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12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庄上大楼

    作者:⊙马乔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01-14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庄上村有太多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明摆着的第一个例子是村里一座近年来声誉鹊起,外人称之为庄上土楼的古建筑,楼里人却众口一辞称其为庄上城。

    到过永定观赏过振成楼,到过华安看过二宜楼,如果再到平和大溪庄上土楼游览的有心游客一定会感到出乎意外。论土楼之名气,振成楼和二宜楼,前者有“土楼王子”,后者有“土楼之王”的外号,但如若拿他们与庄上土楼比大小,不说是小巫见大巫,至少其个头有如姚明与刘翔。二宜楼最多时住有36户,220多人;振成楼最多时住了15户,不及100人。三者对比,谁为土楼王,不是一清二楚了吗?难怪有土楼研究专家要断言:庄上土楼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住人最多的土楼了!

    写到此处,不禁联想到庄上大楼所在的平和县最早建立的县城。据清道光十三年版的《平和县志•城池志》记载:明正德年间建于河头(今平和县九峰镇)的平和县城,城墙“高—丈八尺,内城五百六十三丈四尺,外城五百九十六丈二尺;城列四门,门之上为鼓楼。”按明清时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相当于今天的31厘米计算,当时平和县城内城周长约为1746米,外城周长约为1848米。而庄上土楼的周长有近1000米。一座土楼的大小几乎可与一座县城相媲美,难怪当地的民众要呼之为城了。

    其实,不用对比具体数据,仅看外貌,庄上土楼也足以令人震撼。有谁看过或者听说过一座楼里还环抱着一座山?是那种原生态的天然隆起的山,而非人工制造的假山?但凡到过庄上土楼的人,都可以看到庄上土楼的膝上,端坐着一座山,如同一名爷爷怀抱着襁褓中的孙儿一样。庄上土楼的这一奇观在全国土楼群里是绝无仅有的!

    还有,既便是一座太守住守的府城,通常也只设四个城门供人出入。但庄上土楼却拥有六个楼门。楼门多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因为楼太大,楼中居民要少走不必要的路进出方便,就要多设楼门。不仅如此,一般的土楼一座楼里挖有二口水井就算多了,而庄上土楼里水井就有四口。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庄上土楼里竟然设有四座宗祠,分别以 “永思”、“笃庆”、“敦睦”、“崇本”为堂号。

    庄上土楼水深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这座土楼的历史纵深处至今仍有天机未泄的玄奥。据庄上村叶姓族谱记载:庄上土楼的创建者是大溪叶氏第十世祖叶冲汉。之前,外迁而来大溪的叶氏,一直默默无闻。只有到了叶冲汉,才一鸣惊人,从此让四乡八邻刮目相看。

    叶冲汉所处的时代,清朝的铁骑与南明的残部为争夺统治权相互厮杀正酣,位于闽粤交界处的大溪一带,被顽强地扛着南明大旗的郑成功视为反清大本营的腹地。南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十一月,他指令从小在与大溪毗邻的官陂长大的手下部将张耍(万礼)和黄兴,“往诏安九甲、平和等处略地措粮”。这等于让张耍回家乡经营战略后方,因为诏安九甲与平和南部山区是万礼参加郑成功军队之前的老根据地,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罗炤《郑成功与天地会》) 。而恰恰是郑成功的这一战略部署,成为叶冲汉和大溪叶氏崛起的契机。

    原来,张耍在投军郑成功之前早已和叶冲汉结拜为金兰。张耍奉命回乡经营反清复明大后方,于公于私都忘不了叶冲汉这名金兰兄弟。甫到闽西南山区腹地,张耍就派人找来叶冲汉,授权他负责征收大溪及其周边地区的税赋,同时免去叶冲汉一家的田赋税金。叶冲汉仿佛天落馅饼正好砸到自己头上一般。从此当起了“郑家税务局”的税官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天资聪颖过人的叶冲汉,把张耍给他的授权与优惠政策发挥到极致。张大将军不是允许我免交田赋税金吗?那好,我岂有若不好好利用这一优扶政策,那就是个傻子了。眼球子转不到三圈,叶冲汉便有了主意了。他让人四处放话:乡亲们若愿意卖地,将田归于老叶名下,一亩给五块白银。而且田照样归原来的人耕作。一年如收三石谷子,耕作者可得二石谷,另一石谷子就当田租交。愿意照此办理者,当面就可立田契。

