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64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回忆票证

    作者:⊙老页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9-02-1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票证,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证,如今在一般家庭中很难见其芳容,已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宠儿。可在改革开放前,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地存有各类票证,如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糖票、烟票、自行车票等等,名目繁多,种类迥异,有地方流通的,也有全国流通的,数量从0.1市斤(市寸)到5市斤(市尺)不等。

    往事如烟,形形色色的票证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只要手持人民币,就可随时随地随愿挑选你所钟情的任何商品,再不用因无购物票证而发愁了。对于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票证是什么模样,只能从收藏爱好者那里寻到踪影。

    回忆票证,品味票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中可以品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与需求心态,品出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轨迹。

    就拿穿衣来说吧,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一年只发三尺至七尺布票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当年的赫鲁晓夫曾讥笑我们是“两人合穿一条裤子”。那时许多家庭为了买一套新衣,只能家族、亲朋好友甚至同村几户人家的布票合在一起使用。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接着穿,依次往下传,甚至补丁摞补丁了仍舍不得丢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对当时穿衣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那时布票在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说到吃,人们便会想起一句顺口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上世纪七十年代,无论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都渴望下馆子解解馋,而所谓的下馆子不过是到城镇里仅有的几家国营饭馆里吃一碗肉丝面和几个大肉包子。一碗肉丝面的价钱仅为一角五分钱,却需要二两地方粮票,一个大肉包子只要五分钱,却需要一两粮票,今天来说这些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食谱,在那时却是一种难得的口福,是一种奢望。

    提到行,人们自然会想起物质严重匮乏年代的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当时三大件齐全的家庭被人们称为富裕人家或大户人家。那时买一辆自行车比现今的人们买一辆家庭汽车还要宝贵,一个公社(现在叫乡镇)数千户人家一年只能分到几张计划内的自行车票,一般的家庭都拿不到票,也买不起,只有家中有人在外当兵或工作的军人和工人家庭可享受这份优待。我家在村里是最先有三大件的家庭之一,出门时骑上一辆自行车,再戴上一块上海牌手表,在那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众乡邻无不刮目相看。

    那个年代里,人们生活中的油、糖、烟、酒等也是要凭票供应的,就连同人们最常用的火柴也曾经是凭票供应的,物质的匮乏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票证是人们居家过日子一时一刻都离不了的“救命票”。时代发展到今天,凭票购物的年代永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股票、基金票、月票、年票等等,已是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