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榜眼及第”匾额惊现朝阳楼

作者:黄水成 朱俊辉 文/图佚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2-09-05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榜眼及第”残匾

  本报讯(黄水成 朱俊辉 文/图)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最近在对村中“朝阳楼”等三座土楼进行抢修时,无意中发现一块“榜眼及第”木制匾额。据考证,此匾为武榜眼黄国梁生前的珍贵文物。
  9月3日,笔者在钟腾村“榜眼府”见到这块匾额,由几块杉木板合拼成的牌匾,长约二尺,宽约一尺半,历经岁月洗礼,牌匾已显古旧颜色发黑,但匾额上竖着雕刻“榜眼及第”四字清晰可见,遗憾的是其中“第”字被齐齐锯去半个字,边缘锯痕依稀可见。
  为打造榜眼府主题文化公园,钟腾村着手对村中的三座土楼进行抢修。8月28日,榜眼府管理工作人员黄绍国在“朝阳楼”勘察时,发现该楼外墙小阳台上有木块板摇摇欲坠,他担心万一掉下来伤到人,就把它取下来。没想到,这竟是一块“榜眼及第” 匾额,他惊喜万分,把它拿到榜眼府妥善收藏起来。
  已是古稀之年的黄绍国四下打听,可村里的老人都不曾见过这块匾额。黄绍国回忆,他只知道“朝阳楼”正大门上方原先是有一块珍贵的红木“榜眼及第”匾额,可惜在文革时被烧毁,门楣上还留下二根挂匾的大铁钉。钟腾村榜眼府管委会老人推断,这块匾额应该是黄国梁殿试被钦点为榜眼后,喜讯从京城传来,家乡亲人赶制了这块杉木板的匾额挂在楼门上,以示荣耀,后来有了红木匾额后,就把原先的杉木匾额给替换下来。由于保管不善,在清末民初年间,朝阳楼重新修缮时,被人视为无用之物,当一块普通的木板铺到阳台上,铺设可能是匾额略长,才被锯去一小部分,成为今天的一块残匾。
  乾隆年间武科榜眼黄国梁就出生在朝阳楼。据光绪《漳州府志》记载,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公元1777年),黄国梁参加武举乡试中举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1781年),他又进京会考,登进士,殿试发挥出色,黄国梁的“魁身踢斗”大刀技法,赢得乾隆皇帝和满场喝彩,被钦点辛丑武科第二名(俗称榜眼),特选为御前侍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