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南胜镇 > 正文

太极峰的月亮

作者:文:卢一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时间:2013-08-05
编辑:南胜宣委 点击数: 字号:

             遍阅群山,尚没有看到哪座山能像太极峰一样给我似海的感觉。我真的怀疑,太极峰的形成有可能就是来自远古太初时期的某一次大地震或火山爆发。经天翻地覆以后,海底朝天翻滚成山峰,于是才出现山顶上那些迭加在一起的石头奇观。当然,火山爆发也会造就类似 山峰,但我想,如果以上设想成立的话,太极峰应该是海底形成的,因我在山上可以闻到海的味道却看不见火山岩的结构。我在登临太极峰的路上,头脑中不断闪出 一种与海有关的念头,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再一次相信史前人类确实有可能曾经被毁灭过,至少地球曾经发生过毁灭性的改造,从而大海才变成陆地,堆成山峰,而陆地沉为海底。有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峰的形成是燕山期地壳板块活动的结果,之前这里曾是一片海底世界,这里保留了两亿年前海底世界的原貌。果真如此,这真是太神奇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太极峰位于平和南胜镇境内,堪称是一座石头博物馆。在我的想象中,太极峰应该是神仙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月光下的太极峰空灵曼妙,何等超凡脱俗。何况,太极峰上的石头嶙峋俊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叹绝。话说至此,我不禁想到最近网络上还在热炒的有 关太极峰上“男根”的话题,真是令人忍俊不已,有人说那是不雅照,其实大自然鬼斧神工,什么样的景点和石头没有?根本无关雅不雅的问题。不过我也在想,太极峰的存在何止千年万年,可以说自远古太初时期就已经存在,何以它的“男根”直到现代才被发现?这个话题无疑非常有趣,说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发现也是与时俱进的,同时审美情趣有待提高。
 
  太极峰的月亮和别的地方没两样,奇在那些石头不是人工迭上去的,因为人力根本做不到,除非你相信宇宙间有神仙,并相信那些神仙们吃饱没事干,像顽皮的小孩故意跑到偏远的深山上去玩迭石头游戏。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但那些迭加在一起的石头是真实的,它们以各种不可思议的形式存在着,并告诉世人它们的神秘。而我之所以会有一种海的感觉,不只是来自石头排列组合的不可思议,还在于山的地质构成。太极峰上的地质随处可见断裂层的结构,很显然它们曾经受到过某种巨大的力量推移而后形成的,而且有被海水反复冲涮过的感觉。我从那些断裂层间隙彷佛也可以闻到海的腥味,至少可以感觉到一种海的气息。正因为如此,我有理由也宁愿相信它原本就是海的一部分。当然,肯定有很多人不信,这很正常。至于山上那些茂密的树林,也好像被海水浸淹过一样,老树低矮结虬,枝丫古腐,新树也很老成,劲力霸道却也长不高,就像长期浸水含水量过高而长不大一样,却又郁郁葱葱。有时候,从某种作物也能看出奥妙道理即此。
 
  太极峰之奇,当然不只是因为那些石头,还在于它的名称由来。上过太极峰的人就知道,太极峰上有一块镇山之石,上面刻着“太极峰”三个字,苍劲有力,旁边有落款“乙未年秋吉旦开山僧道宗勒石”。据说,太极峰就是因为这块石头而出名的。在此之前太极峰可能 只是一座无名小山。现实中,一座山或一个地方因一个人而留名并且出名并不鲜见。那么,开山僧道宗到底何许人也?他何以会在这里勒石题名?关于这一点,对明 末清初“天地会”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就知道,开山僧道宗就是天地会的创始人之一。他本姓张,名木,是平和县人。平和县境内有多处他们当年的活动地点,包括 “天地会”的发源地也在平和,太极峰只是他们当年活动的地点之一。太极峰山脚下鼎底湖旁那座寺庙,据传也是开山僧道宗所建,可惜已毁,但遗址尚存,可见, 太极峰确是一座不寻常的山峰。
 
  那么,开山僧道宗为何将此峰命名为太极峰呢?《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根据解释,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意即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因此我想,开山僧道宗既然以“太极峰”勒石于此,肯定有 他的道理。那天,我们来到太极峰,天阴阴的,风很大,凉飕飕的。一阵阵从山脚下或远处吹来,我彷佛也从风中闻到海的味道,不可思议的是,这里距离大海至少有上百公里,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又一次相信,人的念头有时是十分可怕的,因我从一开始就把这座山跟海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处处想到跟海有关的元素,这其中肯定存在某种自我思维的误导。不过,我宁愿相信这不是误导,而是真实的。人类的可笑和可爱之处或许就在这里。于是,我又发现这里的山风也跟海有关系,而且跟鱼有关系。
 
  那一股股的山风从山脚下或远处吹来,就像成群结队的鱼随着海的气流汇集而来一样。它们扭动游鱼一般的身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到来,后又无声无息地从山峰经过,这个时候,我分明感觉到四周围被一股强大的气团包围着,就像太极图中的那两条阴阳鱼在互相 追逐一样。其实风原本是看不见的,只因为树在动,云雾在飘,在滚动,而让人感觉到风的存在,而风的来历肯定跟海有关系,也因此跟鱼群多少有些关系。风摇动 树枝或吹动裙裾时也拂过人的脸庞和发丝,让来者感受它们的存在,尤其在这隆冬的季节,它还会以寒冷的方式提醒来者,彷佛不怀好意。其实这是一场误会,夏天的时候,风就以凉爽的方式让人欣悦叫好,大呼过瘾,这就是风的个性。它就像鱼群一样游来游去,无拘无束。
 
  我甚至有一种错觉,我们的到来就如同那山风或鱼群一样,不经意间激起整座大山的寂寞和涟漪。山的静谧一下子被我们打破了,正如平静的海平面忽然跳出群鱼一样。这时,山和大海的兴奋是自然的,它们也喜欢热闹。可以想象得出,当阳光明媚的时候,山上的风景 是怎样的迷人。与山风形成对比的是山上的石头,还有阳光。如此一阴一阳,一刚一柔,岂不符合太极神髓?山上那些石头各具形态,唯妙唯肖,有拇指石(有人说它像太极峰竖起的大拇指,而我更愿意给它取另外一个名称叫太极云帆。如果山顶上的大海能成立的话,那么这个名称应该更名副其实) 、红婆石、狗断尖、水鸡石、石笋尖,也有石蛇、石屏风、石梯、石椅、沙和尚、石锁等,北面山顶上还有二块大石头,分别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和“欢喜池”,山腰下鼎底湖边,建有明代寺庙一座,虽已毁,但寺宅基石、石板条、瓦片等尚存,民间也还流传有关“使飞瓦”、“上山求子”、“登山骑马”等传奇故事。所有 这些,足以说明并推断出太极峰在明朝时期确实曾经热闹过一阵。
 
  太极峰真的太神秘了。忽然想起《北山经》中说,“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那么,这其中之“漳水”是否暗含漳州之水之意,更巧合的是,太极峰正好处于漳州之西北向, 如果此说成立的话,岂不更加神奇?只是《山海经》远在漳州地名出现之前就有了,此说难免牵强。尽管如此,何尝不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读过《山海经》的人就知道,里面写了许多神奇的故事,因此我想,太极峰会不会是神奇中的神奇呢?老祖宗的智慧有时真是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太极峰的月亮是可以用来幻想的,山顶上的大海,也是山区孩子对海的另一种想象和向往。不管怎样,把它当成一种情感的补充和丰富也未尝不可。有时候大自然的一切和人类的心灵确实是可以互补的。何况,太极峰本身就是一座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