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77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向 文 书 院

    作者:⊙朱超源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9-05-13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平和向文书院创办于清乾隆丁丑年,即1757年,其前身为“新城乡校”,亦被称为“安厚大学”、“文昌阁”、“安厚文祠”。它位于平和县安厚镇白石村村址与向文小学的校园里,座西南向东北。据《清史稿》载,“平和南靖故城,县丞驻。南胜,庵后”。平和“庵后镇”因圩场设在文殊庵后而得名,后来慢慢被称为“安厚”,而这文殊庵,正是向文书院所在地。

    乾隆年间,平和知县胡邦翰出巡安厚视察民情,治理政事,整顿治安,胡公根据当时社会风行的“凡朱子(文公)过化之区郡邑多有盖祠纪念”的潮流,同刚科中翰林的何子祥(云霄马铺人)商讨,提出建书院,盖祠合祀的倡议。(即陈元光父子、朱文公和王文成公三代先圣合祀),并获在朝宰相蔡新的支持和当地翰林(进士)赖文多及各姓长老、乡绅的积极响应,立即集资筹划,呈请胡公审批。碑文载:“邑侯胡公公大喜,躬诣祠庚,诹吉鸠工构堂,三焉中堂祀”。不出数月,在原文昌阁右边草地上,相距百米处,筑起了“安厚文祠”,并把原“大学”改称为“向文书院”,以示纪念“陈文光父子、朱文公、和王文成公三位先圣创校办学的功德,发扬其办学精神。

    “向文”顾名思义,“向”偏爱、趋向、崇尚。“文”文采、文化。预示着这是培养有文采、有文化之地。原有的安厚文祠规模宏大壮观,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三进二天井三开间的庙宇。庙前有开阔的场地,一进是门楼,天井中铺有十一坎的石板台阶,二进是殿堂(又称礼堂),堂中竖有雕刻精美的腾龙祥云缠石柱4支,迈过天井两边是甬道,通往三进殿,中堂为学生课堂,供奉理学家、漳州知府朱熹(朱文公)巨型樟木雕像,堂两侧供奉着陈圣王(陈元光及其子陈响)和文成公(王阳明)雕像。“文祠”两侧还建有厢房十八间。是学生自习功课和住宿的地方。

    祠左侧有两层楼房的“文昌阁”,土木结构,屋脊上雕有双龙戏珠,脊梁上两边墙有花卉、鸟兽、人物的瓷雕。色彩鲜艳,浮雕精致。文昌阁上下二层,中间为厅,两边是厢房和梯道。楼上中厅供奉魁星神像,素有“魁星楼”之称,是明末黄梧修建安厚“大学”校舍时建的。“祠”和“阁”之间是百米平方的草地操场,使“文祠”和“文昌阁”连成一体,遥相呼应。“文祠”后有椭圆形花台,表面上铺上石块,围墙内种植的竹木花草茂盛,风景优美。

    “向文书院”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培育英才的书院,还是安厚地区六姓主事议政的聚义堂,更是乡贤绅士敬奉朝拜向文先贤的集聚圣地,是历代县治安民教化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办学上,向文书院总结了王守仁办“大学”以来的管理经验和教训,制定了《文祠禁条》十条,这是“向文书院”的学规。禁条明确规定了“书院”地界,师生住房,教师用水,办学经费,财产保护,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等诸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对违章者严肃处罚的规定。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院务,进书院的童生应先受过私塾或社学、义学的教育。校园供奉“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神位。儿童一入学,先向神位行跪拜礼,再向师行拜师礼,师对学生的管教很严格,普遍施行体罚,师授课程序,入院主要是进修“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幼学》……以及应试的时文、诗赋等。授课除由山长根据各童生不同的程度因材施教外,还有定期的专题讲学和命题的写作练习、赋诗作对等。书院置有房产、学田等固定资产,逐年收取租金,童生进书院深造,年可享受一定数额的奖赏。据《平和县志》载:“向文书院,在安厚约,乾隆二十三年,知县胡邦翰建。中祀宋朱文公、明文成公、且以为课士之所。断拨蔡荣祖匪产田。一坐址大坛下,田种五斗,一坐址瑞云嚴前,田种五斗,共额租谷五石,年拆收钱二千八百八十文。又何纲捐坐址厚埔头田墩下,上到横捋,下至溪,右至墩,田种四斗。原额租一十三石,减拆年收租谷一十二石。俱以充祭祀月课之费”。在蔡新的《缉斋文集》卷之六“平和安厚书院记”中,清楚地记录着“向文书院”的设立经过“漳为朱子教化之区,郡邑多有专祠……自正德间王文成公合两省之兵扫荡。”

