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03期>第2版
    第2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70后“高材生”返乡当果农,并引领乡亲致富。林镇峰—— “归雁”变身“领头雁”

    作者: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9-11-1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对于大多数偏远山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寒窗十二载,一纸招录,从此人生有了新的走向。绝大多数的人一走出大山就选择扎根城市。平和县安厚镇美峰村的林镇峰却选择了“逆行”。他从农村走进城市,又返回农村做起了“果农”。

    近日,在平和县龙山村的一片芭乐园里,笔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工人修剪芭乐树枝的林镇峰。“要控制果树的高度,像这种过高的枝条都要剪掉,侧面的枝条要留着,有选择地修剪,这样产量更高。”林镇峰娴熟地给工人做示范。虽然戴着眼镜,但多年来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的他身上已经没有了书生气。

    1998年,林镇峰考上了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环保专业。在亲戚朋友眼里,林镇峰总算走出大山变“凤凰”了。毕业后,他也顺利在福州找到了工作,成为一名“白领”。然而,离家的时间越长,他的“乡愁”却越来越重,更让他放不下的是在农林大学学习的四年里,他学到了更广阔、更科学的农业种植知识,“觉得我应该要学有所用,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农村去发展,既能实现我个人的理想目标,又能带动家乡农业的发展。”林镇峰说。

    2004年,林镇峰不顾家人发对,毅然返乡,借了15万元承包23亩地开始种果树。然而,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论上的知识与实践要有机统一还需要一定的经验摸索,再加上当年入冬时霜冻严重,不少芭乐、青枣都被霜冻冻伤。创业的第一年,林镇峰就亏了十万元,现实就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面对一片狼藉的果园和周围的质疑声,林镇峰一边总结经验教训,一边咬着牙继续坚持。经过两三年的积累,2007年林镇峰预先做好各项防范,提前打通销售渠道,当年果园丰产,芭乐、青枣等水果的价格稳定,林镇峰的果园终于迎来了新生。

    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创业,林镇峰的小规模种植园如今变成规模达160多亩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园——平和县鑫华源家庭农场。其中,温室大棚种植面积有130多亩。农场主要种植青枣、芭乐和百香果,采用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技术、生态物理方法调节花期、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废弃果树枝叶粉碎归田等生态管理方法,不仅产量高且品质好,2018年总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成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平和县生态果园示范场。

    致富不忘乡邻,腰包逐渐鼓起来的林镇峰积极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林镇峰优先聘用贫困户,为其提供种植技术与优质肥料,帮助他们脱贫。在他的帮助带领下,四个贫困村每年村财政可增收4万元,带动1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2017年5月,林镇峰的农场荣获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称号,2018年,林镇峰也被评为漳州市劳动模范。同时,林镇峰每年拿出1.5万元在当地小学设立奖教奖学金,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和辛勤付出的教师,希望孩子们能努力学习,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财富和荣誉,林镇峰却没有忘记初心。“我还是要继续用自己所学为家乡作贡献,种出安全、高质量农产品,发展现代高优农业,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林镇峰说。 ⊙赖伟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