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1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灵犀,若幻若真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08-04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网摘图

     

      子夜翻书,书桌旁智能手机叮咚一响,拿起一看,是侄女惠在qq空间晒她新生宝贝的靓照,点赞的人跟了一大群。夜深不睡而晒照片,可知其初为人母的兴奋。这两年,两个侄子、三个侄女先后为人父、为人母,让我突然对岁月的概念恍惚迷离起来,仿佛山头上的一株迎风老竹,俯视雨后春笋鳞次栉比地涌出,眼见着自己的生命旅程迎来了一个制高点,一道分水岭。先进的电脑网络科技,把这些幼小的精灵图像载入手机,弱化了相隔百里千里的距离,天真无暇的笑容变得极为亲近,一笑一颦如在眼前。那么稚嫩的皮肤、那么纯净的眼珠合成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让欣慰和喜悦注满长辈的心头。现代网络真是一个神奇的万能仓库,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搬,储藏期间,想要看时,只要手指轻轻点击,画面立即显现,好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咒语就存在自己的意念之间,咒语一念,石门洞开,金银宝藏悉数耀眼地闪现。网络甚至无需念咒语,只要随意动动手指,就能够展开无穷无尽的空间。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网络,购物、缴费、聊天、游戏、订票、博彩等等,等等。网络,就像一个知性而慷慨的情人,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办不到的服务。

        网络让侄孙的形象瞬间进入众多亲朋好友的眼帘,尽管是在深夜也无妨。这在网络出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为了表示对亲朋好友的新生儿的关心,许多人要千里迢迢爬山涉水,才能抱一抱襁褓,亲一亲小脸,给一个喜庆红包,道一声诚挚祝福。可就在这充满人间温情时刻,许多婴儿却不干了,一转到远来者陌生的怀里立马就哭闹起来,甚至情绪还不小,尿了客人一身,给一个亲情聚会注入一阵阵笑声。从客人怀里重回到母亲怀里,婴儿立马又安静如初。这个有趣的现象真是令人深思,这些小生命甚至连眼睛都还没有好好睁开过,怎么就能分辨出从这个怀里到另一个怀里的差别呢?

        看来,一条脐带所传递的内容真是神秘得难以解开,或许只能归为“心有灵犀”。难道没有其它什么原因吗?我想到了气味。脐带剪断之后,婴儿最初与人类互通的渠道就是鼻子,最早进入婴儿呼吸道的气味当然是父母亲的体味,恬淡的、浓郁的,或香或酸。若有若无的气味吸入后,必定在瞬间就被渗透到稚嫩肉体的每一个细胞,先入为主地在婴儿的感官世界设置了精密分辨的识别系统,尤其是零距离濡染着的母亲身上的气息,帮助气味系统在婴儿的意识领域建立最早的亲情雷达。不用几天,雷达建成,对陌生气味的接近发出警惕的拒绝:哭闹。

        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专注而唯一,不能够像成人那样能够多方驾驭,多重吸收外来的信息。因为专注和唯一,所以单纯,婴儿与母亲就心有灵犀。但是,脐带已经剪断,靠鼻子建立的识别系统是那样的脆弱,外来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味不断扑来,一年、或者两年后就彻底扰乱了孩子最初的亲情雷达,再有大人朋友争抱孩子,孩子不哭也不闹了,也不再借童子尿撒野了。随着孩子的哺乳期结束,成长期到来,每一个人感知世界的雷达都在不停的更新建设中。

        孩子走向社会了,事情多了,忙碌了,越走越远了,在家的父母就多了一份守望,可是能有几个孩子常回家看看?每当见到从外地回到老家的儿子,母亲常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昨夜梦见你了。一般人听了都会说,啊,是吗,真有这么灵吗!儿子当然相信,因为母亲天天夜里都做着这样的梦,却只能在见到儿子时才能说出口。母亲年纪大了,没啥杂事可做、可想,整日里记挂着的就是外出的子女。自从父母都上了七十岁以后,我常常会梦见他俩遇到病痛什么的,晨起想到梦境,十分不安,赶紧拨打电话,对方却总是传来安好的消息。梦境是相反的,有人说,那么,梦到父母出现在令人高兴的场景该做如何想呢?宁可不做喜梦。梦太多,便非灵犀,只是一丝牵挂。

