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25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我从林语堂故里走来

    作者:◎苏丽梅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8-05-14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长期在厦门生活和工作,时常与人接触,聊起,总会相互问起是哪里人?当听我说“来自平和坂仔”时,对方顿时恍然,“哦”了一声,说:“知道,林语堂的家乡,那里有个林语堂故居”。

    于是,我的心,欣然。

    记得多年前,彼时,林语堂的出生地平和坂仔并不为更多的人知晓。这么多年过去,岁月,终究冲刷不走一个人的名气,这名气,有如陈年的老酒,越藏越香,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的林语堂故居,已然名声在外。

    我家离林语堂故居很近,茶余饭后,慢慢走着,走过坂仔绿城大桥,右拐,沿着古朴的木栈道走一段路,不经意一抬头,“林语堂故居”几个显眼的字就在眼前。

    记得八九岁的我,在宝南中心小学读书,学校有个后花园,下课时间,我们跑到后花园玩耍。记忆中,后花园种着花花草草,花的香味扑鼻而来,蝴蝶在花儿上翩翩起舞。只觉,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无忧无虑的童年,充满欢乐与笑声,从不知愁滋味。到了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林语堂的出生地,这里有着他童年快乐的足迹。

    沉淀的厚重历史,被有识之士唤醒;林语堂故居,得到了修缮与维护;林语堂就读的学堂,他坐过的课桌椅,他打过水的水井等等,无一不透着古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与林语堂息息相关,关于林语堂的种种轶事,曾经在这里演绎;边上林语堂文学馆,收藏着林语堂的书籍,挂着他的画像,他的名言警句,每一样都透着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们欣赏的不止是风景,更有那风景背后的故事。林语堂故居,已然成为平和一张响亮的名片。

    与林语堂故居隔溪相望的,是占地面积约有800亩的林语堂文博园。林语堂文博园的建筑独具特色,世界上最大的烟斗造型建筑、林语堂生活艺术体验馆、两座巨大的蜜柚馆、和乐广场、寓意林语堂儿时前往厦门求学3日行程的三日桥、林语堂立式雕像、两本书叠加造型的京华烟云图书馆等,构成了林语堂文化园。单单这些名词的串联,就足以让人的思绪生发向往。

    林语堂在自传里写道:“我每由本村到厦门上学,必须在江中行船三日,沿途风景如画,满具诗意。”今天的花山溪顺流而下,两岸绿色葱茏,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身穿长衫的少年乘坐小船沿着溪流到厦门求学,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文化大师,他就是林语堂。

    而我,从林语堂故里走来,之所以喜欢文学,间或在文学上有一点小收获,或许是受到了林语堂文学思想的熏陶。不可否认,无形中,林语堂在鼓舞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