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33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林语堂的婚姻三段论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8-07-09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对于婚姻,或者林语堂有着痛彻心扉的感悟。

    林语堂的婚姻,一开始并不畅顺。他曾经和老乡的赖柏英互相“爱得非常纯粹”,赖柏英是平和坂仔人,是林语堂儿时的玩伴,他们曾一起玩耍、抓虾、做游戏。后来,因为林语堂要继续向外求学,而赖柏英要留在家乡照顾双目失明的祖父,两个人不得不分开了。林语堂对这段恋情念念不忘,以致到了六十八岁(1963年)的时候,还专门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赖柏英》,对这段恋情絮絮叨叨,把美好的曾经说个痛快。

    林语堂爱得轰轰烈烈的是陈锦端,这个厦门富家女。他们对自己的爱情憧憬可谓非常美好,林语堂说要写个全世界知道他的书,陈锦端则是要作幅世界闻名的画作,才子佳人的爱情却因为陈锦端父亲陈天恩的出现戛然而止。陈天恩因为林语堂是穷牧师的日子和对基督教不坚定,坚决否定了这场萌芽的婚姻倾向。也许穷可以理解、接受,但对“上帝”的不尊绝对无法容忍。陈天恩的出手并不是“雷霆一击”,但绝对是“釜底抽薪”,他把隔壁银行家廖悦发的女儿廖翠凤介绍给林语堂。聪明的陈天恩就是个江湖高手,而还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的林语堂,基本上就是个菜鸟,毫无还手之力。林语堂在痛哭一场之后,接受了廖翠凤。

    林语堂的婚姻,其实就只有廖翠凤一个人。跟着林语堂走进婚姻围城的廖翠凤,和林语堂同甘共苦,缔造了婚姻佳话,把从结婚以后的爱情经营得风生水起。或许,正如林语堂所言,他们的婚姻秘诀在于“只有两个字,‘给’和‘受’。只是给予,不在乎得到,才能是完满的婚姻。”主动地给,给对方以爱,豁达地“受”,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廖翠凤以母性的包容,允许林语堂在床上抽烟,像哄孩子一样哄林语堂去理发,容忍林语堂的调皮以及童心,把林语堂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而林语堂,则是迁就廖翠凤的尘世精明,为了廖翠凤心中生活的方便,而舍弃在充满艺术感的雅典卫城。宽慰只生女儿的廖翠凤,说自己不在乎儿子,不在乎传宗接代。在经济困难的时候,面对廖翠凤的慌张,林语堂安慰廖翠凤,说自己的笔还可以赚钱。而面对女儿林如斯对廖翠凤生活的影响,甚至是毁害,林语堂小心翼翼地维护,照顾。他曾经有一句名言“我好比一个气球,她就是沉重的坠头儿,若不是她拉着,我还不知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句话与其说是一句感慨,不如说是一句哄太太开心的话。林语堂把廖翠凤奉上一个很高的位置,廖翠凤自然乐滋滋地享受,当林语堂的贤妻良母。

    从林语堂自身的婚姻,也就理解了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当中说到的“所有的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这句感慨。美好姻缘一线牵,林语堂和陈锦端,可以说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就是林语堂和赖柏英,也是情窦初开时候的青梅竹马,这些婚姻,也许上天给予的礼物。但这毕竟还是虚无缥缈的,有着不确定性,唯有到现实的地上,才有推进的可能。林语堂和赖柏英的分手,也许林语堂是主动的,但林语堂和陈锦端的分手,林语堂无疑是被动的,无论是主动或者被动,结局就是分手。遇到廖翠凤,是林语堂婚姻进行到第二段,是“进行于地上”,但回头想想,如果林语堂不是恋上陈锦端,陈天恩也许不会在意林语堂,就不会出面把廖翠凤介绍给他,这其中就蕴含了婚姻的第一阶段“缔构于天上”,或者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认识或者结婚,那仅仅是前两段,最为重要的婚姻幸福,是在第三段“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或许仅仅是要走到结婚这个层面,就需要第三阶段了。婚姻仅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从林语堂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和陈锦端不缺乏爱情,但就是走不到结婚这一步。而林语堂和廖翠凤不但结婚了,还把日子过得非常幸福。林语堂也许没有整天和廖翠凤喋喋不休地谈情说爱,但他们的爱就在互相的“给”和“受”,就在于俗世生活,在于日常的锅碗瓢盆。

    正因如此,他们的婚姻美满了,成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