        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那点“灵犀”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场所的推移而转移对象,比如说,到了青春期,心潮澎湃的男女,每个人都渴望心仪的对象能与自己保持心有灵犀,他所想的亦即她所需,她所虑的亦即他所忧,同声共气,天地无间。灵犀一点,喜悦共同分享,一份喜悦变成两份;灵犀相通,苦难俩人分担,千斤重担也会减轻一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成为许多年轻人理想餐桌上若幻若真的心灵咖啡。想当初两对含情双眸在人海之中偶然碰撞在一起,如电光石火一般照亮彼此懵懂的情怀,目光的碰撞瞬间升级为胶着,像涂满蜜糖一样的麻绳交织缠绕,再也分不开。除了男士犀利眼神的盯视,女子风情万种的回眸,还有一个人在特定场合表现的风采,优雅的声音,靓丽的容貌,得体的穿着,等等因素都可能触发灵犀的出现。年轻男女,心灵随着脚步相互靠拢而越走越近,那是因为世俗见解相同、志趣爱好相容,所谓心有灵犀,那是在茫茫大海中搜寻已久的心灵雷达突然找到了契合点,接收到了对方身上发出的亮点信息,这就是足以穿透一切迷蒙的备受珍惜的灵犀。但是,年轻人的心有灵犀毕竟是飘渺而短暂,像丘比特之箭那样极速而不可追,是漫漫长夜里的流星可遇而不可求。

        通讯和视讯网络的兴起和强大,给人类情感交流互通带来了方便,但是,网络的便捷诱发了潜伏在人们心底的懒惰,心勤身懒,惜步如金,心动不如行动由是成为全社会的呼唤。在通讯网络普及并且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人与人的沟通交流频繁借助网络,信息量太多而变成芜杂,根本来不及在大脑里过滤、沉淀、筛选、甄别,以至于一些沟通变成伪沟通,交流变成真欺骗。屏幕文字毕竟不能等同于眼前面容的真实和耳边小语的呢喃。对于注重人体生理感应互动的灵犀而言,无从产生,——这仅是过于依赖网络滋生的负面效应之一。心有灵犀,也因此而愈发可贵。

        灵犀出现,换来的就是感动,诚如元代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我侬词》写的,“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男女双方的结合就像是打碎后的重塑和再捻,但既然还是泥胚,免不了今后生活中的再磕碰。再碰碎了怎么办?男女的结合不仅是亮点的叠加,还是双方缺点及其他因素的整合,亮点混杂在缺点之中,久而久之即使不褪色也不像先前的惹眼,反倒是缺点不断摩擦起火,烦恼丛生,因此,心中的那一点灵犀是恋爱关系的开始,却未必能够成为完美婚姻的保障。真实的灵犀是激情火车头,动力后面牵扯着一大堆的社会责任,那才是生活的真实,马伊琍说的,且行且珍惜。

        当真遇到心有灵犀的对象时,把握和处理就成为一个难题,一边是漫漫人生路,一边是悬崖独木桥。灵犀在心头一闪,耀眼的光芒迷住眼,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走进了婚姻的坟墓,甚至走进生命的坟墓。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传说而已,相信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悲情故事,——这世间的男女,选择把初见面瞬间感觉的美好和刹那的灵魂震撼,永远埋藏心底的其实不在少数。

        人生不会有太多的灵犀,从少年一路奔向老年过程中,灵犀始终是人与人心灵相通的一种奇迹,是一种奇特的心理现象。灵犀一多,那还是灵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