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91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重拾时光印记

    作者:⊙江惠春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9-08-19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已经入夏了,一年又一年的季节交替,总是给人无尽的期待。也许,世人对美好的期待总是相似的,就像诗和远方,就像我和邻家阿哥若干年后的相逢。

    童年的我寄养在阿哥村子里的养父母家,阿哥是我小时候的玩伴。别离时大概五六岁的年纪吧,没想到再见面时,却已华发初生。说来也真是佩服阿哥的记忆,有某个机缘巧合的时刻,居然还记得我的小名,记得我“劣迹斑斑”的孩童事迹。当年的村子里有一口鱼塘,那个鱼塘是我们玩耍的天地。白天大人们都下地干农活,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就凑在一起,捉迷藏、丢沙包等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原来的我,绝对淘气得像个男孩子,爬树、捉鱼等都是我的爱好,甚至和小男生打架也难分胜负。玩得饿了就吃碗酱油拌饭,累了躺地板上就能睡着。长大后恍然回想,觉得那是一段被“当猪养”的幸福时光,所以孩童时期长得胖嘟嘟的形象不是我的错。

    许是在大山的滋养下,当年淘气的小男生阿哥如今已是内敛稳重的人民警察,在芦溪镇工作。说起芦溪镇,咱闽南人的脑袋瓜里马上浮出芦溪咸菜与芦溪红酒,那是芦溪响当当的名片。小镇依着青山绿水而建,原始形态保持完好,是老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镇上的房子说不上有多美丽,却很质朴。阿哥说,来到芦溪,怎么可能不看酒窖呢?在阿哥的带领下,来到绳武楼观光酒坊。酒坊边上有一条石板桥跨溪而建,还未进入酒窖,即可闻到一阵阵酒香荡漾在空气中。在农家的木头瓦房里,一坛坛罐装红酒用大红布盖头密封着,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阴凉干燥处。据了解,芦溪红酒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酿制的主要原料是芦溪本地产的优质粳米、糯米,采用传统酿造工艺,通过蒸粳米饭,加白粬发酵蒸馏出白米酒,再用红粬,拌糯米饭发酵后,加入白米酒中浸泡一段时间,经过滤去掉余渣,重新温热至沸点,罐装密封,即为成品芦溪红酒。如若恰好遇到农家刚温热出来的红酒,闻上一闻,顿时感觉一股浓郁发酵的糯米清香沁入心脾。一坛坛老红酒,酿的是酒,饮的却是乡恋。小镇的人们,守着脚下的土地,酿着一坛坛飘香的红酒,其实就是期盼一份丰衣足食的简单愿望。而我和阿哥的情谊,亦如这一坛坛老红酒,经过岁月的淘洗蒸煮,发酵沉淀,自始至终散发出醇厚清香的韵味。

    从对岸望去,绳武楼就静静地伫立在小溪的另一头。据悉,绳武楼自清嘉庆年间始建,历经五十多年才最终建成,被誉为“美女楼”。楼名“绳武”二字典出《诗经•大雅》中的“绳其祖武”,意思是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作为福建土楼系列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组合的古建民居土楼典范,整座楼都带着朴素淡雅的色调,有些沧桑,也有些荒芜,更多的却是静穆的味道。站在鹅卵石铺就的石板路,抬头可见楼层里悬挂的那一盏盏红灯笼,跟石板桥上的灯笼一样,是喜庆是生机,更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象征。楼里楼外,雕花的门窗古朴而不失典雅,日渐斑驳的墙面透着宁静和安逸。随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岁月镌刻下的痕迹就这样留了下来,尽管已褪去原有色泽,依然如此安详地入人们的眼里,日复一日,有了厚重,有了渊源所在。楼里的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泡上一壶本土的乌龙茶,纳凉品茶,可以且俗且雅,无风雨之忧,无案牍劳形。往来的游客,或驻足与他们共品一杯茶,或匆匆数语,他们是游客眼中的岁月,而游客又是老人们眼里的风景。人生的过往烟云,尽在一壶茶中沉沉浮浮。

    如今的芦溪镇,文化生活与这里息息相关。处处可见的古迹,造就了经久不衰的文化底蕴。在小镇慢慢地转悠,不管是传统的老米酒、咸菜及绳武楼,其实就是前进岁月的一份守望。就像我和阿哥的少年时光,纵使人情冷暖,纵使天各一方,而童年时光,是认知世界时拥有最原始的快乐,也是心里的守望。我们曾经踏过同一块土地,曾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共同的时光印记,这是一辈子都走不散的感人情怀,谢谢你,我的邻家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