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67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宁静恬淡朴树下

    作者:•罗龙海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5-04-13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有没有一座高大的青山作为背景依靠?有没有一道绕弯的溪水做玉带围护?有没有一棵高大而古老的绿树作为全村的庇荫?有没有一口池塘作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所有这些元素,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宗在古时候择地而居的重要标准——这些标准以我们当代人自然科学的眼光来看,就是生态美好的村居环境。

    这样重要而优美的环境元素,在平和县长乐乡联胜村朴树下自然村全都拥有。

    从平和县城赶到长乐乡,需要经历一段山区公路的弯弯绕,只要你没有被绕晕,只要你保持着初次进入老区的兴奋而好奇的双眼,当你进入联胜村,在秀秀线公路边的佳蕉尾隔溪对望朴树下,你一定会被它的天然美景所吸引,吸引并且震撼你内心的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四个元素。

    呈南北走向的大山像极了一把张开的巨大的檀香扇。山顶上云雾缭绕,生态林苍翠成荫,四季花果飘香,林间鸟鸣啾啾。山脚下,无论土墙黑瓦,还是新建的小洋楼,一列列摆开,以青山做背,面向村前的小河湾。小河其实不小,近百米宽的河面,一条平坦的水泥桥连接了两岸。自北而来、向南流去的河水,在这里停住了匆忙的奔流,原本哗啦啦的水响在这里稍作宁静的歇息,只因为在朴树下的下游处,人们造了一个拦河坝。拦河坝抬高了村前的河水水位,河水变深了,水色变绿了,风吹河面,碧波粼粼,又弯又长的河道,就更像是玉带了。

    山似檀香扇,水作碧玉带,无可挑剔的外部环境,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村居呢?

    从河面上收回被河水深深吸引住的目光,收拢住纵身一跃下河畅泳的渴望,抬脚走起,缓步过桥,沿着河边水泥路悠然入村,一个宽敞的土埕呼啦展现眼前。土埕周边种满了黄金桂等名贵树木,虽然才种没几年,却因管养得好,如今已是枝叶婆娑,与土埕外围菜园子里的龙眼、柿子、枇杷等果树一起,伫立成村庄的绿色风景。春风三月的下午,满枝头黄澄澄的枇杷煞是可爱,照相机自然就没有了不关照的理由,咔嚓咔嚓地响。主人是一位朴实的大嫂,见状热情地摘下两大串在门前的洗菜池用山泉水冲洗一番,喜笑颜开地捧到客人面前。“现今可贵着呢,能卖好多钱?”有客人边尝枇杷边故意逗弄。“哟,有多贵呀,谁还指望它换钱呀?自个儿解解馋而已。”爽朗的大嫂一边支应着一边走开了。

    土埕中央,半月形的池塘用鹅卵石重新衬砌起来,干净,圆整,有一管清水叮咚注入。在古人的观念中,来水代表着来财,而今,水代表着灵气。灵秀的池塘像半面镜子,映着午后的阳光,静静依偎着一座古厝。古厝刚经历过修葺不久,新瓦片,老墙砖,白石灰在房檐瓦楞间勾勒出当代人不肯放弃的印迹。古厝格局完整,远观像一块老式金锁,只是再也锁不住流水一般的历史沿革。房前耸立着一根石旗杆,清楚镌刻着主人罗和清于清朝嘉庆年间省考第一名、之后取得督学身份的荣耀。房后相距不过30米远的朴树,据说是房主人应试归来时欣然种下的,至今已经走过300多个春夏秋冬。300多年前主人种树时,应是寄望大树能够庇荫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而今,这里已然是令人流连的富美乡村。古厝与朴树之间有一定的坡度高差,躯干茁壮的朴树在努力向上拔高的同时,散开的树冠情不自禁地倾斜向古厝,仿佛刻意向人们暗示着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脉络渊源。

    古树旁边的村道上,蹒跚走来年近九旬的老红军罗阳庚,精神矍铄的他谈起今昔变化,那个感慨可不是一箩筐两箩筐能够盛得下的。躲山洞、钻树林、摘野果、吃野菜,风餐露宿,真刀真枪打游击,再艰苦也不怕,许多同伴倒下了也不怕,凭的就是一个信念。“那时我们全村人、老老少少都是红色分子!”驻足在朴树的树荫下,老人不无激动地说,“我们村现在的五老人员还是全市最多!”

    村庄因这株朴树而得名“朴树下”,四季常青的朴树成为小村庄的交通枢纽,横贯村庄左右、纵贯山上山下的道路在这里交汇。早先时候的大热天里,干活路过的人都会在此歇口气、纳纳凉,如今水泥路贯通全村,交通方便,油门一催,摩托车、小汽车一溜烟跑出老远,朴树底下再没有了往来村民纠结的目光和泥泞的怨言,而外出乡贤返乡过节时,目睹家乡的变化,目光里多了赞许的成分。沿着水泥村道扩散开去的是生态绿地,整齐的竹篱笆圈定了人们的行动疆界,牡丹、芍药、鸡冠花、七里香等观赏花卉,从城里的苗圃远嫁而来,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惬意领略着大自然的清风雨露——在它们扎根的泥土里,再也嗅不到当年战火弥漫的硝烟味道。

    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朴树焕发新枝,翠绿的叶片在捕捉最清爽的山野阳光,呼吸着最清爽的山野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