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8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寻访林语堂的足迹

    作者: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05-05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金华小学二年(4)班 陈奕宏  指导老师:林玉华

        一个18951010日出生的普通小孩究竟是怎样成为一位世界文化大师呢?今天,我和其他八十六位同学一起到语堂故居,了解我们的文化大师——林语堂。

        我们乘坐大巴来到语堂的故居——平和县坂仔镇。林语堂的故居是一座“同”字形瓦木平房,红红的地砖,黑黑的瓦片,房子前面是几棵耸入云天的枫树,树上那火红的枫叶仿佛是一只只蝴蝶在树丛中飞舞,地上铺满飘落下来的枫叶犹如火红的地毯。一阵阵秋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们走进平房,看见墙上挂满了照片。一张黑白的全家福吸引了我,上面有语堂的爸爸妈妈,还有林语堂和他的七个兄弟姐妹,其中一个没有扎辫子,只戴了一顶小帽子的小男孩就是林语堂。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不管男女老少都要扎辫子,而语堂却把自己的辫子剪掉,父亲只好给他戴了一顶帽子。你瞧,小时候的语堂就与众不同吧!

        我们走进铭新小学,看见一排排高低不平的桌椅整齐地排列着。我们坐在座位上听讲解员阿姨说话,阿姨说:“这座铭新小学是林语堂读过的学校,语堂一生跟‘二’很有缘,他当时坐的座位是二排二号。”说到这儿大家连忙看了看自己坐的座位是不是语堂的座位,而我惊奇地发现,我坐的座位正是语堂的座位——二排二号。阿姨继续说:“语堂不仅座位是二排二号,就连每次考试也都考第二。”听着阿姨的解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没有扎辫子,只戴着帽子的小男孩正坐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的场景……

        离开铭新小学,走进图书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林语堂的介绍,还有他创作的《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等大量经典名著和许多翻译的作品。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可见他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之大。

        我们跟随讲解员阿姨走出故居,向和乐码头走去,到了和乐码头,阿姨突然问我们:“你们知道这条河与谁有关?”我们鸦雀无声,“难道你们忘了林语堂吗?”阿姨继续说,“语堂当年乘船离开坂仔去往厦门的码头,如今被命名为‘和乐码头’。因为语堂小时候的名字叫和乐,后改作玉堂,再后来才改为语堂。”听到这我们顿时明白了。

        离开码头,我们来到三日桥,到了桥的对岸,远远就看见林语堂的雕像高高地耸立着,他的旁边是一支大烟斗。站在语堂的雕像面前,我不禁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是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这一位文化大师,我为我的故乡拥有这样一位文化大师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我暗暗下决心要向语堂学习,做一个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