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70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将一把火,种在地里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5-05-04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有一处流水潺潺的地方:溪水从深山流泻出来,岸边曲径通幽,沿途林木茂盛、鸟鸣幽幽。这样一个僻静的山地,以前,谁也不会想到它却是一块神奇的种火的土地——智慧的工匠能够把火种进那片山地的泥土里,几天几夜之后,泥土里就会长出美丽的瓷青花(青花瓷)!

    这火,自400多年前种进山地,就变成火种,藏身在青花瓷摇曳的荷风鹭影中,任命运如何辗转颠沛,那火种生生不息,那火苗灭灭明明,遍布世界各地。那片山地,就在平和县五寨乡寨河村东南隅,南胜窑古窑址之一,叫洞口窑。

    到过平和的人,都知道平和的山地最适宜种植琯溪蜜柚,种植出来的琯溪蜜柚名满天下,市场红火。可是,当平和县还不叫“平和”而叫“南胜”时,这块土地也曾经火过,而且很火,那就是克拉克瓷。烧瓷不是平和人的独创和首创,但是因为这里人杰,所以地灵,所以种在泥土中、藏在泥胚里、盘踞在各色瓷器筋骨里头的火就非同凡响,就有别他域,数百年后依然在人们的心里头烧得旺旺的,以至于500年后,人们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好奇,有的甚至远渡重洋而来,陆续走进平和五寨的那片山地,在位于山麓的洞口窑遗址前感受数百年前工匠的种火艺术,追忆尘封已久的前世喧嚣——

    平和的名字,因这一足够独特的种火艺术而声名远播!

    种火,种的是文治武功之火!

    南胜在公元1321年(元至正年间)到公元1356年(元至元十六年),曾经是一个繁华县治所在,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烧窑制瓷。1507年,平和当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时任明王朝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王阳明率部平定起义,并奏请朝廷于1518年在九峰镇添设县治,取名“平和”。为了确保安定,王阳明将部队中的一批兵将留在平和,他们几乎都是江西人,而且在其后一百多年间有13位平和县县令是江西人,他们也将烧瓷的技术和工匠带到平和。据考证,当时留下的江西籍兵将都成了老百姓,没有军饷保障的他们必须尽快谋求生存的手段,而江西籍县令也深知制瓷的好处,鼓励开展,免税烧瓷,好让这些兵将安家立业;五寨、南胜附近群山环抱,适合依山建窑,从山上冲下来的溪水带动窑厂水车,宽阔的河床还创造了优越的运输条件;山上繁茂的树木提供充足的烧瓷燃料,尤其当地瓷土资源丰富。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因素,南胜、五寨开始大规模制瓷,窑火熊熊烧起来。

    种火,种的是机缘巧合之火!

    一群扛枪的士兵转为烧瓷工匠,凭借的不是专业的技术,也许只是当兵之前在老家目睹瓷窑生产的印象而已;江西籍的县官们带过来的烧瓷师傅也可能不是当地的顶尖人才,因此,作为景德镇瓷器生产基地的延伸,平和窑生产的瓷器,模印、刻画技法、构图与景德镇产品虽有类似,但与早有一套严谨完备方法的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比较,在细腻、精美的艺术风格方面毕竟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市场需求决定生产意志,南胜窑略显粗糙的工艺变成西洋人眼中的抽象画、大写意,粗犷的美感暗合了西洋人的审美取向,产品风行荷兰、葡萄牙等地欧洲市场。这是机缘之一。

    机缘之二更为重要。有资料显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景德镇出现原料危机,窑厂陷入困境。但外销瓷的订单没有减少,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数万件数万件的瓷器订单仍像雪片一般飞来。当景德镇难以承受的时候,条件充分的南胜窑就迎来了烧瓷历史上的春天。南胜窑天然的资源加上本地政府的鼓励,周边山头的窑厂联袂出现,难怪后人用“十里窑烟”这样自豪的字眼来描述当年的盛况。由于平和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接受出口定单而供外销的,因此国内保存当年南胜窑生产的瓷器产品反而十分稀少,这也是平和窑生产的瓷品只能在出生多年以后的一个拍卖现场取名“克拉克瓷”这个洋名字的原因之一。

    缘起,瓷兴,火旺;缘尽,窑毁,火灭。

    不由得想到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平和置县,一个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正式实行南洋禁海令。刚好两百年的时间跨度!扣去这期间断断续续的海禁政策,平和人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封建时代海洋经济贸易的辉煌。2009年在广东汕头海面的考古发现,从南澳一号沉船打捞起来数万件的青花瓷被证明来自南胜窑,都佐证了南胜窑当年窑火的兴旺与瓷器的盛行!

    遗憾的是,随着清代康熙年间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而全面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作为南胜窑的主要出口贸易通道漳州月港开始衰败,曾经在港口穿梭如流的异国船只越来越少,南胜窑窑口弥漫的烟雾逐渐稀薄、变淡,直到完全淡出了人们的眼界。此后差不多四百年的时光里,南胜、五寨古窑群,包括依山傍水的洞口窑,尘埃覆盖,青草丛生。四百年的光阴,变成古窑址身上的一层泥,一丛草,让后人迷离,以至于在海外各地漂流的、这一风格迥异数量庞大的青花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回家的路。

    相对于华夏窑瓷文明历史的漫长与分布之广而言,一百多年的窑火有些短暂,但是,平和窑把握住机遇的火花,在有限的燃烧时间里,在窑瓷深宫大院的一角、在历史的天空,烧造了一朵足够个性的昙花!洞口窑散落的碎片,是窑火鼎盛时期残留下来的余火,时至今日,它们依然火性十足,目光所到之处,依然能够点燃现代人探索的眼睛。

    将一把火,种在富有营养的地里,那火,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