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20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平和土楼:“遗珠”涅槃重生

    作者:黄荣才 叶庚成 罗奇伟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6-04-18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柚花飘香的季节,行走在平和大地上,有一道风景吸引眼球,那就是平和土楼:芦溪镇绳武楼景区的“荷塘月色”农庄,一方方垛田上,黄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酣,观景台上、菜花地里,游人络绎不绝;在国强乡六成楼景区也是游人如织,楼前溪流里的竹排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榜眼府旁的三座土楼,因为黄国梁和榜眼府,成为游客青睐的地方。

    平和土楼,作为世遗之外的遗世之美,正以绳武楼、六成楼等为龙头,在新的土楼文化振兴中,逐渐涅槃重生,和其它土楼一起从历史的尘烟中走来,幷散发着岁月沁人心脾的缕缕醇香。

    平和土楼“遗珠” 积极探索涅槃重生之路

    在平和,现存大大小小明清土楼有500多座,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和土楼展示了遗世之美:久、大、美。小溪镇新桥村的延安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为平和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土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上大楼,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方形土楼,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占地34650平方米,有住户180户,1300多人;最精致的芦溪绳武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木雕中的博物馆;丰作阙宁楼是唯一上过明信片的、名扬海内外的圆形土楼;薰南楼藏身在万亩柚海蕉林里、天地会首领祖居地……这几百座土楼以各自雄姿遍布在平和群山里,但遗憾的是,这些平和土楼都缺席“世遗”。

    如果说入选世遗名录的土楼是福建土楼里的精华和“贵族”,那么,游离于世遗门槛之外的平和土楼则完全称得上是洒遍民间的“遗珠”,它以自己的原生态和穿越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默默地诉说着土楼的原汁原味和土楼人家生存的历史与现实。

    我们在为多姿多彩的非“世遗”土楼震撼的同时,也为它们的现状感到担忧——年久失修,人去楼空,倒塌,缺乏维修资金等等,前景堪忧。

    近年来,平和县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政府有效引导,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利用宗族观念、家园意识强烈的特点,通过项目争取资金适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引导世代生活在土楼里的群众自觉保护自己“永远的家园”,引进民间资本,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积极引导 土楼 “遗珠”被串成“项链”

    面对土楼的危机,社会力量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是一种家园感的认同,乡愁记忆的唤醒。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持久的发力,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府与民间合力的土楼保护机制,让土楼的保护和开发更有保障,更为有效地引领,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平和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土楼的保护与开发,多次邀请上级文物部门和有关专家前来考察,并把它纳入全县旅游保护与开发议程上来,积极招商引资,多渠道融资,推进平和土楼群保护与长远发展,幷利用地理上的优势与南靖、华安土楼进行对接,打造闽南土楼旅游金三角。”平和县文体新局局长黄汉洋说。

    平和县芦溪镇大大小小有30多座的土楼,仅在绳武楼景区3公里的地方就有8座土楼。2012年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拨付350万资金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进行规划、修缮,以期真实、完整保存并延续绳武楼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保护好平和芦溪绳武楼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花了部分资金对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 “丰作厥宁”土楼进行修缮。因此,芦溪镇芦溪村也顺利晋级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霞寨镇现存的土楼有十几座,其中聚德楼、西爽楼、朝阳楼、永平楼、余庆楼等雄伟壮观,错落有致,古韵悠长,这些土楼镶嵌在民间村落,不仅具有观赏意义,且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具备十分乐观的旅游开发前景。近年来,霞寨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投入上百万元用于修缮、保护这些土楼,使这些土楼逐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钟腾村的三座土楼因缺钱修缮损毁严重,看到了开发旅游的前景,村里开始了行动,通过三年多的整治,这里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2年12月20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钟腾村榜上有名。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庄上土楼,平和县大溪镇也下大力气加快实施庄上大楼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楼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完善庄上大楼修缮。几年来,政府已投入500多万元对庄上大楼进行修缮及对周边环境整治。自从庄上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该镇以庄上大楼为核心点,把庄上村纳入20年旅游远景发展规划,并多方筹集资金,连点成片,以庄上大楼为主,把大溪镇现存大大小小近40座土楼群,统一规划,与灵通岩风景区连为一片,打造最美的大溪客家土楼群。

    其实,保护土楼,让土楼重焕生机早已成为平和县、乡镇党委、政府的共识,他们多方筹措资金,对当地的土楼进行规划修缮。国强乡的六成楼、坂仔镇的薰南楼、崎岭乡的到凤楼和中庆楼等等,都得到一定的修缮和维护,土楼周边的环境得到整治,品味得到提升。“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相关部门把这些零散的景点串起来,自然就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平和县旅游局局长周志平说。

    民间资本灵活运用 “涅槃重生”不是奢望

    平和县的土楼如同睡美人一般,需要在现代文化环境中被唤醒。对于土楼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很多人还是寄希望于政府出资解决。然而,政府每年的文物保护经费有限,依赖政府资金保护500多座土楼,这显然不可能。对土楼的保护,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即从“等保护”转向“求生存”,运用市场机制,引进民间,进行自我更新,让土楼活起来。

    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了文化自觉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土楼的价值,也越来越多民间的力量投入到非“世遗”土楼的保护和开发中。

