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17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回家好开心

    作者:◎许少梅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6-03-28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记林语堂女儿林相如首次平和故里游

    “回家好开心”,在平和林语堂文学馆,林语堂的小女儿林相如教授非常兴奋地写下这几个大字,这一天是林相如女士有生以来第一次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也是她最开心的一天。

    2011年10月16日那天凌晨,我们奉命从平和到厦门接林相如教授回家,天刚蒙蒙亮接亲队伍就出发了。一行人一路激动不已,不仅在猜测着林语堂的女儿长得如何?初次见面场面如何?更是觉得是接林语堂女儿比接自家久别重逢的亲人更重要、更兴奋。当我们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厦门盘基中心酒店,还没下车,隔着玻璃远远就看到酒店大堂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兴奋地眺望着、搜寻着每个来宾。那迫切、和蔼、亲切劲仿若似曾见过,熟悉、真的熟悉,太熟悉了,那一刻我的脑子里马上断定,这是林语堂的女儿,这就是家乡的女儿,是我们久别的亲人,我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所有的人都疾步向前,这个和谐可亲的老人更是激动得与大家热情地握手、拥抱,没有一点陌生感。“我终于见到家乡的亲人了”,林相如教授激动地说,她的眼里没有热泪盈眶,更多的是开心、兴奋,“我睡不着,我很早就起来等你们了”。

    在接亲队伍中,我是唯一的一个女生,所以我多了个重要的角色——近身侍卫。我的任务是寸步不离地保护她,甚至搀扶她、包括上洗手间。在我想象中,80岁高龄的老人应该是成熟、稳重,老态龙钟,甚至沧桑。可在她身上,除了看到满头银发和皱纹外,我们丝毫找不到其他年龄特征的东西,只看到一个仿佛只有十五、六岁天真、可爱、浪漫、好奇的小女生。甚至在她身上,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林语堂兄妹小时候的那种聪明、好动、调皮、可爱的再现与演绎,看到乐天派林志诚的原版传承。

    在车上,年近80高龄林教授高兴得像小孩子,一路上看到啥都非常新鲜与兴奋,看到啥都问,香蕉、蜜柚一路不放过任何新鲜东西,嘴里一直叨唠着“回家好开心、回家好开心……”。在交谈中,林教授主动用闽南话与我们交谈,她说:在美国,我们家是多种语言的结合体,我们经常会用闽南话沟通,父亲常告诉我们,我们的家是在斜溪(平和县城小溪的谐音)坂仔(林语堂的出生地),到小溪要坐船仔,到厦门要坐大船……。虽然没有回过平和老家,但家乡已经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深深烙上印记,仿若就在身边,我们都渴望着回家乡看看。林教授一路不知疲惫的交谈,不知不觉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百年前的那个山清水秀、人文纯朴的坂仔小镇,那小镇的教堂、后花园、水井、河滩、菜田一一再现,林家兄弟姐妹读书、打水、玩耍留下的足迹及身影再次浮现在我们脑海。

    到了父亲林语堂曾经居住的小屋,她的眼光更是发亮:啊,这是我父亲小时候居住的房子,太好了。看着满屋都是林氏家族的相片,林教授更是激动不已,盯着每一张相片认真看,不停地介绍:这是大姐,这是二姐,这是我母亲生日时照的照片,这是……,把每一张她所知道当时拍摄情景都一一告诉我们,还跟我们分享她们家的许多生活趣事。看到这一张张亲人的相片,林教授仿佛看到了昔日的亲人们,她此时更明白,她的亲人们不仅在她心中活着,更是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永存。在二楼阁楼上,林教授亲切地抚摸着阁楼里每一件东西,细细地感受着空气中的每一股气息,屏气凝神像在回味着什么?透过阁楼窗户远望,林教授看到父亲千思万念的十尖山,明白家乡的山在父亲心目中为何如此重要。

    我们还陪同林教授参观林语堂文学馆、土楼,重走过父亲小时候抓蝴蝶菜园、去厦门读书的码头和西溪河畔,聆听整个林语堂文化博览园的投资规划,品尝家乡的白芽奇兰茶和甜美无比的琯溪蜜柚。

    在我陪同她参观时,我感觉她就是我的亲人,一路上,我们俩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爽朗大笑,不会拘泥,没有陌生感,她就象我的奶奶。在搀扶她时,她其实比我走得还快,每走到一个不平坦或上下楼梯的地方,她都忘不了倒过来提醒我:小许啊,你要小心点,你穿的可是高跟鞋,你不用老顾着我,我没事的,我都经常一个人周游世界各地的。轻轻的一句关心,让我倍受感动。可那“我都经常一个人周游世界各地的,健朗得很”,让我欣慰和酸楚,我欣慰她的健朗,酸楚她的孤单,“我真想你留下,我的亲人” 看着林教授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我在心底默默地挽留,也默默地祈祷和祝福。此时我仿佛更明白她的“回家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