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95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回眸凤山楼

    作者:▱林晓文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10-02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外墙标语,一个年代的记忆

    乱石横陈,瓦砾成堆,偌大的场子显得零乱而驳杂;一些碎砖头圈拢成几畦菜地,有豆藤攀枝,有葱苗泛绿;左近几株含笑、山茶花高过人头;更远处是数棵该有十余载树龄的硕大龙眼树,在靠近断垣残壁处撑出一片浓荫世界——你别想岔了,这不是人踪罕至的村野荒郊,而是曾经聚居有两三百号人口、人声鼎沸了数百年的凤山楼。

    凤山楼在崎岭乡诗坑村。该村位于平和县崎岭乡中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2公里,往南9.5公里则达闽粤边陲古镇九峰。九峰乃明清时期平和县衙治所,诗坑村所处位置,正是旧县衙通往外境官道之咽喉地段,旧时为承坑社,亦有“承卿”“徐坑”诸称,解放初期曾为平和县第十区治所,领12个乡。

    凤山楼为单元式双环圆形土楼,外环三层,内环一层。楼含外台明直径约72米,占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与素有“土楼之王”美誉的华安二宜楼相差不大,算是崎岭乡占地最广的一座圆形土楼。楼内单元含墙进深17.3米,各单元二三个开间不等,共计54个开间。一层分为前厅、天井、中厅、后厢房四个部分,单元内有独立楼梯通往二、三层,二层各单元山墙靠窗一侧设有木门,平时关闭,打开后即可形成互通式连廊。各楼层高度不一,一层3.14米,二层2.58米,三层2.41米,三层顶部又有一俗称“暗层”的小阁楼,距屋脊高处约2.05米,合计楼高10.18米,配上72米的楼体直径,在土楼家族中属于“矮胖”的形体。

    寻常土楼大多仅开一门,凤山楼却楼开双门,朝西为主门,宽1.72米,高2.78米;朝北为辅门,宽1.1米,高2.17米。与大多数土楼之石砌或砖砌门框不同,凤山楼楼门为木门框,西侧主门因年久而损毁,近年改装石砌拱券门。门楣处未嵌匾额,可见早年并无楼名,如今所见“凤山楼”系以红纸题写,与两侧所贴楼联一道每年春节更新。关于楼名,实际上当地族人也曾有过争议——有称“凤山楼”者,盖取其屋后山名之意;有称“五凤楼”者,以西望之五凤山而得名;另有称“凤仙楼”者,其意不可究也,莫衷一是,最终以“凤山楼”为今名。

    关于凤山楼的建造年代,虽经多方考证而难有定论。清康熙版《平和县志·建置志》载,“和邑环山而处,伏莽多虞,居民非土堡无以防卫,故土堡之多,不可胜记”。其时即有“承坑堡”,为林姓所筑。可知“承坑堡”即今之凤山楼,兼具民众居所与防卫之功,在康熙编志之前即已存在。然则,这个“康熙之前”又是何年?据《平和林氏渊源谱》引用宗茂公五世孙林松所撰《承卿林氏宗谱序》载,崎岭林氏系唐九牧大房苇公之后,于元朝中叶由宁化石壁村辗转徙居平和。诗坑林氏始祖宗茂公“早失怙恃,寄食于姑。及壮,即于承卿大厦恢复祖居,重兴祖业,始成诗坑林氏祖”。今人据文中所言“及壮,即于承卿大厦恢复祖居”而认同凤山楼系诗坑林氏始祖宗茂公所建。宗茂公之生卒,林氏各版本族谱有不同说法,其一生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卒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其二生于明宣德十年(1735年),卒于明正德六年(1496年)。撰述《承卿林氏宗谱序》的林松卒年则为明万历四年(1576年),迄今亦逾500年。若所载属实,则凤山楼迄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

    诗坑林氏自崇茂公承下历时六百余载,迄今已传22代,人口繁衍3000余众,除今天诗坑1300多人口外,另有异地徙居者,可谓开枝散叶、鼎盛繁茂。因宗茂公“幼擅岐嶷之誉,长赋英敏之才,赋性醇笃,尤多智略”,其“义方垂训,式毂贻谋。子孙之俊秀者,教之习读诗书,朴鲁者,教之安耕畎亩”,而致子孙后代才俊迭出,文武兼隆。仅康熙、道光诸版《平和县志》可查者,计有清乾隆壬申科武进士林润秀、康熙癸酉科举人林修、乾隆丁酉科举人林钟献、嘉庆辛未举人林礼拔诸君;另据族籍载,尚有“明赐进士第”林松、雍正六年“赐进士出身”之林士魁等等;其余获取贡生、庠生、生员功名者不胜枚举。亦有大明崇祯义士林时深,“以乡兵讨贼,勒马仗剑,杀贼而死,乡人祭社,必告义士之神。”《福建通志》有其事略。纵使近现代,诗坑村亦贤才辈出,于士农工商各界皆有建树。诗坑林氏成为名播远近之望族,外人莫敢欺焉。

    凤山楼规模之大,在周围一带难有出其右者。其于荫庇百姓安居一途固然功莫大焉,但若遭遇真正的战火,于防卫之功则差强人意。据一位林姓族人回忆,古之“徐坑”曾有太平军进踞。时逢清军围困凤山楼,族人皆遁至后山避祸,清兵久攻凤山楼不下,放火焚毁楼门及楼外东侧林氏大宗祠,进而大破太平军,凤山楼内外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此后一段时间内,除青壮年白天下地耕种外,老幼妇孺莫敢回返凤山楼。关于这段史实,在1993年版《平和县志》可找到相应记载。同治四年(1864年)四月二十一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退出漳州、云霄,左宗棠部从漳州尾追至平和,分兵向云霄和九峰进攻。九峰的太平军派人与云霄朱义德联络,中途被截。未几,朱义德向大溪撤退,因得不到九峰太平军接应,被大溪、壶仙、马堂的武装夹击,损失数千人、战马二三百匹。特别在无头山、徐坑等处损失更大。兵败的太平军仓皇北撤,至四月二十七日尽数撤离平和县境。“徐坑等处损失更大”讲的就是太平军兵败凤山楼之事。

    如今诗坑村已鲜有人知晓凤山楼曾经沐浴过那场战火硝烟了。当年的“承卿堡”在历经数百年风雨之后,也已演变为地方史志中的一个名词与符号。现实中依然存在的,是那座墙体斑驳、状如风中残烛的破旧凤山楼。于林氏族人而言,凤山楼之存在也许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据了解,旧时崎岭有12个姓氏,皆信奉当地天湖堂保生大帝,故有崎岭“十二牌”之说。天湖堂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浩大的保生大帝出庵巡游十二牌活动,自农历正月初五开始,分两路将保生大帝神像抬至各村社巡游,至正月十二回庵入殿。回庵前,两路巡游队伍必得在诗坑村凤山楼前汇合,由林氏年轻后生抬着神像,环绕凤山楼快速奔跑一圈。此时,彩旗飘扬,鼓乐声响,爆竹烟花燃放,男女老幼齐上前,备足三牲供品前来祭拜祈福,凤山楼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刻。

    诚然,这样的热闹终究是短暂的。数百年来,凤山楼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博大的胸怀,福泽了一代又一代的林氏族人。如今人散楼寂,喧嚣难继,个别单元已渐次坍塌而荒芜,草木繁茂,野犬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