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39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寻找蓝凤

    作者:◎青 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6-08-29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在平和南胜镇禾仓村的一座红色的别墅式建筑中,我们听一位老人讲述蓝凤的故事。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老人叫蓝木龙,已经82岁了。他的声音带着磁性,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蓝凤是一品大夫,禾仓开基七世祖,我是十八世。蓝凤生在禾仓寨尾楼,他家很穷,穷得买不起油灯,他母亲生他时,黑天暗地,接生婆什么都看不见,正烦恼哩,破房子突然亮了起来,光炎炎,光遍遍。人们都说,这孩子有做官骨。11岁那年,有一次,他在溪边放牛,看到溪里漂着一只彩船,远远地还传来一阵锣鼓声。原来,这一天正是王爷公生日。本地风俗,做完生日,王爷公要巡视地方,保一方平安。船上有王爷公、瓜果糕点等供品,还有许多纸做的各式人物,文官武将旗牌兵,非常闹热。小孩子好奇,用手招了招,那船本来是顺流而去的,居然应他的手势,朝他漂过来,停靠在岸边。蓝凤喜出望外,从牛背上跳下来,把船上的纸人一个个挂在树上,把瓜果拿来吃。他躺在溪滩上,边吃边逗树上的小纸人玩,很过瘾。

    说到这里,蓝木龙得意而神秘地笑了一下。

    那天晚上,蓝凤母亲做了个梦,梦见王爷公找她告状,说她的儿子吃了他的供品,还戏弄他的部下,把他们吊在树上,日间晒日头,夜间吹冷风。弄得他有庙难回。请她让孩子把船放了,以后再也不敢来讨吃了。第二天,母亲问蓝凤昨天都做了些什么。蓝凤把溪边的事告诉母亲。母亲说,船呢?他说,还在溪边。母亲说,赶紧去把王爷公的船给放了。

    坐在我对面的老人抬起头,这就是七世祖蓝凤,他比王爷公还派头啊,用现在年轻人的说法,比王爷公还牛逼。蓝木龙又是一笑。

    我随之一笑。漳州各地都有王爷公信仰,但敬的不是同一尊神。听说平和敬的是东晋谢安,平和旧县城九峰还有谢安庙。

    16岁,蓝凤上山烧炭谋生。母亲送饭,看他一身黑遍遍,感叹地说,儿啊,你出世时一厝光遍遍,以为你是天龙天柱,却原来是黑龙天柱。

    这话刺激了少年蓝凤。5天后,他离家投军。他在军中当鼓手。专门打战鼓。在一次长城外的战斗中,官兵开头失利,节节后退,作为鼓手,为了鼓舞士气,蓝凤边退边击鼓,倒奔三个粪池,鼓声不断,后来掉到粪坑里,他仍然击鼓不停。越打越响,越打越猛。于是士气大振,官兵终于反败为胜,击退番邦。蓝凤因此立了战功。蓝凤很能吃,一天要吃掉一斗二升,能吃就有力气,不怕死,敢拼敢打,步步高升,把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一直做到广州总兵,后来,嘉庆皇帝加封一品大夫,他的夫人也封一品夫人。

    老人还讲了许多蓝凤的轶事,年轻时的落魄,富贵后与乡里的关系,家族的纠纷,二姨太,还有子女。轶事中还穿插着顺口溜,风趣幽默。在老人的口中,蓝凤既是一名战将,也是一个平常人。

    走出红色小楼,沐浴在冬天温暖的阳光中。弥漫在脑际的蓝凤传说中的神秘主义色彩顿时消散。我不禁问自己,果真有蓝凤其人吗?

    这时,为我们带路的村党支书说,我们去看一看蓝凤的墓地。

    蓝凤的墓地在一片蜜柚林中。墓已荡然无存,我们看到的是一块墓碑。支书说,蓝凤墓就在那边,他手一指,大约离碑十来步远。那里的柚子树仿佛显得格外葱笼。

    碑上沾满泥土。我们先用树枝清扫,再拿来一桶水清洗。终于看清了碑上的文字。我于是激动地拿出照相机,一边拍照,一连想,我们的做法很合时代潮流,口头纪录,田野调查。

    墓碑上的文字如下:

    皇清

    诰授荣禄大夫镇守广州等处地方左翼

    总兵官仍带纪录一次仪蒺蓝公暨配

    诰赠一品夫人慈淑洪太君之墓

    这是蓝凤与他洪氏夫人的合葬墓。随着石刻文字的出现,蓝凤由传说变成历史。

    蓝木龙讲述的核心是真实的。清制,总兵又称总兵官,武职正二品。荣禄大夫,在清代为文职从一品之封赠。然而,蓝凤是武官,何以以文职从一品封赠?于是我想到同是清代的两位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林则徐和漳州人郑开禧。漳州图书馆存有“赐进士出身诰授中议大夫山东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云麓郑府君暨元配江淑人墓志铭”的拓片,拓片显示,郑开禧的墓志铭上,清晰地刻着这样的文字:“诰授荣禄大夫兵部尚书两江总督赐紫禁城骑马现广东钦差大臣同里愚弟林则徐顿首拜撰”。由是想,皇帝封赠未必一定分文武,林则徐文官带兵,而蓝凤则可以武职文赠。武职文赠其实不止蓝凤一人。同是清代,漳州龙溪人陈龙,与蓝凤一样行伍出身,官至总兵,也是武职文赠,其墓志铭云:“钦赐祭葬皇清诰封荣禄大夫镇守福建金门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仍带余功六次加赠太子少保鳞长陈公墓志铭”。

