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历史典故 > 正文

平和黄氏与台湾黄氏的渊源 (上)

作者:黄志耀 文/供图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4-05-17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霄岭黄氏宗祠。
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在霄岭黄氏宗祠祭祖。

  平和黄氏是巨族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支系的后裔孙。黄化又名黄宁,是峭山二夫人次子,登进士第十九名。黄化带着峭山的遣子诗从邵武奔赴汀州宁化县石壁村安居乐业。黄化生三子,万四(道)、万五(华)、万六(孝杰),支分上杭、永定。    

  史载:黄峭(872-953),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是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四月十五戌时,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癸丑十一月初十巳时,享寿八十有二,卜葬邵武市鹳薮家林旧茔坐向。黄峭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郡君,共生二十一子。 以第一世昌意(黄帝之子,有熊氏子派)计算,黄峭为第一百一十七世。

  黄峭山的第七世孙黄潜善(124世),邵武人,登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黄潜善生九子,就是闽台黄氏所熟悉的“九子公”。潜善的九个儿子分别是: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养、久安、久康、久兴。

  元末时,久昌、久美的派系有两小支系进入平和县。

  据族谱记载,久昌公的派下质斋公为现在的大坪黄氏开基祖(129世)、均德公为国强黄氏开基祖(130世),久美公的派下元吉公为下坂黄氏开基祖(127世)。霞寨镇大坪黄氏开基祖(质斋公)的父亲与国强黄氏开基祖(均德公)的祖父是亲兄弟。

  125世的久昌生五个儿子,长子永,创居广州,支分清远、增城、花县、四会、新兴、高建等地,次子世,创居南海,三子德(名梗全),创居长汀,支分龙岩、平和等地。126世德(名梗全),娶妻尤氏生三子,长曰十郎,次曰十一郎,三曰十六郎。127世十六郎(号潭),自宁化县石壁村移居上杭县金丰里奥杳乡(今永定县),娶妻梁氏,生五子,长曰念一郎(128世)迁徙广东,次曰念二郎(128世)仍居奥杳,三曰念三郎(128世)迁徙潮州一带,四曰念四郎(128世),五曰念五郎(128世)。念四郎生五子,长子永昌公(质斋公129世),宋末年间移居平和,为平和县霞寨镇大坪黄氏开基祖。念二郎(国章)仍居奥杳,念二郎的第三儿子小五公(129世)娶了两个妻子,分别为李氏、张氏,李氏生子均用、均德、均任,张氏生子均广、均仲、均政。130世均德公,平和国强黄氏始祖,均德公原居住在永定奥杳唐背乾,于明初从奥杳迁徙到平和国强西洋(现在的国强乡碧岭村西洋自然村),据说黄均德从永定奥杳一路走来,沿路以打铁为生。

  一天下午,均德公进入平和县霞寨镇的大坪社,受到堂亲的热情接待,在大坪住了个把月,为左右村社村民打铁,从来不说价钱,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一天,均德公对着堂亲说:我们兄弟不能在一起发展,我应该继续寻找适应我的位置,我们祖先峭山公当年在邵武把二十一子分散全国各地谋求发展,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均德公去意已定,堂兄弟没有什么好话可说,就把刚刚孵蛋的母鸡连箩筐送给均德公,说:“母鸡在哪里下鸡仔,就在哪里安家发展。”

  一天早上,阳光很明媚。均德公告别了堂亲,挑着打铁担,儿子元兴挑着孵蛋的箩筐,一家人行走在群山的小道上。由于有乡社的地方就逗留片刻,看看有没有需要打铁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了第九天下午,均德公才来到今天的国强乡碧岭村一个叫西洋的地方。在这里,原先有一片很大的树林,均德公就叫妻儿在树林下歇息。说来有点巧合,孵蛋的箩筐一放下,就传来叽叽喳喳的小鸡叫声。均德公一喜,因为他也看中这块地理,没有想到堂亲吩咐的事儿正合自己的心愿。他对妻儿说:“这个地方不错,后山很秀气,前面是一块不小的平地,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块好地理,因为我们堂亲对我们建议说,孵蛋的鸡在哪里破壳就在哪安居立业,现在鸡蛋已经变成小鸡,我们就在这里安居吧!”妻子听丈夫一说,走到儿子挑着的箩筐一看,十个鸡蛋全部破壳,十只小鸡叽叽喳喳。

