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21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十二板桥 卑微的长久

    作者:◎赖艺贞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8-04-17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不知道九峰的先人们在建设十二板桥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样一座小桥竟然能在碧溪水的冲刷下坚挺数百年?直到县城的城墙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它依然坚挺着。

    九峰南门外,碧溪绕城而过,十二板桥贴水而建,桥长约60米,现有桥墩十一座、木桥板十二节,每节桥板由两块杉木组成,每6块木板连成一段,这两段组合木板的“头”各自固定在岸边桥墩上,远望去,桥几乎是贴着水面横在溪面,蹲在桥上伸手下探甚至能摸到水,在不远处的现代公路桥衬托下显得十分矮小。木板搭建而成的桥面也不比独木桥宽多少,要是遇到有人挑着担子过河,对面的人就得在桥墩上等候了。

    听说十二板桥最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初期只是采用河中巨石简单堆砌而成,桥上木板也没有铁链拴着,一旦洪水暴发,常常桥墩被毁,桥板被水冲走。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和清朝乾隆年间,当地曾姓住民祖先曾志闻、曾世美先后捐献铁链,用铁链子把木板一端锁了起来,并采用三合土巩固桥墩。于是,在碧溪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山洪把桥板冲离桥墩,洪水退后,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把桥面恢复原状。这样的情景据说已经持续了500多年了,比平和县置县时间还长。

    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当然不值得颂扬,由此带来的麻烦更不值得褒奖,但这座小桥就这样活了下来,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在上面来来回回。

    然而,与之相邻的平和老县城的城墙就没那么幸运了。

    古代建设城墙肯定是百年大计了,《平和县志》记载,当时巡抚南赣汀漳的王守仁对平和县城的建设十分上心,他不仅亲自踏勘现场,选定了地势开阔的大洋陂(今九峰)作为县治所在地,还参与设计了城墙、县衙等重要建筑的设计,并主持项目动工仪式。“于正德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本职督(王守仁)同各官亲到河头告祀社土,伐木兴工,至次年五月内,据知县徐凤岐呈报,外筑城垛俱已完备,惟表城因风雨阻滞,期在九月完工。(王守仁《再议平和县治疏》)。

    但即使这样,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曾经高大的城墙,现在早已倾圮,被历史的尘埃堙没,只剩下几块岩石躲在不显眼的角落里,供有心人凭吊。

    百年大计、官方倾尽全力建设的城墙寿命难道真的不如民间自筹资金建设的矮小桥梁吗?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座矮小的桥梁凭什么比威武高大的城墙更“合乎理性”?

    实际上,卑微从来不是消失的理由,无用才是被抛弃的真相,决定建筑寿命的,并非其设计使用寿命,更不在于它高大或者矮小,而在于使用者的需求。

    当地村民介绍,历史上,十二板桥已经多次在洪水中被毁,但多次冲毁,却屡次按照原有的风貌予以修复,毕竟上学的孩子要从桥上走过去,到河的对岸去上学;挑着菜的农民要从桥上走过去,到河的对岸去贩卖;外地来的游客来了也想到桥上走走,踩上去一晃一晃的木板走起来还蛮刺激的。

    但城墙就不那么幸运了,在热兵器时代,墙体再也无法像冷兵器时代一样把敌人拒之门外。世事变化,几十年前,县署搬到了四五十公里外的小溪,九峰已经丧失了行政中心的地位,再花大价钱维护城墙也就没什么意义了,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城墙的倾圮便只剩下时间问题了。所以,直到今天,十二板桥的木板被水冲走了,还有人帮它拉回来,用铁链子锁好,而古城墙倒了也就倒了。

    高大的已经倾圮,矮小的却还一直坚挺,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场悖论,但也是另一种理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