并进,农业形成红豆杉、紫菜、弹涂鱼、蚕豆、避雨葡萄、蔬菜、有机茶、名优水果等八大基地,工业逐步形成服装针织、眼镜鞋帽、机械配件、水产加工、旅游产品等优势产业,水井头工业集中区已基本形成。

飞鸾镇积极打造海洋产业示范园,规划布局海洋服务业、水产加工及冷链物流、水产养殖、生物制药、游艇、海洋装备制造业等六大海洋产业,目前水产养殖、生物制药已初具规模。

参照省级试点镇政策的南阳镇规划建设5000亩的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初具雏形,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落地,发展势头良好。

另外,还有部分市级试点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正逐步推进,其中穆阳益联高效电机、店下镇造船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今后,我市将立足各镇自身区位、资源等基础条件,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发展坚持布局集中、园区集聚、土地集约,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向城镇集聚、向园区集中。另外,还将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合理设置商业服务设施,推动城镇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商贸超市与小城镇有效对接,鼓励商贸、流通、金融等社会化服务设施在小城镇或中心村建网布点。

走在赛岐镇的街道上,广告牌统一规范、空调外机归位安装、“白改黑”道路上整洁干净、时尚现代的候车亭立于道路两旁……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省首批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2010年省综合实力百强镇、环三都澳区域战略发展核心区,如今的赛岐镇已然不一般,“闽东小上海”这座滨海宜居工贸新区小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除了赛岐镇外,如今我市每一个试点镇都已准备好了“笑脸”,准备随时“上镜”,拍出一张“美丽乡村照”。

近年来,围绕小城镇人居环境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的建设目标,各试点镇积极开展了街道景观综合整治、河道整治等美化工程。

赛岐镇镇郊主干道、太姥山镇玉池路、飞鸾镇镇区主街道和漳东路、牙城镇后发大道的街道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结合点线面攻坚计划实施的太姥山镇文化中心河道整治、飞鸾镇飞鸾溪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提升了城镇面貌。

与此同时,园林绿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赛岐镇中心公园,太姥山镇湿地公园、虎头岗公园,飞鸾镇黄岳公园,牙城镇凤山公园等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提升了小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省、市级试点镇均达到绿色乡镇标准。

来自市住建局的数据显示,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统计,2012年我市投资2.37亿元开展“点、线、面”攻坚计划农村社区和快线沿线村庄整治工作,截至1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13%。

今后,我市还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高速公路、过境公路和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村庄环境面貌,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提升小城镇承载力

加快建设一批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以及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2013年省级试点镇基本建成一个有一定规模水平、集中连片的示范区,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垃圾中转站),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1%;市级试点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8.5%。2014年重点流域沿岸1公里范围内建制镇、其他地区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2015年蕉城区、福鼎市、福安市基本实现所有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省级试点镇建成一个以上连片、有特色、高水平的精品示范区,镇区污水处理率达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5%;市级试点镇初步建成集中连片的示范区,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1%。

2017年省级试点镇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市级试点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发展格局,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推进强镇扩权,完善试点镇财税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用地,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改革试点。加快旧城镇“三旧”改造,鼓励农村住宅置换城镇商品房。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开展高速公路、过境公路和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村庄环境面貌。2013年全市实施10条公路铁路和5个小流域整治,打造29个以上完整农村社区。

2015年全市形成10条以上公路铁路整治示范线和10个以上小流域整治示范点,建成30个以上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村镇住宅小区,形成50个以上村庄整治示范点。

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