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71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蓝田植璧

    作者:◎叶庚成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5-05-11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蓝田”有地名的意思也有“蓝田玉”的意思;植璧又是什么意思呢?古语有“植璧秉珪”, “秉”字很好解释,重点是“植”字,《鲁世家》作“戴”的意思,《易林》作“载”的意思,陈乔枞释“载璧”为加玉璧於币上。我们这里的蓝田植璧说的是平和县芦溪镇一座清代土楼——植璧楼和一所学堂——修文堂。植璧楼是一座充满文化艺术和红色光辉的土楼,修文堂让我们仿佛回到清代民国时期朗朗读书声而又满屋翰墨飘香的时代。

    在芦溪镇蕉路村党支部书记叶其尾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蕉路村石碧角小组,这里环境幽美,河流从村社旁边穿流而过,一块巨型的大石和连片的火山石以及一棵几百年的大榕树把这里的风景点缀得美轮美奂。后背靠山的植璧楼和修文堂就坐落在这风水宝地中。植璧楼和“国保”绳武楼相距不到1000米,规模和布局相当,是姐妹楼。植璧楼俗称石碧角楼,楼外径43.6米,墙厚1.4米,占地面积1492多平方米,楼高三层,第三层有环形的通廊,楼内有二十间楼房,二十堵60厘米厚的土墙把楼房分隔开,18部楼梯直通三层环形通廊,如果每级楼梯站一人,要576人才能把整座楼的楼梯站满。这种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既有公共性又有私密性,两全其美。这些开间,偶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富丽精工,精美绝伦。最具特色的是一层房顶的瓷雕,惟妙惟肖,屏风的镂空雕更具艺术性,既有人物花草、又有飞禽走兽、诗画结合,动静相宜。植璧楼是集闽西南土楼建筑优点,防火性能最佳的土楼之一,具有研究土楼防火性能的科学价值的一座土楼。

    芦溪镇叶氏十一世祖田寮叶挺春(字玄台),自幼身受饥饿之苦,长大后奋发图强,经营粮食生意,发家买田,年有万担田租收入,别号“万税公”。他的后辈子孙于1845年动工兴建植璧楼,历经三年,在清道光廿七(丁末年)即1847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竣工,比绳武楼竣工时间早5年,所以当地人称植璧楼为“大姐”,绳武楼为“小妹”。

    文化是植璧楼的灵魂。文化内涵中当数八卦文化最为引人入胜,因为八卦文化与土楼的形状紧密相联。植璧楼内部布局讲究阴阳八卦,设计理念中贯穿的正是睿智精深的“八卦学说”。楼中央用石头砌成的八卦图形,楼左侧一层外装修为凸面是“阳”,右侧一层外装修为凹面是“阴”。先民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把《易经》中的八卦理念与地形、水势、风向奇妙灵巧结合起来,建造出一座座按八卦布局、以阴阳为本的神奇美妙的杰作。如果你从高空俯瞰,你会惊奇地发现土楼与楼外的山峦、溪河、道路十分协调地融合交织在一起。植璧楼与外部建筑物形成“太极”的一部分图形,或像一个“哨子”。因为先民对土楼的选址十分讲究,追求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在民间有“南田北屋”之说,所以叶氏先民就在门楣两侧刻上“麒麟、白虎,朱雀、玄武”图案,作为最“贵”之地。这样它更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

    植璧楼是一座圆楼,楼门门框均由大石建成,气势磅礴,门楣石刻有三个大字“植璧楼”。大家聚族而居、崇文重教、敦亲睦族、重视风水等理念在土楼的建筑结构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楼门对联“芦水东流朝石璧,华山圤镇护蓝田”体现了风水。特别是那些点缀在土楼建筑体之上的“明珠”——楹联,就是儒家忠、孝、礼、义、信,温、良、恭、俭、让思想精髓的最好诠释。比如,门两边的对联:“植桂培兰发越时异香满路,璧圆珠润交辉处瑞色盈门。”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人要像兰花和玉一样冰清玉洁。植璧楼还重视名人题刻,这些字都是由这座楼土生土长的清朝贡元叶肇基亲自题写的,遒劲有力,深厚沉雄。

    叶肇基(1856-1926),字开第,乳名初度,19岁进学为生员(秀才),29岁府试考取一等补廪,光绪三十年(1904),参加省试考取贡元,一生以教书为业。清末民国初,他的国画和书法,在福建颇为出众。国画以画白菜和螃蟹为人称道,所画白菜善于画就风、晴、雨、露四种不同形态,惟妙惟肖;所画螃蟹突出春、夏、秋、冬各种不同神韵,栩栩如生。其书法遒劲挺拔,气势磅礴,许多富有人家和书画爱好者常把他的书画张挂在楼堂厅房以为荣耀。叶肇基自幼聪明,琴棋书画、医学无所不能,他在植璧楼门前左侧的一座房子做学堂,起名为“修文堂”(目前漳州保存较为完好的书塾之一),并题写上“蓝田植璧”。有句话叫“偃武修文”意思是“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叶肇基把学堂起名为“修文堂”也是要寄希望于能振兴当地的文教事业。叶肇基一生清正廉洁,从对联里面的”兰、桂、璧、珠”就可看出,虽然考上贡元(贡元是对贡生的尊称,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但他并没有去当官,而是回乡办学,以“上报国恩,下立人品”为宗旨教育学生,当时学生很多,在学堂里学到了“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等,并可以在这里练习写毛笔字、画画。

