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205期>第4版
    第4版 :专刊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和土壤相亲的林语堂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12-18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要是问我赤足好,革履好,我无疑地说,在热地,赤足好……赤足是天所赋予的,革履是人工的,人工何可与造物媲美?赤足之快活灵便,童年时的快乐自由,大家忘记了吧!步伐轻快,跳动自如,怎样好的轻软皮鞋,都办不到,比不上,至于无声无臭,更不必说。”

    这是林语堂极力赞誉的赤足的好处,这样赞誉后面的潜台词是林语堂崇尚自然的心性,也就不难理解童年的林语堂在从坂仔到漳州、到厦门那几天几夜的行船中的不觉劳累,十二三岁的年龄就盛赞航程的曼妙,两岸风光的优美以及大自然各类声响的美妙。

    林语堂对赤足的赞誉和钟情与他小时候的生活有关。林语堂出生在偏远山村坂仔的一个穷牧师家庭,这样的家庭自然无法养尊处优,而是经常要和土地接触,赤足的机会很多,而且许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诚如林语堂自己所言“因为我是个农家的儿子,我很以此自诩”,既然林语堂是个农家的孩子,那么在“有山,有水,有农家生活”的坂仔,林语堂家里就规定男孩子必须扫地、由井上往缸里挑水、还要浇菜园子。而女孩子就必须洗衣服,林美宫就曾在日头照到墙上一定位置的时候不得不去洗衣服,然后下午时看到日头照到墙上的某个位置时去收衣服。有了这些“农家活”,林语堂的赤足自然也就成为可能,虽然他所写到的农家活还是跟真正的山村孩子的体力劳动有一定的距离,没有生活重担的压迫,自然少了沉重压抑的感觉,更多的是乐趣。

    林语堂的赤足还和他小时候的调皮好玩有关。他经常到河里捉虾抓小鱼儿,还到西溪河边玩石子、打水漂,这些以前农村孩子经常玩的游戏自然不能穿着鞋子进行,何况林语堂的家当时也仅仅是依靠父亲每个月20元(后来提高到24元)工资的牧师家庭,那么林语堂经常赤足就是绝对的很自然了。习惯成为自然,林语堂自然喜爱上赤足。这种习惯慢慢地潜入林语堂的记忆,在以后的日子他不以赤足为粗野,而是以赤足为美,甚至认为只要能够以土壤为亲,就是很快乐的了。那么林语堂的不喜欢西装、不喜欢带领带等等追求身心自由和自然奔放其实就是儿时记忆的延伸,经常在田野中奔跑拥有整个大自然的人怎么能甘心拘束于小小的一个房间呢?

    赖柏英赤足的美加深了林语堂对赤足的赞誉。赖柏英是和林语堂相爱得十分纯粹的青梅竹马的女友。她和林语堂一起捉鲦鱼,捉螯虾,在河边玩游戏。赖柏英还“总是清晨出去,在一夜落雨之后去看看稻田里的水有多么深。”就在赖柏英巡田看水的时候,林语堂总是觉得她赤足,裸露着小腿肚是非常之美。爱屋及乌的心理以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等足以让林语堂在后来回忆起赤足之乐的时候更是增加了不少的分量,让快乐和喜爱从内心往外弥漫。

    如果说赤足是林语堂的一种和土壤相亲,那么散步同样是林语堂和土壤相亲的另外一种方式。林语堂的散步走过多年,从平和坂仔的乡村小路到美国的第五大街,还有香港的大道,阳明山的山路。无论在哪里行走,林语堂都是一种悠闲和从容的步伐。当年在平和坂仔,林语堂经常到西溪边的乡村小道漫步,看西溪的流水,看对面的青山,或者“走到禾田中或河岸,远望日落情景,而互讲神鬼故事”。这样的张望和遐想让林语堂从虚无中看到景物,等同于让他幼小的心灵到了远方旅行,悄然打开他纯真的心灵之窗。散步,也许就从那时候开始,就直接进驻林语堂的内心,成为以后岁月行走的起点。

    林语堂特别爱在乡村中散步。当某一个清明的早晨,在新鲜的空气中,悄悄地徘徊,或者穿上不透水的雨衣在细雨中缓缓散步,或者衔着烟斗在林中漫走。这时候的林语堂,散步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为了和大自然对话,为了让思想自由行走。他在浑然忘我的境界中让自由的思想随意飘荡或者停歇,接受大自然的密码一般,融入了那种有点漂浮有点迷幻或者沉静的境界。身心在此时便完全得到一种自由和放松。

    林语堂把在田间漫步视同到远处旅行。从景物中跃到虚无,又从虚无中跃到景物,大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意味,脱离不了那禅的气息。

    一种习惯不仅仅是外在的展现,更多的是内心的折射,林语堂对赤足的赞誉和对散步的喜爱,更多地泄露了他的心灵密码,泄露了他对童年时代那不容置疑的怀念。这种怀念和他血液融合,催化了他的热爱大自然,他的亲近田野,他的心灵和故乡一脉相承的共同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