    叶林青是一位商人,对平和县芦溪人来说,他更是一位成功的乡贤。2012年厦门9·8招商洽谈会上,当地政府找到了他,希望他回乡投资兴业,带动家乡发展。时值芦溪镇正在推介以保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开发项目,一提到绳武楼,一下揪住了叶林青的心。叶林青的家就在绳武楼,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比谁都更清楚保护这座有“木雕博物馆”美誉之称的土楼的意义和责任。叶林青一下感觉到那是“家的呼唤”。他毫不犹豫地回来了。

    2013年,福建绳武楼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叶林青开始有前瞻性、放开手脚地干。他想把绳武楼打造成“五大文化”,即:土楼古民居建设文化、闽南民俗文化、生态园林文化、养生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绳武楼景区绵延近3公里,包括绳武楼在内共有8座土楼,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整个景区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叶林青表示,绳武楼景区未来的规划要以土楼为平台,着力唱好“文化旅游”这台大戏。

    2014年4月28日,绳武楼土楼宾馆正式开业,相关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这标志着绳武楼旅游开发进入筹备阶段。2015年,叶林青又投巨资新打造出一个现代农业观光项目——绳武楼景区“荷塘月色”山庄。“山庄的季节性特点很强,所以公司根据季节特点,提前谋划,在去年冬季荷花凋谢时,在荷塘种上油菜,打造春季旅游新看点。目前200多亩的油菜花正尽相开放,每天来赏花的游客非常多。”福建绳武楼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林青说。

    几年来公司开启“绳武楼家”的发展模式。“绳武楼家”指的是绳武楼公司底下会产生几十个子公司和几十个行业,目前已打造了“荷塘月色”、“观光酒坊”、“水上农家乐”、“土楼旅馆”等项目或景点。下阶段,公司还将持续开发“千亩梯田”、“云洞峡谷”、“汽车越野”、“阳明湖”等,同时还将对芦溪的名人故居(陈扬美故居)进行开发,挖掘芦溪城隍庙文化、叶氏文化、陈氏文化。“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为噱头,让它的知名度来带动其它的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的农业——芦溪红酒、芦溪咸菜、芦溪豆干,以及芦溪的文化旅游历史名人效应,把芦溪当地的叶氏文化、陈氏文化和其它文化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文化。”叶林青胸有成竹地介绍说。

    民间资本的注入,不仅让世人了解绳武楼,观赏绳武楼,更为盘活当地的土特产带来了商机。据了解,目前福建绳武楼旅游投资公司已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之下,相继投入三千多万元,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的旅游观光景点,同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修建了两公里多的木栈道,修复了植璧楼、福峙楼、福庆楼以及风满楼等。“公司盘活了福庆楼,投入了五百万元,把它修建成为‘土楼旅馆’,现在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旅馆都爆满,要想入住旅馆,至少要提前一两个星期预定。”

    叶林青介绍,“去年‘荷塘月色’项目一开发,单单暑假两个月,就带动了十几万人次来芦溪观光旅游,镇区的酒店、旅馆都爆满;当地老百姓养殖的土鸡土鸭,以及芦溪有名的红酒、酸菜都成了畅销货。绳武楼开发所带来的效应,远远超出了公司的预期目标。”

    国强乡的六成楼经过170多年的沧桑岁月,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生于六成楼、长于六成楼的青年企业家陈友亮,他谙知六成楼的文化价值,他决定回馈家乡,回报社会,决心把六成楼打造成“明清古典家具博物馆”,让这座久经沧桑的六成楼活起来,组建福建六成楼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幷在2014年10月进行六成楼明清古典家具博物馆开工仪式,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5亿元,将倾力打造六成楼明清古典家具博物馆、“走水尪”民俗文化长廊,以及桃花岛、杨柳岸、清水竹排、柚惑园等连锁景观,打造明清古典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型文化旅游度假胜地。

    在修缮六成楼的过程中,陈友亮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到龙岩、三明、广东等地购买旧木材、旧砖瓦等等,并邀请有经验的老工匠,克服施工过程中各种困难,并于2015年9月全面修缮完成;同时,该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在六成楼的各个房间展示大量的明清古典家具。为了进一步丰富六成楼文化内涵,国强乡把综合文化站迁移到六成楼内,并在文化站内设置阅览室、克拉克瓷展示室、书画室、乡土文化展示室等,以六成楼为载体,展示国强丰富人文、历史、红色文化,使之成为国强对外宣传推介的一个重要窗口。

    目前,六成楼明清古典家具博物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兴旅游景区,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开放以来已有近2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了当地群众经济收入,也为国强发展文化产业插上飞翔的翅膀。

    应该说,绳武楼和六成楼是平和县引进民间资本的成功典范,它们以市场主体对土楼进行开发,待土楼被修复后,企业再用它们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恢复土楼的活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和县各乡镇纷纷效仿绳武楼和六成楼的成功之路,霞寨镇的朝阳楼、永平楼、余庆楼,九峰镇的龙见楼,坂仔镇的薰南楼,秀峰乡的聚奎楼,秀峰乡坪洄村的四角楼等,群众都以各种形式出资修缮自己的土楼家园,整治周边环境。他们期许的不一定得把土楼做成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想留下历史的记忆,为了传统文化的保护。

    如今,在平和,政府主导保护开发土楼和来自民间的、自发的力量土楼保护“主力军”多层面融合,共同发力,平和土楼的保护开发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留住乡愁,唤醒记忆,凝聚人心,传承文化会成为平和的靓丽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