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专栏展示> 建设者 > 正文

“城市美容师”:体力经验耐性 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颜雅婷 赵鹏云 林福龙 石勇 戴晓晖 文/图 来源:东南早报 时间:2013-05-02
编辑:张怡 点击数: 字号:

 一夜的风雨还未停歇,马路上是一摊摊的污水,断枝落叶,以及被风扬起的果皮纸屑随处可见。清晨5时左右,一群身穿雨衣、头戴斗笠的人,已经拉着一辆辆装满垃圾的板车,行走在风雨中。

 

环卫工作不仅费体力,也是个技术活儿。

编者按: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率队看望慰问“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的确,一座城市的整洁与干净,离不开他们的日夜辛劳。结合中心市区“最美环卫工”评选活动,昨日清晨5时,早报派出两组记者,冒雨走上市区街头,跟随环卫工人扫垃圾;走进中转站,忍受着恶臭,现场体验垃圾转运工们的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这组真实记录环卫工工作场景的文字和图片,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行业的艰辛,共同呵护家园的环境。

□早报记者 颜雅婷 赵鹏云 林福龙 石勇 戴晓晖 文/图

■体验一 雨中扫街

一车垃圾三百斤 女记者实在拉不动

一夜的风雨还未停歇,马路上是一摊摊的污水,断枝落叶,以及被风扬起的果皮纸屑随处可见。清晨5时左右,一群身穿雨衣、头戴斗笠的人,已经拉着一辆辆装满垃圾的板车,行走在风雨中。

 

记者体验路面清扫工作

风吹雨打叶满地 雨后大街最难扫

昨日清晨5时30分,按照约定时间,记者来到美食街口,环卫工罗国明双手拿着扫帚低头扫着。从温陵路至田安路之间的丰泽街路段(靠美食街一侧,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是罗国明和妻子的“责任田”,按照规定,每天7时前必须把“责任田”内的所有垃圾清扫干净。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工作,罗国明昨日凌晨4时许就开始干活,“那时候的风雨比现在大多了”。

美食街口牌坊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残留了许多饮料杯、一次性餐盒等白色垃圾,一夜风雨后,原本堆积在垃圾箱旁的垃圾四处飞扬。“下雨天是最麻烦的。”记者接过罗国明手中的扫帚时,他善意地提醒。

记者心想,扫地还不容易,“从小到大,学校常组织扫大街”。可当记者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地面时才发现,这扫大街还真不容易。

手中的扫帚是中型扫帚,雨天专用。“晴天用的扫帚有十来斤重,雨天不适合用,沾了水你根本提不起来。”老罗说。扫帚一头长一头短,双手握着扫帚从身后往前扫时,竟比将扫帚拿在胸前对着垃圾往前推来得累。而落在盲道夹缝里的落叶,常常要扫好几次,甚至用手抠才能清理掉……

 

记者体验站内清洗工作

扫完几十米大街 再拿簸箕都很重

“垃圾箱里的垃圾也得倒。”记者瞧着两个垃圾箱还算小巧,拿出来应该轻松,哪知,这垃圾箱里的垃圾还挺多,要将垃圾箱里的垃圾,倒进与记者齐肩高的垃圾车里,这臂力还真不够,在老罗的帮助下,记者才将垃圾顺利倒进垃圾车。

扫完牌坊左侧,继续往右侧前进。虽然眼瞧着马上就接近温陵路了,但要扫完这短短的一段路程,对记者而言却非易事。光是清理垃圾箱旁堆积的餐饮垃圾,将一个个大袋子丢进垃圾车,就费了不少劲。小小的一段,记者扫了近半个小时。此时再拿起扫帚和簸箕,竟觉簸箕变沉了……

眼看着垃圾车已塞满了垃圾,老罗需将整车垃圾运到垃圾中转站清空后回来再继续装。记者试图将垃圾车推到垃圾箱旁,以方便装运,却不想,凭一己之力,拉也拉不动。“这车垃圾有三四百斤重呢!”见记者犯难,老罗走了过来,打开电动开关,“若没电动装置,要拉走这车垃圾,还真有点累。”

运走一箱垃圾后,工作人员对站内进行清洗。

◆记者手记1

我们多做点 他们就轻松点

没真正拿起那把扫帚扫马路前,记者想当然地认为,“不就是扫地嘛,这有啥难的?!”可是,当拿起扫帚开始扫落叶、扫垃圾,再将垃圾装运……完成一系列工作后,记者的手掌已被扫帚磨得通红,一夜雨,一条路,装了三百多斤垃圾的垃圾车,记者拉也拉不动。

都说环卫工人是城市文明的拾遗者,在跟随环卫工人罗国明体验了一早的环卫工作后,记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一年365天,无论日晒雨淋,他们行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满是老茧的双手,擦亮城市的面容。

