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8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傲岸灵通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02-24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因一个文人的“灵应感通”的题刻,400多年前,平和县的一座山由“大峰山”改名为“灵通山”。名字改了,山还是那座山,但是名气不一样了,走在山上的人们自然多了一重感受。“大峰”二字朴实无华,而“灵通”一词就显得富于想象了,许多慕名而来的登山者,都想从亲自的登临体验中探寻得个中奥秘。
       登山伊始,最忌仰望,那山峰怒举着石头要砸下来,那刀削过的石壁要倾压下来,石阶边独自兀立的圆石要滚下来,无不令人胆战心惊!那一路往上的石阶就像一条长长的蜈蚣,在山的脊背上蠕动着。身处石阵之中,自觉不过是蜈蚣背上的一只蚂蚁。随着恐惧感的萌生,登山的脚步有了失重的感觉。放眼望去,头顶是石峰,眼前是石壁,脚下是石坎,路边满是乱石,铺垫着,层叠着。看不到泥土,却总有些柔软的绿草,粘在石头上,成为坚硬世界的柔软陪衬;却总还有杂树,不知是如何顶开石头的倾轧,长出修长的个子,在千百年之后,不懈地为登山者张罗着虚幻的、清凉的绿荫和光影石头冥顽,任你心中丛生千百个疑问,它是静静的,躺着,趴着,蹲着,或斜靠着,互相牵引着,如佛如尼,如狮如虎,或隔山相望,或独自远眺,虽各自成一景,却又共同架构着灵通山的千年奇观!
       石虽冥顽,石缝之间有清亮的细水渗出,仰观不见水的来踪,俯视不见水的去处,只听得山谷之间泉响叮咚不绝,仔细寻找,终于在石丛凹陷处发现一泓小潭,使这座石头山忽然灵动起来。水清澈透明,靠近掬水,凛冽森然之气扑面而来,潭中水忽然动了一下,有人惊呼“是娃娃鱼”,屏住呼吸再找,却已不见,正失望叹气,旁边有人伸手示意,那小东西不正贴在潭边的片石上么!其细小如指,因在石缝中生存,其形如片石,色亦如片石矣,这不也是生物生存的技巧么?且行且歇之间,山雨星星点点地飘下,抬头看天际,却是晴空万里,雨从何来?再仔细寻找,那“雨”从石峰顶上流泻下来,在空中摇曳成一幅珠帘,山风又把珠帘撕碎开来,变成星星点点的清凉,往山谷四处抛洒,惹来游人一片惊呼。
       这就是灵通山独特的迎客方式,石虽不语,水已传情。
       穿过珠帘就到了山顶,游人无不兴高采烈,只见灵通岩的巨石于拦腰处掏出一块空地,形成“岩廊”。山上峰岩奇秀,七峰十寺十八景,最吸引游人的是“靈”字巨大的繁体字石刻。相传灵通山自古多雷,巨“靈”石刻就是当地堪舆家曾济美请来的镇雷灵符,保佑灵通岩免遭雷击。听过传说之后,游人总要嵌入字中拍照留念,把自己定格成石头刻字中的一横一竖。
       徜徉在灵通山上,“举手摩天可按,轻身挟日欲飞”,心旷神怡之际不禁要疑惑自然的神奇安排,为什么要把灵通岩塑造成一个挥舞的拳头,从平地极力地挥向苍穹?
       是压抑,焦灼,喷发的渴望长久蓄积在地下,隐忍亿万年的暴躁只为冲天一跃、无法窒息的激情喷薄而出,最终凝聚成火山沉积岩,用一个又一个千万年的沉默,来应对岁月风雨的洗礼和变迁!“僻在遐荒,舟车修阻”,入仕前在灵通岩读书的黄道周作《梁峰二山赋》时,独爱灵通山僻居荒野、默默无闻、傲然自立的刚硬品性!被贬归漳期间,闻知徐霞客南下,便携手同游,称赞灵通山峰奇景“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之,无不及者”。
       灵通山石道迎来送往的足迹中,两位先贤的足迹熠熠生辉。
       沧海横流朝代更替方见英雄本色,当明王朝末期“势如累卵,四顾无人”之际,是黄道周振臂一呼,以一介文官勇于抗击清军铁骑,其胆识义举,令人敬佩!是灵通岩千年不化的石头孕育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性,抑或是灵通岩本来就是黄道周坚持到最后的那个拳头?灵通山,因为先贤的人格而倍显傲岸!
       灵通山虽然僻在遐荒,毕竟自然风光独特诱人而受人喜欢。灵通山历史上有“灵通七贤”之记,除了明朝大学士黄道周,大理寺正卿陈扬美、太常寺少卿陈天定等人在入仕前的明万历年间,都曾在灵通岩辟室读书。先贤在山上留下了诸多摩崖石刻,昔日茶余饭后的文人雅趣,如今都变成了现代人窥视历史的人文窗口,仿佛轻轻触摸,这些窗扉就会开启,年轻人的朗朗书声就会再次从石头里飘出,先哲求真求善的精神就会在日渐热闹的山头上再次凸显,代代相传。
       伫立灵通山巅,只觉风声灌耳,而各座危崖巍然屹立,如沉迷思考的智者,不为世俗的蛊惑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