    叶冲汉发布的这一条广告,太有吸引力了。因为当时的大溪,“三日清四日明”,无论谁占领大溪,田赋杂税都又多又重。靠天吃饭的农民,经常辛苦一年,收获缴完田赋之后,已几无剩余。以至出现了官家丈量田地,田主“不愿相认”(《平和县志•田赋志》载)。如今,虽说叶冲汉要把地收到他的名下,但经营权还属于自己,每年收获还有2/3是自己的。最讲究实际的农民一算帐,觉得把地卖给叶冲汉比自己拥有土地更实惠。尽管天生就把土地视为命根子的农民,对卖土地绝对怀有一份不情愿,真到了要卖地时总还要纠葛一番,但最终还是纷纷找叶冲汉变更田契去了。几年下来,灵通山下的众多田地,便都归到叶冲汉名下了。叶冲汉说到做到,信守承诺,收成按一比二分成,从而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佃农认真耕作,叶冲汉的田租也越收越多。加上承包收取“郑家军”的田赋杂税的差事,也有不斐进帐,叶冲汉腰包日渐鼓起。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叶冲汉,此时此刻想了很多:从客家人自北向南迁徙想到了祖上的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想到了时局的忽清急明,铁蹄得得,血腥威胁随时都可能降临,大溪的叶氏宗亲急需有城堡式的庇护寓所;也想到了世代留传的“有钱起大厝”光宗耀祖的传统,于是一张蓝图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地凸起。说话办事从来就有说干就干作风的叶冲汉便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为庄上土楼的建设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此时此刻正是南明永历与清朝顺治年号重叠出现在历法上的一个上午。

    庄上土楼的兴建,似乎还有更深层的“不能说”。当然,不能说只在满清统治中原的清代。依据若隐若现的线索,庄上楼的开工建设与中国历史上隐蔽最深,直到数百年后还让人莫衷一是的反清复明结社组织天地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戎笙等人现场考证,在庄上大楼正南偏东,距离不及20里的一个山高林密的山麓凸陷处,有一座名为高隐寺的寺庙。与它为圆心划圆的话,不到10里路的半径里分别又有长林寺、高仙岩(又叫关帝庙)。三个寺庙恰好分属于如今的平和、诏安与云霄三县。这三座寺庙所处的平和、云霄、诏安的接合部,恰恰正是诞生了令清代各朝皇帝视为心腹大患的洪门天地会的地点。这三座寺庙的开山僧,都是俗名张木,又名百通,法号道宗,也叫万五道宗的高僧。万五道宗与万礼是叔伯兄弟,而建造庄上楼的叶冲汉与万礼是结拜金兰。如此线索,指向的是这位叶冲汉必是“以万为姓集团”里的一名骨干分子无疑。而天地会正是“以万为姓集团”创建的。

    再有,长林寺、高隐寺、庄上城的建设,时间只有个位数的年份差异,说明这三处建筑的动工,很可能同出于一个策划。上文中列举过庄上土楼的建造资金,来自叶冲汉承包郑成功田赋杂税的盈余和他购地种粮的发财所得。其实那只是笔者采自当地叶氏后人的说法而已。依笔者的看法,庄上土楼的建造资金,不可能如叶氏后人所说的那样。根据是:据当地叶氏族谱的记载,庄上土楼开建于顺治十一年即1654年。其时,叶冲汉也刚刚承包了为郑家军收取田赋杂税不到两年。因为郑成功是于南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十一月,才指令张耍(万礼)和黄兴“往诏安九甲、平和等处略地措粮”的。张耍和黄兴率部只在诏安九甲、平和驻礼了三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是在“三日清四日明”的动乱中,不到两年时间叶冲汉就能措筹出建筑庄上土楼的资金,根本不可能。照笔者看,庄上城的建设源于天地会的统一策划,资金则来自天地会或者郑成功。

    2006年5月,庄上土楼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庄上村被国务院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对于对古建筑的保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属于中国的最高级别;对于一个乡村的荣誉,“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荣誉了!

    (作品来自《作家眼中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