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65期>第4版
    第4版 :要闻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共写“海丝”繁荣的台湾交趾陶与平和窑

    作者:◎叶庚成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5-03-30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400年前的明代晚期,闽南山城的平和县,窑场密布、窑炉林立,一幅十里窑烟的繁荣景象。一批批精美的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源源不断地出炉,旅又装船,顺着花山溪一天航程到达出海口——当时海外贸易大港——漳州月港,畅销到世界各地。随着时光的流逝,平和窑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退出人们的记忆。但技艺传承平和县制陶工艺的台湾“交趾陶”却在清朝时期大放光彩。台湾“交趾陶”延续了平和窑所谱写的“蔚蓝色文明”,牵扯着台海两岸同胞的文化基因,再续了清朝、民国时期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卷二十六艺文志》写道:“台湾为海上荒岛,其民皆闽粤之民也,其器皆闽粤之器,工艺之微,尚无足睹。”至于制陶工艺,亦多由漳泉传入台湾。

    台湾“交趾陶”艺术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来自闽粤。台湾“交趾陶”艺术界的传奇人物,本名叶狮、字麟趾的叶王,是嘉义县民雄乡人,道光六年出生、清光绪十三年死于嘉义市羊稠巷,享年六十二岁。叶王的父亲叶清岳原籍福建漳州府平和县,在清嘉庆十年来台湾嘉义定居,以制陶为业。

    “交趾陶”的色彩鲜艳,造型逼真,变化多样,常常用来装饰庙堂、道观、祖祠等建筑物。台湾的“交趾陶”技艺融合了广东石湾和福建漳州等地技术与表现手法。叶王的“交趾陶”釉色相当细腻,不限于基本原色,其中浅紫色更是中国其他陶瓷系统中未曾出现过的颜色。此外,在釉色上运用胭脂红,也是叶王用色的重要特色。然而,叶王的这些艺术创新都是在传承祖地平和县制陶工艺基础上进行的。对叶王有多年研究的世界叶氏总会副会长叶小平认为叶王的这些陶瓷产品主要是作为古建筑装饰用的,这些产品的工艺与平和窑的素三彩基本属于同一个工艺。

    考古发现,所谓“交趾烧”,出产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南胜镇法华村。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认为,参照相关陶瓷名称,所谓“交趾烧”,正式的名称应该是“漳州窑素三彩瓷”。交趾瓷源自漳州窑素三彩,叶文程教授表示,至今为止,仅在平和田坑窑出土素三彩瓷,尚未在其他地方有类似考古发现。因为过去认为交趾烧或者说叫交趾陶,认为是越南烧造的。而国外的学者不明当时(交趾陶)的烧造地点。后来平和窑发现之后,交趾陶的发源地就已经清楚了,主要的烧创造地是平和县。古时贸易船携带包含素三彩在内的陶瓷器运销日本、东南亚各地。

    《漳州窑素三彩瓷》认为,平和素三彩窑是“中国陶瓷的一次重大发现”,“为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收藏甚多的各类素三彩瓷找到了归宿”。交趾瓷传入台湾,叶文程教授认为是在明末清初运输贩卖途经台湾,就此留在台湾并生根发芽。也有认为是清时随移民传入台湾,约150年。台湾早先称为“南烫”,或“淋汤”,这是台湾的语音。早先发源于嘉义,嘉义称“交趾陶的故乡”,日人因称“嘉义烧”。如今,台湾“交趾陶”已经不单单是建筑装饰品,而是成为人们摆设的艺术品和收藏品。台湾“交趾陶”艺术已经蕴含中华文化基因走向世界舞台。

    平和窑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福建省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民间重要陶瓷产区之一,数百年来的瓷业发展孕育着璀璨斑斓的瓷文化和瓷文明。平和的古窑址的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多次的文物普查表明,全县十六个乡镇场共发现明清窑场数十处,堆积点百余个,形成了“十里长窑”的壮观场景。

    在这些众多的古窑址中,除了南胜、五寨高超的烧窑技术外,芦溪镇叶氏的烧窑技术也占了一席之地。芦溪叶氏、同安佛岭洙公23代,平和芦溪正寿公12代蕴六公,在康熙年间,由族中长老公议选送到当时传承瓷器最先进工艺的培训基地武夷山桐木关下的遇林亭学习,武夷山遇林亭窑址发现于1959年,以后多次复查,局部受破坏,大部分保存良好。该窑产品以黑釉器为大宗,兼烧青、青白釉,产品胎骨浅灰、灰白、灰褐色,器形有碗、碟、洗、杯等,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成年代为宋代。该技术先进在于只要三、五个技工,利用水力,在瓷土矿所在地依山形落差,建隧道窑18至22门,一般情况每月可以烧制大小瓷器2至3万件,而且点火后24小时即可出窑,周转快捷。蕴六公学成返回祖地平和县芦溪镇双峰村,建隧道窑作为生产基地(现仍然保存部分窑址),不仅以点带面向本宗,以及台湾、两广、云贵、外迁本宗支系全资援建培训基地,良性传承技术。叶小平认为这种窑是一种采用低温工艺的卧式隧道窑,它只要在第一窑点火,就会自动根据温度的变化,一个窑一个窑全部烧上去,他的烧制时间很短,一般只要一个晚上就能烧透,第二个晚上就能出窑。所以这个技术就一直保存下来了,叶王的父亲叶清岳也是在那个时期在双峰村学习制陶技术的。