    自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手下驻安厚右路军总指挥杨将领响应号召,首先实行陈元光的戍边开边政策,在安厚新城(今槐林村)附近,兴建学舍,开办“新城乡校”,招收四周百姓子弟来校习文学武。南宋绍兴年间(1190年)朱熹(文公)任漳州知州时,常南来讲学,宣传其办学思想,教育群众,捐资办学,屡屡谋建书院,但由于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建议一时未能得到响应。正如碑文所载:“朱子祖也甚我安厚一方淤邑谆谆教育先辈,屡屡谋建书院,因未遇贤父母鼓舞之者”。至明正德丁丑年(1517年)王守仁(文成公)重修小学校舍,改办“大学”,他同朱熹一样热心兴办教育,感化当地民众,重建学校,高瞻远瞩,造福子孙,深得人心,安厚人民不忘其道,不忘其功,盖祠合祀,雕像纪念。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安厚“大学”经受过百年风雨,校舍破烂。在朝任职的黄公爷(黄梧,国强乾岭村人)发动自家弟兄协助和发动安厚四周(包括云霄马铺乡、平和大溪乡后时村)六姓(赖、张、吴、林、何、罗)长老和乡绅群众兴学重教,还将魁星公神像安置在“文昌阁”楼上供人瞻仰,以示学校师生要继承圣人之道,勤学成才。乡绅同立了“奏光远耀”牌匾,悬挂于《文昌阁》里,以示纪念。

    清朝康熙年间,安厚“大学”校址一度移至安厚关帝廟后。到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在朝宰相蔡新和安厚“大学”学生科中进士的何子祥鼓励下,平和知县胡邦翰新建“安厚文祠”,以纪念陈元光及其子陈珦、朱文公和文成公办学功绩,并创办“向文书院”。这在《漳州府志》卷33人物(六)里有清楚记载:“何子祥字象宜,平和人,乾隆辛未进士,少丧父受书于兄未几兄卒,念及辄(就)涕下,率众建向文书院,以宗祀紫阳而并及姚江著其功也、选授浦江令,绝私谒清陋规,兴浦阳书院,以励文教、表郑氏义门,以振民行,民翕然向风。”

    1807年,“向文书院”因风雨袭击,书院围墙倒颓,墙壁崩裂,中堂屋瓦塌落,雕梁画栋色彩模糊,影响院里师生的学习和安全。当时科中举人的吴光国(大溪乡后时村人),召集六姓乡绅商讨重修事项,取得众乡绅的积极响应,协力募捐三千元。修建项目:翻盖中堂,扩建围墙,刷新彩画,改旧校舍(厢房)十八间为二十间,增添福德祠一座,厢房一所,盈余金额一千八百元置产并买地租赁,用于解决办学经费,置课桌椅,添设教具,方便师生教学和生活。清末至民国初期,原“向文书院”一度改为“私塾”、“安厚中心国民学校”、“平南乡中心国民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后就有了“安厚文祠小学”、“安厚小学”、“安厚中心小学”、“安厚向文小学”之称了。

    我们从石碑记载可以知道,“向文书院”为历代培养出数以万计人才,现在我们看到安厚六姓宗祠牌匾林立,立匾者上至兵部尚书,下至巡抚进士、举人,数不胜数。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向文书院历经风雨洗礼,几经浩劫,雕像牌匾被焚毁,石碑失落,现在尚存的遗迹即原来的文昌阁,是安厚向文书院主体建筑之一,堂中依旧供奉在“文昌公”图像,白墙灰瓦,残墙陋壁,饱受侵蚀的檐木岌岌可危,楼板摇摇晃晃,莲花、祥云等雕刻依稀可见,地板潮湿,室内晦暗,虽有经过维修但仍感觉满目疮痍。所幸的是据说 “奏光远耀”的牌匾村里至今还保存完好,实在弥足珍贵。文昌阁前有一块被弄断的石碑,隐隐可见“文祠重修碑记”,这对还原那段厚重的历史有着宝贵的价值。

    正如碑记所载:“从来有不朽之道,必有不朽之功,则亦有不朽之人,以之继功而翼道,虽时世远隔、永遥遥相接,未当不千秋旦昼异代同堂”。文昌阁前那口水井,像一位耄耋老者,静静地诉说着悠悠的尘封往事。

    【本文部分史料由吴域朴、张高才先生提供,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