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65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土楼情怀 纸上诗意

    作者:■叶庚成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3-06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读邓正强的土楼水彩画

    从广东中山远道而来的书画家邓正强或许至今无法忘怀,在傍晚、在清晨他站在平和县南山古城,久久凝视着土围城内的各种建筑,那种震撼感再一次把他带进了土楼情结里。

    2016年8月份,邓正强第一次见到了福建平和的土楼。他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天天带着相机为各种土楼拍照,积累素材。他走进土楼,在那里感受土楼人家的淳朴生活,那时他仿佛回到了宁静的古代,蓝天、青山、白云、绿水,圆滚滚或四方形的土楼静静地卧在山谷,黑色的瓦片、红色的土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族居和防御而建的客家土楼,或圆或方,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散落在闽西南青山绿水间。土楼依山傍水,合风水之说;土楼人家耕读传家,蕴文采风流。厚重的土楼承载着厚重的客家文化。

    回到中山后,邓正强如痴如醉地入夜挑灯作画,把拍下来的土楼照片创作成20多幅描绘平和土楼及山水的水彩画作品。这些作品气象万千,再现土楼的美轮美奂以及沧桑、质朴、厚重。它们不仅有着明丽的色调、清新的趣味,还笼罩着轻柔、梦幻的感觉,画面上水彩深化沉淀等肌理效果灼灼生辉,时常流露出柔美的、耐人回味的用笔、其创作通过对远近、虚实、浓淡的把握和或饱或枯、或刚或柔的运笔,使平淡的物象变得耐人寻味。造型严谨、拙中见巧,朴中求华、气韵生动,质感强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邓正强历来对传统建筑题材有着宗教般的虔诚与迷恋,以外乡人的情怀画异乡的水、异乡的山、异乡的草木、异乡的土墙,以一种气魄来展现祖国大好江河中的微观一隅。这不仅仅体现了一位艺术家极高的涵养积淀,也是艺术家践行知其根、守其道、恪守民族文化之本的情怀与境界。

    有艺术的生活方式就有温暖,那是灵魂交汇在心中涌起的暖流;生活里,有艺术的生活态度就有温情,那是生命璀璨蜕变的洗礼。邓正强就是这样一个极富艺术才情的书画家,他善于唤醒生命里的艺术情怀,捕捉生活里的美好时光,让人们乐享生活中的温情,聆听艺术走进生活的声音。所以,当他与土楼遇见时,那种艺术情怀便自然迸发,演绎出无比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并洋溢出一种情怀与一种诗意。其实这也是当代人的文化情怀的折射,那种诗意更有着独特的生命感受。

    “艺术源于生活”,邓正强将生活视为艺术的生命之泉。近年来,他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穷乡僻壤、古村山寨、古街老巷……从中提炼出自己的形式、符号,并力求在形式、符号中注入自己的文化思考与血脉情怀。邓正强生长在南方,他的生命正是在南方山林、原野中获得孕育,得到成长,他先天的有一种对南方土楼等古建筑的迷恋与热爱。因此,他笔下的土楼不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于“物我两忘”中凝练出的符号,其中浓缩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在长时期的创作实践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定位在 “华贵而简”,即简洁中的繁茂,简约中的丰富,它决不是单调,而是单纯中的华美富丽。可以说,邓正强土楼作品中意象是极简洁、极单纯的,虽然十分朴素,却依然神秘与幽邃,意象、形式、色彩之间包含着一种文化骄傲,自信与深情;虽然,画家对意象的选择和诗意的营造,都体现出一种深思熟虑,可见土楼、山、水、天空、都在主观处理中,而文化血脉、精神传统,以及画家的深层心理、深层意识都通过土楼、山、水、天空、树的意象选择与诗意的营造得到体现。

    应该说,美好的艺术是感人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往往潜含着画家的情感,洋溢着关于物象的诗情。邓正强的土楼水彩画朴实而真挚,传达的是对生活的期待,可让人体会出诗意栖居的境界。

    平和榜眼府第的土楼是典型而又让人震撼的,面对其沧桑的同时又有穿越迷离时光隧道的感觉。穿过一条窄如缝的古巷,踏着斑驳的青石板路,再拨开青山树草,我们捕捉到了残存的历史留痕的气息。眼前的余庆楼形如铜钱,依稀可见当年的气度。拾阶而上,步入其内,却是满目沧桑,一方枯井,浸染污垢,不知沉淀多少往事。虽然多次修复,但因游人极少,仍是萧条。在邓正强的几幅以榜眼府周边土楼为素材的水彩画中,我们能够领会到这种诗意。作品中土楼画法虚实结合,沧桑的青砖土墙、木头搭建的楼内阳台、几根横过的电线、照在楼墙的灿烂阳光——能让人切身感受到和煦、明媚,可以体会到土楼温暖的历史和人文,令人感到纯真、轻松、明快、灵动、雅致。但观作品里迷朦的远山还有层层推远的、直到天际灰蒙的景色,又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这些灰暗的画面增添了几多的寂寥、低沉、忧郁,尽显苍凉之美。其实这是画家的老辣和雄沉,也是一种忧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失落的无奈与焦灼,他守望的是古老的文化能够得到保护与传承。

    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生土夯筑奇葩。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高大雄伟的土楼,恍似一幅画,洋溢着诗情画意。天人合一的意境,亘古传承的民风,数百年来就发生、弥散在山谷中,楼群里。邓正强不仅震撼于土楼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迷醉于浓浓的客家传统文化的气场之中。土楼是美学、是哲学、是文化,是一部最能震撼心灵、博大精深的教科书,从土楼里汩汩涌出的是永无句号的人生。在封闭的大山中,客家土楼与大地相融,雄浑天然却朴实无华,作为典型涵盖客家传统文化的视点,永远闪烁着神秘化的客家精髓,它是中国民居纵观古今的创造,是文化与命运融合的交响。看着这样的风景,听着这样的旋律,邓正强舍不得离开土楼,而迸发出的是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不单是造型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画境的体现。

    方士庶在他的《天慵庵笔记》中写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笔墨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中国山水画追求水色味道,飘渺空灵,虚实相应,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和水彩画效果相一致。所以在土楼系列作品的创作中,邓正强加入主观的色彩,融入对土楼的理解与思考:或原始、或神秘;或沉郁、或清朗;或凄美、或威仪,已有了“天人合一”的画境。

    傅雷曾说“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境界”。我想,对水彩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就是邓正强锤炼艺术语言和境界最坚实的基础和动力。经过数十年的磨砺探索,邓正强能以较高的境界、深厚的修养,高逸的品格和特有的笔墨,把土楼之趣付于笔端,把天人合一之境寓于其中。曾经的激荡已成过去,或许已经开始洞穿世事,火气尽消,淡定从容,这些土楼作品自然地展现了一颗返朴归真的智慧心灵,一个浑厚纯净的笔墨世界,一片远离尘嚣的艺术天空。

    链接:邓正强,画家,湖南益阳人,别署隠盧,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文学学士,曾执教于湖南城市学院;1989年南下中山,2012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