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84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叶炳辉:让木头随我歌唱

    作者:⊙赖伟玲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9-07-0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青青的草原,星星在闪亮,梦中妈妈的脸在为我挂牵……”在平和县南胜镇南胜村,一间规模不大的木材加工厂前的民房传出一阵悠扬的马头琴琴声。叶炳辉微闭双眼,拉动着他自制的马头琴,跟着旋律哼唱《梦中的妈妈》。马头琴是蒙古民间的拉弦乐器。在南方,把玩马头琴的人不多。几年前,叶炳辉机缘巧合听到马头琴演奏,顿时爱上了这种来自北方的乐器。

    在南胜村土生土长的叶炳辉自小接触木器,11岁时便跟着父亲制作木器,“出师”后开始制作各种农具、家具。由于叶炳辉坚持运用古时木匠传承下来的“榫卯”结构,他制作的物件不仅美观,而且牢固耐用,在小山村里声名鹊起。从小作坊到木材加工厂,叶炳辉对每一件木器都要亲自把关。原本叶炳辉以为他的生活会保持这样平淡的步调,不承想一段马头琴乐曲让叶炳辉的生活多了一份精彩。

    七年前的重阳节,60岁的叶炳辉参加了村里组织的老年人活动。那天村里的老人们拿出各自喜好的乐器演奏起来。一段浑厚广阔的乐曲令叶炳辉心动。回家后他上网搜寻相似的音乐,得知演奏的乐器是马头琴。女儿见状,为他网购了一把马头琴。拿到琴后,叶炳辉始终拉不出自己满意的音调,于是琢磨起马头琴的各个零件。叶炳辉决定对琴进行改进。改造一件木器对于他自然是小菜一碟,但他大半辈子未曾涉及乐器行类,这样成吗?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他开始在网上搜索资料,制作样图,找木料,画尺寸。照着女儿买来的马头琴“依样画葫芦”,制出第一把马头琴。不过,好听的音乐需得乐器的大小节点分毫不差,稍有偏离,发出的声音就会有偏差。第一把马头琴没有成功。经过多次摸索、改进,凭着对音乐的兴趣,马头琴终于在叶炳辉手中“活”了过来。无师自通的他让木头唱起了歌,叶炳辉喜出望外。

    叶炳辉向笔者介绍起自己制作的马头琴,马头琴由琴头、琴杆、共鸣箱、弦轴、琴弦构成。从选料到雕刻再到组装,其间的工序多且精巧,大都要手工来完成。叶炳辉觉得,做一把漂亮且音质纯正的马头琴关键在“马头”的雕刻和“琴箱”(共鸣箱)的把握上。“马头”的惟妙惟肖,眼睛的传神,都需要他一刀一划地细心刻画。“琴箱”占据了整把琴近一半的分量,音质如何,需要靠“琴箱”来操控。“琴箱”板材的厚度是最难把握的地方,厚度不同音质也不同。需得恰到好处的厚度,各个音阶才能发出纯正的音符。“琴箱”板材的选料也有讲究,木材的湿度、硬度,都影响到一把琴的发音。由于地处闽南,叶炳辉便就地取材,尝试过多种木料,用樟木制成的“琴箱”声音是沉重丰满的;用质地稍有弹性的“黑甜”(闽南话)木做成的“琴箱”则声音悠远。叶炳辉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制乐器的门道,在他的房间里还摆放着他自己做成的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

    自从接触了音乐,叶炳辉在工作之余便跟着乐谱自学了十多首马头琴乐曲,常与镇里的民乐队、音乐爱好者一起去演出。叶炳辉说,“在南方拉马头琴的人很少,不管到哪里演出都很受欢迎。”女儿把父亲做的马头琴分享到网上,吸引了不少“粉丝”,很快接到订单,叶炳辉成了女儿朋友圈里的“网红”。

     ⊙赖伟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