其实,城市的美丽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呵护。将垃圾丢进垃圾箱,开车一族不往车窗外乱丢垃圾,拒绝“牛皮癣”,拒绝随地吐痰……我们每个人多做一点,不仅能够让环卫工轻松一点,也可以让城市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

 

一位环卫工人吃力地拉着满载垃圾的人力垃圾车进入中转站

■体验二 垃圾转运

口罩难挡刺鼻臭味 他们却天天与“臭”相伴

环卫工将垃圾送到中转站后,由中转站工作人员压缩、装车,再由环卫车运往垃圾焚烧站。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垃圾转运工,一群和“臭、脏、累”相伴的人。

5:30

装车工小魏、小陈:

日均八九十吨垃圾 一年四季最怕夏天

早上5时30分,土门垃圾中转站,女装车工魏晓阳准时开门,打开垃圾压缩转运设备,等待环卫工们的到来。记者刚走进中转站,就被阵阵刺鼻的臭味熏得头晕。在魏晓阳的提醒下,记者忙戴上口罩,但仍挡不住臭味钻进鼻子。垃圾中转站的装车工们,一年365天几乎天天与恶臭相伴。他们脸上的口罩,平时很少拿下来。

10多分钟后,环卫工们陆续拉着板车走进中转站,他们将一车车垃圾倒入压缩设备后,装车工陈泓和魏晓阳不停地按动按钮,将垃圾压进集装箱。垃圾中,不但有树叶、纸屑、木片,还有发臭的食品、烂水果等。记者在设备旁站了没多久,就被臭味熏得躲出一段距离。但小陈和小魏站在那里,经常一站就是三四十分钟,直到一个集装箱装满,才能暂时喘一口气。

小陈说,她中专毕业后不久,就到垃圾中转站上班,这一干就是10年。“最怕夏天来临,太阳一晒,臭味更刺鼻”。

在土门垃圾中转站,和小陈一样做装车工的一共有6个人,基本上是上午和下午轮班。平时没有装车时,她们也闲不下来,而是忙着清理站内的垃圾,用水冲刷地面。

小陈说,土门垃圾中转站身处中心市区,每天的垃圾处理量很大,平时都有八九十吨,“我们收集垃圾的范围,北边快到东湖公园,南边到新车站,东边到迎津街,西边到中山路,差不多有五六个社区”。

 

把垃圾倒进压缩机器

6:09

司机文师傅:

忙到没空吃早饭 最怕半路上堵车

早上6时09分,第一个集装箱装满。司机文岁开着环卫车,驶往位于晋江罗山的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记者搭上文师傅的车,一起送垃圾出城。

没多久,环卫车就出了市区。刚刚下过雨,路上车不多,早晨的空气很不错。垃圾密封在集装箱里,臭味也淡了许多。看着一路的绿意盎然,原本不善言谈的文师傅,话也多了起来。文师傅是洛江河市人,今年45岁。每天凌晨4时,他就骑摩托车从家里出发,早早赶来市区上班,根本没时间吃早饭。

“工资不高,还要供儿子读书,烟酒都不沾。”文师傅说,他平时晚上都是八九点就睡觉了。早上一上班就很忙,只能在运输垃圾的路上,随便买点馒头啃啃。

6时48分,文师傅的车开进垃圾焚烧厂,匆匆卸完垃圾,他又赶着往回开车,“每天上午运四五趟,一趟来回就是一个半小时,每车八九吨垃圾。最怕堵车,活就干不完了”。

 

装车工按动机器开关,垃圾经机器压缩后,进入装车工左手边的集装箱。

◆记者手记2

没有他们除臭 哪有城市芬芳

走在大街上,每每有环卫车从身旁驶过,我们常被那股随之而来的臭味熏得赶紧掩鼻。此时此刻,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更有甚者,心中还产生厌恶之感。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有一群人,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与这股臭味相伴,长年累月不曾停过。他们徒手搬起一桶又一桶的垃圾,倒入垃圾车中,里面装着的是发馊的剩菜剩饭和厕纸;将垃圾运到中转站后,再徒手倒入压缩设备,压进集装箱;接着,一辆辆满载八九吨垃圾、飘散着臭味的环卫车,驶往垃圾焚烧厂。

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生来厌恶臭味。但是他们甘愿拿着微薄的薪水,每日清除发臭的垃圾,为的是让城市更加美丽芬芳。所以环卫车下次经过身边时,希望您不要嫌弃那股臭,面对环卫工能多一丝微笑、多一点体谅,用您的善意传递更多的温暖。

 

垃圾被卸下,这里也是它们的终点站。

 

大型环卫车驶入位于晋江罗山的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