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50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名人与改名

    作者:⊙任远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8-11-05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长夜难明赤县天”。在黑暗的旧中国,许多志士仁人,他们更名立志,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奋斗,成为我们后人之楷模。

    徐特立先生,诞生于湖南长沙县五美山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原名徐懋恂。十六岁那年,他乘船去南岳衡山,看到同船的乡官小吏,嫌船行驶得太慢,对船夫不是训骂,就是拳打脚踢,心中甚是愤恨。他曾发誓:今后若当船夫,只运猪,决不载人;将来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为此,他改名特立,意即“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

    萧楚女,原名萧秋,诞生在“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一间简陋的木屋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萧秋漫步江堤,思绪万千,反复吟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从“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得到启发,取了屈原用来象征爱国志士的“女”作为自己的名字,表示誓作“楚女”的伟大抱负,从此改名萧楚女。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苎。他年青时,就刻苦研读马克思和列宁的哲学著作,对两位伟人爱之甚深。为明志起见,他便将名字改为艾思奇:“艾”与“爱”谐意,“思”指马克思,“奇”指伊里奇.列宁,充分体现了他坚信马列主义的理想。

    王朝闻是一位著名的美学家,原名王昭文。为了寻求艺术、人生和革命的真理,1933年,他22岁时将王昭文三个字改为王朝闻。取意《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决心以拼死闻道的精神求知求真,让自己生命的微光与祖国独立富强的光明未来融为一体。1977年,当王朝闻先生年已古稀时,又特意刻制一方“夕不甘死”的印章,对自己提出了“闻道未详,夕不甘死,壮志未酬,夕不甘死”的更高要求,鞭策自己在有生之年为党、为祖国和人民多做贡献。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錤。后来他把“仕”字去掉“人”,把“錤”字去掉“金”,改名为高士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改名时,他回答说:“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在当时权势和金钱决定一切的黑暗社会中,高士其能冲破这些腐朽观念,足见其志趣的高尚,后来投身于革命事业,就毫不奇怪了。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浙江吴兴人,他原名君默,因为有人跟他开玩笑说:“君既默不作声,何必再开口?君字下面的口,显然是多余的。”在国民党反动政府专制统治下,人民群众没有言论自由,“莫谈国事”成为人们立身保命的座右铭。为抗议这种暗无天日的统治,他便将名字改为尹默。实际上,他自己并未在行动上保持缄默,在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任教时,他曾与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编辑《新青年》杂志,写了不少富有革命激情的新诗,沈尹默不仅开口了,而且投入了呐喊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