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75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山尖尖上的那棵松树

    作者:◎杨平端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5-15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山在诏安红星。山很高,海拔一千多米,而那棵松树,就生长在这座山的山尖尖上。村中的老人把树称为“树公”,据说,方圆几公里的松树都是它的子子孙孙,它站在最高处,迎风屹立,把它的种子传向四面八方,让子孙在山野沟壑繁衍。

    树公有多老?爷爷说不清,爷爷的爷爷也说不清,从我记事开始,推开门往远山看的时候,其他的植物都是一片模糊,唯有山尖尖上的那棵松树,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树很高很大,绿色的松针挨挨挤挤,从上到下,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它的“头发”,浓浓密密像伞盖;第二层是它的“手掌”, 宽宽大大像簸箕;而第三层,是它稍稍别往后背的另一只“手”,我经常看到白云忽尔飞到它的头上逗留,忽尔躺在它的手上小憩。看着,看着,我的心好像也变成了天空的云,好想飞到树的身边看看它,抱抱它。妈妈阻止了我这个天真的想法,她说“松树看起来近在眼前,实际上远在天边,要走到它的身边,需要三天三夜呢。”我知道妈妈也没有走到树的身边,因为山上的羊肠小道,杂草丛生,草下有可能藏着蛇,也有可能藏着蜇人的土蜂,危险无处不在也就让距离很遥远。妈妈的话又让我浮想联翩,是否山尖尖上的松树,也像传说中的仙山上的灵芝草,有一条很大的蛇在守护着它?

    关乎树的种种故事让树的形象变得扑朔迷离。村中的老人说,树公是神,碰不得摸不得,有谁触犯了树公,便会得到严厉的惩罚。在文革那时候,据说有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红卫兵,乡人越崇拜的东西他们越要“革命”,所以,他们烧了村里的庙毁了庙中的神,还把目光投向山中的树公。结果就在他们对树公挥动砍刀的时候,一阵狂风把他们刮下悬崖峭壁,一个摔死了,两个摔伤了,拾回一条命的人回村后变得疯疯癫癫,整日胡言乱语。树公挺过了那场浩劫,也让它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变得更加神圣和神秘莫测。每月初一十五村中的老人总会烧两柱清香对远山的“树公”朝拜,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树公寄托了人们太多美好的愿望。也让我小小的心中涌动着无限的崇拜。

    岁月如流,故乡被冠以“青梅之乡”的称号,山上的景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僻壤在村民辛勤的耕作下,化为漫山遍野洁白的梅海林,通往树公的道路,已不再艰涩难走,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把村庄与树公紧密联系起来,坐上汽车,十五分钟就到了。小时候遥远的树公也近在咫尺,近看树公,心中总觉得亲切无比,此时的树公,笔直地直刺云天,十来米高,没有榕树庞大的树冠,也就没有榕树的雍容华贵,但多了职业女性的干练。皲裂的树皮写满它的沧桑与悲怆,苍劲的枝干却显示着它的力量与风度。村民在树公的身边修筑了“青松亭”,树公成了故乡的一个景点,看梅海林之后必看青松。树公老了,在数年的风吹雨打中,它的主干变得稍稍弯曲,就像一个弯腰的老人,伸出两边绿色的手掌欢迎慕名而来瞻仰的客人。

    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与朋友喜欢在树公的浓荫下乘凉泡茶,此时的树公,如一位仁慈的长者,用它翠绿松针的沙沙声应合着我们的笑谈。宠辱不惊,坐看云舒云卷才是它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