  话说均德公看中这块地理后即日就兴工动土,他搭建了一间简易的茅草房,作为一家暂时安身的所在地。之后,带领妻儿辛勤劳作,不久,就开发出一片园地种上农作物,其中种了几分地的番薯。

  却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转眼就四五年过去,均德公的儿子元兴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此时也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由于均德公为人诚实,与左右乡邻和睦相处,而且不贪财,凡是有人求他修理农家具,他从不讲价钱,口碑不错。一天早上,隔壁社的一位赖姓乡亲来到均德公家里,座谈中,看到元兴一表人才,就问黄均德说,“小伙子是否婚娶?”黄均德答:“尚没有!”“云霄有我一位远房亲戚,姓张,他的女儿年方十八,很文静,而且知书识礼,与贵公子很般配,我就当一个红娘吧!”均德公一听大喜,就同意了。

  隔日,这位热心红娘就带着礼物前往云霄,为元兴谈婚事。女方听亲戚一一介绍男方情况后,欣然同意这门亲事。不久,双方父母见了面,半年后的一个黄道吉日,元兴与张家小姐终于喜结良缘。据霄岭黄氏族谱记载,元兴娶妻张氏,生子央。

  话说20年后,央又娶妻生子南一、南二、南三。央公比较有开拓进取精神,他认为在这里虽然是比较平坦,但从祖父开始,至今开发奋斗了五六十年,还是老样子,加上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时常有兵匪光顾这里,于是,就决定将三个儿子分别向外发展,大儿子(南一)思想比较单纯,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决定他暂时守在身边(后来迁徙云霄县);二儿子(南二) 思想灵活,并且善于随机应变,所以决定他向灵通山脚下发展(现在的平和县安厚镇大径村,后支分云霄县下洞村。根据族谱记载,明清时代,该村有十多个后裔孙迁徙台湾垦荒,现在时常互动);三子黄应元(南三)不满足于现状,敢想敢做,所以决定他向山高林密的霄岭大山坳(现在的国强乡乾岭村)搬迁。

  据说一天早上,黄央就带着三子黄应元(南三)到霄岭看地形准备建房子。在霄岭,他看中一个叫坎下的地方。于是,第二天,他就请来一位地理先生,这位先生一到坎下,罗盘一放竟然赞不绝口说可以,还神秘地对黄央说,百年后,该楼还会再走龙运。

  据说黄应元(霄岭黄氏第四世,生于洪武十一年正月十九即1378年)在这里起初是建了三间房子,第二年才扩建围成一个小土圆楼,名曰“坎下楼”。

  话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坎下楼”历尽沧桑,转眼就过去二百多年。到了1618年的十月初六早上,“一等海澄公”黄梧(霄岭黄氏第十世)就出生在这个小土楼里。在“一等海澄公”黄梧出生前五十年,“坎下楼”出生了一位后生叫天兴,即均德公的第九代孙。黄氏族谱记载:黄天兴生于1569年3月初九,卒于1638年5月17日,享年69岁。黄天兴生有四个儿子, 其中两个儿子是在台湾出生的。霄岭黄氏族谱(清朝手抄本)还记载:黄天兴(台湾房)。

  据说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秋天的一天,31岁的黄天兴由于生活所迫,只身到漳州、海澄等地谋生。一天中午,他在海澄一间饭店吃点心时,遇到两位南靖人,一位姓张、一位姓林,他们正悄悄商量如何渡海到台湾谋生的事儿。黄天兴无意中一听,心想,何不与他们一起过去,听说台湾遍地是宝。想到这里就走过去与他们打招呼,由于黄天兴很憨厚,这两位南靖人很喜欢他,一谈,大家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三个人聊得海阔天空,最后就商量一起渡海到台湾开发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