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08期>第4版
    undefined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王阳明的“平和”

    作者:◎曾建和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6-01-25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在纪念王阳明建立平和县500周年之际,经过一个阶段的宣传普及,现在许多平和县人慢慢知晓,王阳明是平和县的“立县之父”,就连平和县的县名也是由王阳明取的。那么王阳明将平和县取名为“平和”,有何涵义呢,根据平和县志记载,有“寇平人和”之意,这是合乎当时情理的,王阳明建平和县,是在剿灭长达十年之久的发生在芦溪、长富(现长乐一带)、象湖山一带的以詹师傅、温火烧为首的匪患,为了使这个地方避免“官军一走,匪患之火复燃”,从此长治久安,民众安居乐业,经征寻民意,向朝廷奏请批准添设新县,取“平和”这一地名,以祝愿这块地方从此战乱停息,“寇平人和”。

    但是,我认为王阳明将此地取名为平和,还寄托了他平生的个人修养、为官之道与社会理想这要从王阳明的身份、生平及理论上的造诣说起。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有的兼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明朝的大儒。他创立的心学理论至今还影响着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在内许多国家。这样的大儒,知识渊博,理论精湛深刻,即使是取个地名也不会取个涵义肤浅的地名。

    在漫长的2000多年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在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仁爱”,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庸之道。啥是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就是说,凡事要做到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北宋大儒学家程颐注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即永恒恪守中正之道。

    而中正平和即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正平和,《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所之绳也。

    再说王阳明,王阳明是明代的大儒,他继承和发展历代儒家思想,创立了心学。王阳明的心学,其最重要的理论是“良知”和“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生命本源的一种直觉。宁静作为一种功夫,他能减去压在良知表面的重物,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充满内涵的悠远,当人心静如水,才能体悟良知,即“致良知”。所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个由内心向外界拓宽的哲学。

    因此,了解王阳明有关个人修养、为官之道、社会理想的“平和”观,将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领会王阳明给平和县取名“平和”的涵义。

    首先,王阳明的个人修养观浸透着“平和”。王阳明说:“当极静时,恍然觉吾此心中虚无物,旁通无穷,有如长空云气流行,无有止极;有如大海鱼龙变化,无有间隔。”(选摘自《与王有训》)他认为,人只有内心的修炼到达一定高度,才能认透世界。换句话说,人的心灵就像湖面,当你风平浪静时,才能看到更加真实的世界,才能明察秋毫,以辩万物。而紧张和焦灼的生活,很难让人品味到生活的清芬与恬愉——即清和,遇事渐渐浮躁起来的心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馨香生活的原味。唯有宁静的的心灵,才不营营于权势的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营营、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活的负荷,加速心灵的浮躁,只能与豁达康乐相违背。这也就是作为个体人应该持有的平和心态的道理。

    其次,王阳明的为官之道充满着“平和”。王阳明说:“大抵天下之不治,皆由有司之失职;而有司之失职,独非小官下吏偷惰苟安侥悻度日,亦由上司之人,不遵国宪,不恤民事,不以地方为念,不以职业经心,既无身率之教,又无警戒之行。是以荡弛日甚,亦宜分受其责可矣。”(选摘自《知行录》)。他认为当官就要遵守国法、体恤民情、造福一方。要做到体恤民情,首先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了解当地情况,解决当地存在主要经济社会矛盾,达到造福一方,和谐治世的目标,这是王阳明以一颗仁心治世的“平和”思想在官场的体现。例如,当年平和地域匪患盛行,民不聊生,如何治标治本地剿匪,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不是简单地采用武力,而是武力与攻心两用,攻打匪巢之前发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告示,动摇瓦解匪心,使相当部分的土匪放下武器,改邪归正,使战争所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取得胜利后,他又亲自到芦溪、九峰一带走访乡民,了解民情,制定将南靖县一分为二,设立平和县的方案,亲拟奏疏,奏请朝廷比准,并通过建书院、学校普及教育来教化民众,达到和谐施政的目的。

    再次,王阳明设想的理想社会洋溢着“平和”。王阳明社会和谐思想建立在其心学哲学基础之上,提出为政以德的和谐治国论,实现公平、公正、安宁、和谐的大同理想的社会状态。他说“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选摘自《传习录》)按照王阳明设想的理想社会模式,就是这个社会和谐安宁,亲如一家,没有人与己,物与我之分,各尽所能,相互之间有机配合,人人心情愉快,毫无怨言,是一个充满平等和谐的社会。因此说,取名平和,寄托着王阳明的社会理想。

    总之,王阳明将平和县取名“平和”,除了在军事上“有寇平人和”之意外,还寄托了他平生的“平和”理念:对个人修养来讲,为人处世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走极端;对为官者来讲,要平易近民,和谐施政;对社会构想来讲,追求公平、安宁、和谐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