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11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周衍仁:风雨兼程 守护家乡残疾人士十八载

    作者: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01-06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近日,笔者一行沿着陡而弯的山路来到平和县霞寨镇内坑村,山坳里的小村庄大都是破旧的老房子,零星几户人家翻修成较为现代化的新房。走进村庄,发现多数是留守老人,只有极少几户尚留居于此。

    周衍仁早早等候在村部,他将带我们参观他的农场。自内坑村再往上约二十分钟车程,来到海拔约八百米高的永福隆农场。周衍仁的农场很特殊,农场里的十多位工人除了五、六个正常务工人员外,其他都是身患残疾的贫困户,且多数为精神残疾。永福隆农场里养鸡、鸭、鹅,种着蜜柚、茶等作物,这些残疾人贫困户在农场里赶鸭、清扫、除草等等,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永福隆农场注册于2013年,在此之前,周衍仁已经持续守护几十位残疾人贫困户达十来年之久。十几岁就外出打拼的周衍仁时刻记挂着自己的家乡,那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每每回乡看到身患残疾的贫困乡邻他都于心不忍,每每动容。起初周衍仁时常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几年后,他反思到,如果没有一个长久、有效的帮助方式,单单靠一点微薄的经济接济无法让这些身患残疾无任何收入的贫困乡邻脱离苦海。

    于是,周衍仁带着自己积攒数年的“老婆本”,回乡承包了一片蜜柚园,以雇佣的方式让流离失所的残疾乡邻住到农场中,“我觉得不应该把他们区别对待,他们只是遇到一些困难,我要做的就是伸出手,拉他们一把。”这些在农场里务工的残疾人有相对规律的作息时间,除了每个月固定领取工资外,多付出一项劳动便可以多得一份奖金,每个月可以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同时,教会他们种茶、放鸭、养殖生猪牛羊等,让他们在劳动中找回社会价值,发掘自己的潜能。“农村残疾人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自小与土地亲近,个个都懂得些劳作的方法,通过劳动让他们重新发现自我价值,让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人’,这是帮助他们恢复精神状态、修养身体的关键一步”周衍仁说。

    但好景不长,周衍仁承包的果园由于海拔较高,在2008年、2009年连续遭遇严重霜降,园中的蜜柚树几乎都被冻死,刚刚步入正轨的农场遭遇严重打击。周衍仁几次打了退堂鼓,但想到自己投入的多年心血和这些获得工作刚刚点燃生活希望的残疾人,他咬牙坚持下来了。周衍仁把冻死的果树重新翻种,精心养护了三年,重创后的农场稍有好转。终于,在2013年周衍仁正式注册了“永福隆农场”,成了当地第一家吸纳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家庭农场。

    在永福隆农场里,气氛轻松,残疾人们更有自己独处的时间和不受外界欺凌、歧视的心灵打击,逐渐地一个个精神状态恢复得很好,可以与人做正常的交流。“山下盖了自己的新家,山上是我们大家伙的家,我们都很喜欢到这里来”受到周衍仁帮助的残疾人周天助说。周天助2016年来到农场,期间曾因无法支付大额手术费用放弃治疗,周衍仁得知后,为他补齐医疗费用,让他安心进行手术。从此周天助对农场的感情更增进一层。由于周衍仁的永福隆农场长期安置残疾人,为他们恢复、修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并指导他们创业就业,曾被省残联评为“福乐种养基地”。

    周衍仁坚持了近二十年的事业渐渐受到各界关注,他的农场也积极整合多方资源,牵线社会助残爱心企业等平台,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让残疾人种养出的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增收致富。周衍仁说:“当看到残疾人在农场里一天天快乐起来,自己也很欣慰。但助残是一条长远的路,希望自己能坚持走更远。下一步要将通往农场的道路修缮好,再挖掘、引进更多助残项目,吸纳更多需要关怀、帮助的残疾人。”

    ⊙赖伟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