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34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把痛苦留在身后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8-07-16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林语堂一脸笑容,但林语堂并非没有痛苦。

    从10岁开始,林语堂就离开平和前往厦门读书,一年才回来一次,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不可能没有煎熬。林语堂回家的时候,快到家了,却等不及,嫌上行的船太慢,而是和哥哥跳下船,一路狂奔,边喊着“阿母”边跑,见到母亲就迫不及待地扑进母亲的怀里。从这个场景,可以看出,幼小的林语堂遭遇了多少的煎熬。

    林语堂曾经在感情上受挫。林语堂和家乡平和坂仔的少女赖柏英“爱得非常纯粹”,但因为赖柏英要留下来照顾双目失明的祖父,而林语堂选择了向外走,因此,这爱得非常纯粹的感情也只能无疾而终,青春期的驿动就此停摆。尽管,林语堂在1963年以68岁高龄,为这段爱情写了一本书《赖柏英》,但这依然是一段痛。在圣约翰大学,林语堂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最爱——陈锦端,两个人的爱情非常热烈,美好的生活场景让两人兴奋地勾勒“我要画一幅画”“我要写一本书”,多少的激情喷涌。可是,这样的激情也是转眼消失,林语堂和陈锦端遇到了陈天恩,这个厦门的名医,陈锦端的父亲。他看不起穷牧师的儿子林语堂,更为重要的是,林语堂的基督教信徒的立场不稳,林语堂对上帝的怀疑让虔诚的基督教徒陈天恩无法容忍,于是他出手了,把隔壁的廖翠凤介绍给了林语堂,让林语堂回到平和坂仔的时候,在母亲和姐姐的追问下,嚎啕大哭,哭得成一滩泥软下去。接连两次在情感上受挫,林语堂的苦可想而知,陈锦端,也就成为林语堂胸口永远的痛。

    他曾经在事业上郁闷。他和廖翠凤结婚,到了美国留学,因为半额的奖学金被取消了,老婆又因为阑尾炎住院,用中国的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廖翠凤哥哥的钱还没到的时候,他一周只吃了一罐麦片,艰辛度日;他在北大任教的时候,上了军阀的“黑名单”,逃离北京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回到了厦门,林语堂也没有舒心多久,他就和理科的刘树杞等人不合拍了,几个月之后离开厦门大学;他曾经痴迷于发明,花光了自己12万美元的积蓄,发明了中文打字机,尽管打字机发明成功了,可是他倾家荡产,而且和赛珍珠分道扬镳;在1954年,他应邀到了新加坡南洋大学担任校长,可这对于他来说,却是人生的滑铁卢,成为他人生经历中色彩复杂的一段。事业上的几个沟坎,林语堂要做到心静如水绝无可能,谁也不是活在真空里,我们不是,林语堂也不是。

    感情受挫,事业郁闷,经济困窘,这不仅仅是林语堂痛苦的全部。林语堂和二姐林美宫,最为投缘,可是二姐却在娘家得了鼠疫去世了,以致林语堂“年轻时代的眼泪,几乎就是为二姐而流。”让林语堂几乎撑不下去的是大女儿林如斯的自杀。林如斯非常有才情,这从林如斯为父亲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写的序就可以看出,从林语堂二女林太乙写的《林语堂传》以及林语堂三个女儿合著的《吾家》等等,可以看出,林语堂对林如斯非常宠爱,可就是这个女儿,因为婚姻的失败,得了抑郁症,最后于1971年在台北自杀。这对于林语堂夫妇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可是,就是在林语堂夫妇抱着自己剩下的两个女儿的时候,在林语堂泣不成声的情况下,面对儿女林太乙的质疑“我们为什么活着?”林语堂的回答是“人生要快乐。”这是一句多么深切的顿悟,唯有深切,才有可能逼近事实。唯有快乐,才能支撑我们前行,唯有快乐,才能打败痛苦,这是人生的真谛,也是我们坚持前行的动力和理由。所有苦难,只有在经历之后,才有可能云淡风轻。

    林语堂,其实给我们的人生在苍茫之中指明了一条路,而我们,唯有俯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