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09期>第2版
    第2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假期是个大课堂

    作者:■微言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6-02-01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又到一年寒假时,对广大学生来说,又是一次放下担子,放飞心情的大好时光。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却依然奔波在各种补习班的旅途中。

    前些天,朋友在电话中说,寒假时,准备花几万元送孩子到北京去参加雅思考试培训,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连春节都将在北京过。

    朋友的做法我说不上什么,为了孩子将来,哪个家长不使出浑身解数。每到寒暑假,我们总看到有一拔学生要赶赴校园外的第二课堂——各种各样的艺术补习班、文化补习班,甚至是奥赛、作文、英语补习班层出不穷,刚离开大教室的孩子转而进入各式各样的小教室之中。孩子们在家长的严厉催逼下,依然处在紧张的学习之中,他们的身心一刻都得不到休息。与之相比,另一些家长却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完全是另一番放任式的自由,任由孩子疯玩,看电视、上电脑、打游戏,甚至可以闹得天昏地暗干出一些无厘头的事情来。个人觉得,这两种态度均不可取。

    寒暑假还给孩子自由这是天经地义,学习讲究张弛有度,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们从脑力到体力都需要调整。好比跑一次长途需要中途补给一样,放假时就该让孩子好好放松调整一下,这样才有利身心健康。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社会和大自然才是更大的课堂,学生正好可以利用假期,多接触社会,丰富阅历,多接近自然,陶冶情操。假期也是同伴们相聚时刻,玩伴们相聚一起进行一些有益的游戏,捉迷藏、踢毽子、爬山、放风筝……让孩子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开动脑筋,增强体质,促进团结协作的能力,进而达到增进友谊,让他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除此之外,个人觉得,更有一个大课堂在等待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

    每年寒假恰逢中华民族传统春节,年前年后各种民俗密集登场,正是让学生们亲临实践的好机会。民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当下孩子缺少与土地接触的机会,也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习俗的熏陶。很多孩子知道西方的情人节,未必知道中国的七夕,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的炸鸡腿、热狗,未必知道我们的糯米粑粑、驴打滚。事实证明,过度食用洋快餐未必适合中国人的肠胃。缺少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就缺少民族认同感,一个没有乡音的孩子长大后让他如何爱乡,一个只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的孩子,血液里必定缺少传统文化的沉淀,长大后民族文化类别很容易被篡改。

    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盛行几百年,我认为比他们坚船利炮更强大的是他们的文化,他们在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民主价值观。而一些传统文化古国却忽略了坚守民族文化的底线,结果,在胡萝卜加大棒之下纷纷变了颜色。以此看来,文化输出才是一个强国的标志。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兴办孔子学院,意在与世界分享我们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与邻为善,和为贵的汉文化正日益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准则之一。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自己文化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熠熠生辉。

    所以,假期期间,孩子的真正的课堂应该在这些传统习俗中。在闽南,年二十三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就忙着清屯扫房,紧接着开始忙着赶大集、办年货、写春联、蒸米糕、杀鸡鸭、拜天公等,直到除夕夜,各种活动不断。正月期间,除了过年还有敬天公、开正、贺正、团拜、元宵。各地习俗各有异同,舞狮、龙艺、赶庙会也不尽相同。这些正是让孩子开眼界的大好时光。不但让孩子观看、品尝,还要引导他们像参与游戏一样参与其中,亲历亲试,手把手地教会他们,还要在过程中把习俗由来跟孩子讲清楚,这样既提高对民俗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最终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传统是什么,我们的根在哪里。亲娘养大的孩子,一定不敢否认自己的娘。一个在文化上有根的人,不管世界吹什么风,长大后他都不会迷惘。

    数字时代,文化的传播似乎变得简单,也容易被覆盖,人类到了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候,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显得更为必要,而且必需。假期,别忘了让孩子在浓浓的民俗中,过一个年味十足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