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61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山顶上的大海

    作者:⊙卢一心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9-01-2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登过不少的山,尚没有看到哪座山能像太极峰一样给我以海的感觉。我真的怀疑,太极峰的形成有可能就是来自远古太初时期的某一次大地震或火山爆发。经天翻地覆后,海底朝天翻滚成山峰,于是才出现山顶上那些叠加在一起的石头奇观。当然,火山爆发也会造就类似山峰。但我想,如果以上设想成立的话,太极峰应该是海底形成的,因我在山上可以闻到海的味道却看不见火山岩的结构。我在登临太极峰的路上,头脑中不断闪出一种与海有关的念头,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再一次相信史前人类确实有可能曾经被毁灭过,至少地球曾经发生过毁灭性的改造,从而大海才变成陆地,堆成山峰,而陆地沉为海底。为此,我查阅了不少相关书籍,虽没有找到权威证据,但确有资料显示,太极峰的形成是燕山期地壳板块活动的结果,这里曾是一片海底世界,保留了两亿年前海底世界的原貌。这就足够了。

    山顶上的大海。这是怎样的一场演绎?

    站在太极峰上,思绪如云雾般缥缈。我甚至幻想,太极峰应是神仙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尤其月光下的太极峰一定更加空灵曼妙,超凡脱俗,恍若仙境。太极峰上的石头嶙峋俊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叹为观止。不久前,网络上有一则关于太极峰上“男根”的热炒话题,令人忍俊不禁。有人说那是不雅照,其实大自然鬼斧神工,什么样的景点和石头没有?根本无关雅不雅的问题。有一点却是让人不解,太极峰的存在何止千年万年,何以它的“男根”直到现代才被发现?这个话题无疑非常有趣,说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发现有待与时俱进,审美情趣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这是题外话。

    然而,天底下又有谁能如此演绎一座山和一块石头呢?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或许大自然最曼妙的诗意就在这里。太极峰堪称是一座石头的博物馆。如今,那些叠加在一起的石头正以各种不可思议的形式存在着,并告诉世人它们的神奇。我之所以会有一种海的感觉,不只是来自那些排列组合不可思议的石头,还在于山的地质构成。太极峰上的地质随处可见断裂层的结构,很显然它们是受到过某种巨大力量的推移而后形成的,而且感觉有被海水反复冲刷过。我从那些断裂层间隙仿佛可以闻到海的腥味,至少可以感觉到一种海的气息。因此,我有理由也宁愿相信它原本就是海的一部分。至于山上那些茂密的树林,也好像被海水浸淹过一样,老树低矮虬结,枝丫古腐,新树老成,却长不高,就像长期浸水含水量过高而长不大一样,却又郁郁葱葱。

    太极峰之奇,不只那些石头,还在于它的名称由来。太极峰上有一块镇山之石,如云帆一样耸立在那里,上面刻着“太极峰”三个字,苍劲有力,旁边有落款“乙未年秋吉旦开山僧道宗勒石”。太极峰原本只是一座无名小山,却因此而得名,冥冥中自有天意。现实中,一座山或一个地方因一个人而留名并不鲜见。那么,开山僧道宗是何许人也?他何以会在这里勒石题名?据有关史学专家考证,开山僧道宗是明末清初天地会的创始人。他本姓张,名木,是平和县人。另据考证,天地会的发源地就在平和县灵通山附近,介于云霄和诏安之间的高隐寺,境内还有多处他们当年的活动地点,太极峰只是其中之一。太极峰山脚下鼎底湖旁那座寺庙,据传也是开山僧道宗所建,可惜已毁,但遗址尚存,可见,太极峰确是一座不寻常的山峰。

    那么,开山僧道宗为何将此山命名为太极峰呢?《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据解释,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意即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因此我想,开山僧道宗既然以“太极峰”勒石于此,肯定有他的道理。那天,我们来到太极峰,天阴阴的,风很大,凉飕飕的。一阵阵从山脚下或远处吹来风的味道咸咸的,那就是海的味道。不可思议的是,这里距离大海至少有上百公里,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又一次相信,人的念头有时是十分可怕的,或从一开始我就把这座山跟海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处处想到跟海有关的元素,这其中肯定存在某种自我思维的误导,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实的。

    山顶上的大海,确实给我以无边的想象。

    那一股股的山风从山脚下吹来,像成群结队的鱼随着海的气流汇集而来一样。它们扭动身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到来,又无声无息地从山峰经过。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被卷进其中,四周被一股强大的气团包围并簇拥着,就像太极图中的那两条阴阳鱼在互相追波逐浪一样。风摇动树枝或吹动裙裾时也拂过人的脸庞和发丝,让来者感受它们的存在,尤其在这隆冬季节,它还会以寒冷的方式提醒来者,仿佛不怀好意。其实这是一场误会。夏天的时候,风则以凉爽的方式让人欣悦叫好,大呼过瘾,这就是风的个性。它就像鱼群一样游来游去,无拘无束。

    恍惚间,我们的到来如同那山风或鱼群一样,不经意间激起整座大山的涟漪。山的静谧一下子被我们打破了,正如平静的海平面忽然跳出鱼群一样。此时此刻,我分明感受到,山和海与我一样都是兴奋的,它们也喜欢热闹。试想,当阳光明媚的时候,山上的风景是怎样的迷人。与山风形成对比的是山上的石头,还有阳光。如此一阴一阳,一刚一柔,岂不符合太极精髓?

    《山海经》中说:“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那么,这其中之“漳水”是否暗含漳州之水之意,更巧合的是,太极峰正好处于漳州之西北向。如果此说成立的话,岂不更加神奇?只是《山海经》远在漳州地名出现之前就有了,难道说漳州地名的由来也和《山海经》有关?有待考究。读过《山海经》的人都知道,里面写了许多神奇的故事,因此我想,太极峰会不会就是神奇中的神奇呢?老祖宗的智慧总是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山顶上的大海。从某个角度上,可视为山区孩子对大海的另一种想象和寄望。不管怎样,把它当成一种情感的补充和丰富也未尝不可。有时候大自然的一切和人类的心灵确实是可以相通的。

    太极峰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境内,这里是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