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6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走入榜眼府辉煌岁月

    作者:◎江惠春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07-01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一个人的人生,不管是平淡无奇,还是功成名就,离不开的,就是家,家是人们最终的归属。试想,多少当朝的官员,当高官厚禄的光环渐渐隐去,告老还乡是他们最后的心愿。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垦一片田地,栽种些花草,摒弃曾经的繁华岁月,从此安心颐养天年,即是人生美好的结局。如果当朝,功绩显赫,却遭遇不幸,皇帝为表其功赐款为其建府第,以让世人瞻仰,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圆满。

        在平和钟腾村,就有这么一座府第。村落隐蔽在山洼之间,雨后的路面还有些滑,空气却是特别的清新。在雨后飘渺的雾气中,小山村显得祥和而静谧。榜眼府,这座颇具规模的宅院在这个简朴的小山村显得特别突出。即使是初来乍到,也可猜测到这座宅院的不平凡之处。这就是黄国梁榜眼府第,依山而建,走到门口,就可感受到一股静穆的气氛油然而生。当年,乾隆皇帝特赐白银一万三千三百两,于庚戌年(1790年)在其故里钟腾村(原名铜陵村)选择风水宝地,营建了榜眼府。

        乾隆戊戌年(公元1778年),钦点黄国梁为榜眼。从此常侍乾隆皇帝左右,微服随访游察民情,尽职尽忠,功德昭彰,留下诸多传奇。遥想那个弥漫着英雄气息的年代,在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武举精英中,黄国梁以超群的武功高中进士,一举成名。在当地,还流传着种种榜眼的传说事迹。而榜眼遇害时,才39岁,正值年富力强、如日中天的时候。皇上为表厚爱,以最隆重的仪式送葬,由此可见当时皇恩之浩荡。

        榜眼府以砖木结构为主,大门旁两边雕花的木质窗样式简朴,却极尽丰富之美。由于年代久远,红砖地板日益泛白,雕梁上精美勾勒的画栋已失却了斑斓,却依然栩栩如生地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辉煌。青黑色的瓦片屋顶落满了星星点点的青苔可见岁月的沧桑。一副大红对联“一门诗礼流长泽,千载香烟锁白云”醒目地映入眼帘。步入堂内,“钦点榜眼及第”匾额高高悬挂在屋梁上。左右还分别悬挂着进士、举人、选魁、会魁等金匾。府内曾经光洁平整的墙面也大多斑驳,却依稀能够感觉得到曾经精心的构造。目光所及之处,那些曾经繁荣和兴盛的历史,正慢慢地沉淀下来。

        在堂内的边上,还有敞开的侧门。关闭侧门,旁屋与大堂又可自成一室,屋屋相连,这也是榜眼府独有的风格建筑。在旁屋的大门上,依然是古朴木制的雕花窗户,处处透着精细。大门上方依稀可见书写“植桂”、“培兰”的字体,尽管有些模糊了,仍不失严谨。屋内通道、台阶以及墙壁上绿苔蔓延,颜色已深,浸润着岁月的痕迹。经过多重的洗礼,却让人们更加的敬仰。整座榜眼府并不富丽堂皇,却纯朴、宁静,巍然屹立在钟腾的小山村里。

        从榜眼府门楼外往西北几百米处,并排矗立着三座各具特色的大土楼——朝阳楼、永平楼和余庆楼。土楼也有些年代了,却依然不失土楼特有的神韵。可以感受到当初人们同楼聚居时那种和睦温馨的痕迹。水井的井台,可能有些时日没打水了,落满尘埃,井台边的地上散养着一群自由觅食的鸡鸭,让静谧的土楼多了几份动感的风景。陈旧的土楼里,曾经居住的大多数人如今都已向外迁移,余下一些为数不多的人守候着土楼。在钟腾村,这些土楼,便是榜眼府的附属建筑物,与榜眼府第互相呼应、相映成辉。

        接近正午,一缕缕炊烟从那青黑色的瓦片屋顶飘出,带着一股人间烟火味。走进这些民房,建筑都出奇的类似。只有两层楼高,墨黑色的瓦片屋顶,土砌的墙,门口还围着一圈石头圈起来的小小院落,可种些花花草草。惟一醒目的还是大红色的对联。同一层的小楼里,不管有几个房门,都贴着对联。这样的对联在这个小山村是醒目的标志,也是喜庆的象征。

        民居的小河边,河水清浅。河上还有一座小桥。桥不宽,也不长,却水流潺潺。在这样的小桥小河边,木笔树花开正艳,第一次知道紫玉兰还有个这么文雅的称呼,而且可以开出满树的繁花。半是雪白半是淡紫的花瓣煞是好看,像是用银笔在木笔树上勾勒出一朵朵漂亮的花朵,展现各自的风采,释放一样的芳香,把城市烦嚣隔绝。随着轻风的吹袭,清香飘至村庄的每个角落。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观赏。有了木笔花的点缀,山村变得更有韵味。木笔树成了村庄一道美丽的风景,与榜眼府一脉相承,在这个小小的山村,开得如此丰盛,灼灼其华。旁边绿树掩映,迎风摇曳的花朵与小桥流水形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

        榜眼的英勇事迹,流传于千秋万代,至今为人们所传诵。榜眼府不仅见证着成千上万宗亲及其后裔在这里生生不息,而且弘扬着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光荣传统在此代代承继。钟腾村的人们,呵护着榜眼府的一砖一瓦。哪怕修缮,也尽可能保留着历史的痕迹不被破坏。在人们心中,榜眼府是一座丰碑,是一块瑰宝,子子孙孙都在此繁衍生息,这份荣誉让他们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