    叶肇基为何把土楼和学堂题名为“蓝田植璧”?土楼和学堂所在的石碧角小组清代时属平和县清宁里七图芦溪约芦溪田螺盂,当地人也叫蓝田。叶肇基一生崇玉好玉,据他的后辈介绍,以前他的书画作品还在家里用玉裱成,惟妙惟肖。《说文解字》中写道:“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洁也。”可见,玉的五种特性也是五种高尚品格的体现。大圣人孔子也极为推崇玉的品格,他说:“君子比德于玉焉”。在他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性和象征。认为君子应该佩玉,以提醒自己比照玉的品格。所以,这里的蓝田有地名和“蓝田玉”双重意思;而“璧”则是碧玉的意思;“植”为戴的意思。用“蓝田植璧”作为楼名、学堂名既体现出地点又通过玉体现出文化、雅致,或者说极富教育意义的为人道理。

    时间如水,悠悠流走几千年。叶氏先民在建筑自己的家园时,把传统文化完整传承的同时,又与时代精神、人文理念等完美结合,在革命的年代,他们追求真理,崇尚信仰。

    话说1949年6月间,根据闽粤赣边区党委的指示,边纵第七支队(闽西支队)、第八支队(闽南支队),集中在永定湖雷整训,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司令员邱锦才、政治委员范元辉、副司令员李仲先、陈水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卢叨、副政治委员陈文平、参谋长吴扬。整训后,边区党委下达给闽西南联合司令部所属各部的任务是扫除残敌,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西南,并组织接管各县政权。

    6月中旬,卢叨、李仲先、吴扬率领第十三团(原属边纵四支队,即粤东支队)、第十九团(原八支队一团)、二十一团(原八支队二团)挺进闽南进驻芦溪。据植璧楼的原住民叶耀辉介绍,卢叨的部队从龙岩过来的时候,是他的父亲,当时的接头户叶茂云从永定带他们到芦溪,由于半路上遭到国民党兵的追击,卢叨被打伤,便跑到植壁楼,被植壁楼里的接头户叶水曲所救,养伤后,叶水曲用打谷桶装上卢叨,骗过围住土楼的国民党兵,用肩膀扛出去而脱险。

    在我党政策感召下,国民党平和县自卫总团团副、原芦溪乡乡长叶武,弃暗投明,率其所属叶名庆、叶立成等自卫队70多人枪起义,芦溪解放。6月20日在芦溪溪滩上举行盛大的“芦溪解放”和“平和县第一区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军民庆祝大会,拉开了解放平和、建立新政权的序幕。当时的第一区党委就设在植璧楼后面的叶氏宗祠绍德堂,其它相关部门设在植璧楼内。芦溪解放后,平和第一区党委和人民民主政府广泛发动群众,打击封建反动势力,维持社会治安,号召青壮年参加革命,参加支前,芦溪成为解放全平和的前进基地和后方。在那里整编扩大县属人民武装,培训接管政权的干部和工作人员,组建政工队等。

    1949年8月1日,在芦溪乡植璧楼所在的蕉路村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平和县军事管制委员会,陈天才兼任主任。主力部队、地方工团也抽调一批人员充实军管会,还将芦溪及来自全县各地的知识青年组成政工队。为保证接管工作顺利进行,全体人员在植璧楼旁边的芦溪蕉路小学集训,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法三章》、《论群众路线》及接管城市、统战工作的有关政策等,从各方面做好接管准备工作。

    品读土楼文化,聆听土楼故事。在土楼中行走,看晴岚四野,溪声树色,满眼青山,细雨轻烟。细细摸触斑驳的大墙,穿行在老屋中的幽幽房间,恍若回到旧日的时空,让人久久发呆。土楼人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高山流泉,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过多的功利纷争,一切淡泊宁静,这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有水的温婉、山的硬朗,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韵,它其实也是盛世中的一片乐土。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因为人们居住其间,欢乐其间,已经与建筑、景观融为一体,土楼其实是让建筑与景观承载着同样的欢乐,让人们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呈现出人的品质生活,土楼就是当地人精神和情感的全部寄托。但是不管怎么样,居住在土楼的舒适、愉悦,却是那些纯属参观的人所无法切身体会到的。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土楼总是选择在远离喧嚣的地方独立?土楼是普通的甚至是简单的,但却冬暖夏凉,土楼的周围总少不了田园阡陌和碧水绿山,当然还有的是童叟与家禽,那是一代代当地居民人赖于生息的场所。在他们的眼中,土楼已不再是土楼,土楼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指代,土楼是一层记忆———那里有他们的文化承载。当然,土楼也开始无可避免地变老,他们也需要关怀和保护,有关土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越走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千篇一律的平庸楼房,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依然认为,一旦人们重新认识植璧楼这一古典“美人”清水芙蓉般的独特气质时,心底深处依然会禁不住地怦然而动,她会和“美女妹妹”绳武楼一样让人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