    带是官制用语。始于南北朝,一些中央官员兼地方郡守、县令,但不理事,主要为取得其禄秩,称带,也是皇帝的一种恩赐。“仍带纪录一次”,可能是蓝凤荣获的某种战功或荣誉的纪录,这种荣誉是值得最后书写的。可惜我们没找到蓝凤的详细资料,无从说起。“仪蒺”应该是他的“字”。这个字,平实而不俗,从山野里走出来的成功人士。或许小时候的他只有名没有字,这是蓝凤成名之后为自己表的字。

    不知为什么,蓝凤《平和县志》无传,我们只在康熙五十八年修纂的《平和县志》“选举志”中,找到“蓝凤,现任广东参将”的记载。而在光绪版《漳州府志》更为简单,只有四个字:“广州总兵”,列在“选举志”之“国朝特用武职”中。(注:《漳州府志》“选举志”中有两位蓝凤,另一位是海澄人,我们在乾隆《海澄县志》的“选举·国朝武职”中看到这样的记载:“蓝凤,八保人,广东广州左翼镇总兵。”)“选举志”分“国朝武进士”、“国朝武举人”、“国朝特用文职”,“国朝特用武职”,也就是说蓝凤既不是武进士,也不是武举人出身,他是“特用武职”,应证了蓝木龙传说中关于他行伍出身的说法,有点像我们共和国的许多开国将领,不是科班出身,是打出来的将军。总兵官为武职正二品,而参将为武职正三品,中间还隔着一个职位,副将,武职从二品。想来,总兵官是他的最高职位了。我们不知道蓝凤是在什么时候由参将升任副将的,我们只在《大清世宗宪皇实录》即《雍正实录》上,看到这样的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壬戌,广东左翼总兵官汪鋐缘事革职,升广东香山副将蓝凤为广东左翼总兵官”。应证这一说法的还有臧廷秋先生的《雍正朝进折人员考》一文,在“地方官员系统”中列有“广东:……左翼总兵蓝凤(1折)”。就是说,蓝凤在广东左翼总兵任上,曾经给雍正皇帝上过一道奏折。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到雍正元年,头尾4年,升了2级,可见其深得皇帝赏识。有意思的是,我在翻阅《雍正实录》时,发现就在蓝凤提任总兵官的3个月之后,他的漳州同乡、老上级蓝廷珍也升了官,九月“乙未,升福建台湾总兵蓝廷珍为福建水师提督”,由武职正二品晋武职从一品,比文职的巡抚还高一级。

    几天后,平和作协主席马乔先生为我提供一本《平和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平和历史名人》,书中有《蓝凤》一文(作者蓝正坤),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对照有关史料,我初步理出蓝凤的人生轨迹,并应证了蓝木龙传说中的某些说法。比如,长城外打仗一说,我原以为不着边际,怎么从东南边陲一下子跑到长城外去打番兵呢?现在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康熙五十四年,蓝凤随蓝理北上,参与平定准噶尔叛乱。当初蓝凤投军投的就是蓝理手下,依《福建通志》之说,蓝理时任福建陆路提督。蓝理是蓝凤的漳州老乡,前辈名将,又同是畲族。16岁的蓝凤投军投他,情理之中。

    据《蓝凤》之说,蓝凤16岁从军,18岁任台湾镇中营守备(武职正五品),19岁提游击(武职从三品),并在当地开垦农田2500亩,21岁迁广东潮州镇饶平营参将,随蓝廷珍征战台湾,镇压朱一贵起义,以战功升任广东南绍连镇副将,参战苗疆。乾隆朝历任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总兵官。参与漳州等地到台湾的移民事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告老还乡,时年81岁。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去世,享年117岁。

    《蓝凤》一文最后的说法,与蓝木龙老人的传说相符,蓝凤去世在嘉庆朝,由嘉庆皇帝最后封赠,盖棺定论。蓝凤的人生轨迹流转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是位寿星。即使谢世于嘉庆初年,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了。

    一位战功卓著、品位崇高的老寿星,在历代重修的《平和县志》和《漳州府志》均无传,令人费解。或许,与他的家族败落有关?在蓝木龙老人的叙述中,蓝凤晚景凄凉,子女都先他而去,家族内耗,从“蓝何一家”到“蓝何分家”,争斗不休。蓝凤不耐其烦,把府第建到漳浦。据说漳浦有“蓝凤堡”,禾仓蓝氏族谱因之流入漳浦。这种说法似在情理之中,蓝凤一生的辉煌与蓝理、蓝廷珍的提携有关,向漳浦蓝氏靠拢表现出一种报恩情结。

    然而最后,蓝凤还是落叶归根,回到故土。我们的寻找正是从他的家乡、他的传说与墓碑开始的。

    伴随着我们的寻找,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从时间的尘埃中向我们亲切走来。

    对蓝凤的寻找,在方兴未艾的全国性地方文化热的气氛中,将继续深入展开。相信,一个丰满生动的蓝凤将重新站立在平和的历史天空。

    历史的淹没需要寻找。

    对历史的寻找是一种乐趣。它使我们更富有更自信,更热爱这片曾经孕育历史的土地,以便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