    窑烟四起,窑火通红的景象已成为历史,唯有古窑址层层累叠的瓷片和老人师傅还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今年80岁的曾文武可是这些古窑址的最后一批师傅,18岁就到这里做陶工,之后定居在与双峰村一山之隔的桂竹村。现在漳州诏安县深桥镇华表村和广东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北陇村叶氏兴建的古窑址也可发现这种技术的传承。据村民叶随坤介绍说,在华表村,当时陶瓷的生产场面很大、产值也很大。村里有一条小溪,每逢海水涨潮的时候,叶氏先辈便把烧制出来的陶瓷产品,搬运到小船上去,到了海水退潮的时候,船自然随着海水退出去,可一直运到诏安湾,并被装上大船,运到汕头港出口。

    连横曰:“清时台湾陶制之工,尚未大兴,盘盂杯碗之属,多来自漳、泉”。随着交易的扩大,也出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考虑,漳州人,当然也包括很多平和人开始到台湾开办陶瓷厂,就地销售。芦溪叶氏的家谱、族谱记载:康熙期间,从平和芦溪迁往台湾的叶以庄和叶昇两兄弟分别在台湾的嘉义和彰化兴办学校并定居,从平和本地和广东地区招纳一些陶瓷师傅做教员,向本地群众传授制陶工艺。查阅《芦溪叶氏家谱》可发现叶王的父亲叶清岳也就是在学校建立之后才来到台湾,当教员又当陶工,由于当时工匠一般不上族谱,所以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当时,叶王也曾经在嘉义的学校学习过,在学校从小耳濡目染,长大承父业,人称“王师”。他的陶器、精巧绝伦,油彩妍丽,名振台岛,享有“台湾制陶大王”之誉。其产品除日用外,还有香炉、烛台、烟具、文房用具和人物、花果、动物工艺品以及建筑装饰。咸丰同治年间嘉义、台南一带的寺庙,多有叶王的杰作。叶王制作的“交趾陶”还远销日本、越南、东南亚诸国并受到极大欢迎。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渡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也不少,到清代去台湾开创基业的更多。明末清初之际渡海入台的叶氏族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湾发展成为庞大的家族,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叶氏为台湾的二十大姓之一,约有三十余万人,子孙遍及海岛。

    平和窑是一个外销大窑场(群),它是我国东南沿海为适应外销而建立起来的外销瓷大窑场(群)。明清时期,平和窑的青花瓷、素三彩和五彩瓷,主要是适应外销的需要,而销往世界各国。这样,平和县的对外贸易也就自然兴起,瓷器拉动了其它商品的交易。平和县的对外贸易明朝时期就开始,清朝后期更为繁荣。道光版的《平和县志》载:“吴、楚、越、广犹内地也,竟有航海而至外洋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十六日,在迦喇吧开船,至六月十四日到澳,随搭唐人十四名,俱福建人,内郭奏、吴渭俱平和人。”当时,平和对外贸易以出口瓷器、烟、糖、茶为主,由民间商贾自由经营,经厦门、月港、汕头出口,运往台湾、东南亚和日本等地。

    在这支对外贸易的军团中,与叶王血脉相连的芦溪叶氏族人可说是异军突起,他们与叶王及宗亲联手,借助“平和窑青花瓷”、“交趾陶”和“芦溪烟”在海外的名气,成立公司,树立品牌,开辟驿道、航道。据《芦溪叶氏家谱》载:芦溪的叶朝阳携长子叶三多、孙子叶福昌举全族之力,盘活产业,创办“厦门建和行”、“汕头平和行”、“台湾平和行”三家进出口企业。拥有“永言堂”、“永安堂”、“永吉堂”、“永和堂”四个品牌,道光年间整合为“四美堂”以股份形式入股“平和三井洋行和胜美公司”,主要收购平和瓷器、烟叶、茶叶等运往台湾、日本和东南亚。叶小平介绍说,当时在东南亚、南洋、欧美等地都有“水客”也就是结算人,叶氏和南洋的生意持续到1957年,最后一笔钱87元大洋由南洋的“叶茂令”汇入“芦溪合成昌”(当时对外钱庄)。“四美堂”在道光时期的小溪镇三角坪解南街外溪畔建有仓库和烟丝厂,生产雪花牌烟丝主要用于出口和内销,当时繁盛的琯溪航道是最好的印证。民国时期,他们还组织种植400多公顷烟叶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供原料。开辟了货物运输的两条线路,一条是以崎岭新南村南阳楼为集散地,运到九峰、大溪、诏安官陂后通过诏安湾运到汕头港。另外一条是以芦溪芦峰村为集散地,经过新村村、东槐村往南靖、苏洋、程溪方向运往月港或厦门港。

    如今,平和南胜古窑址已入选“贸易输出品史迹”申遗申报点,现代版的“平和窑”与台湾“交趾陶”构筑的“海丝”繁荣仍在上演。在平和窑与台湾“交趾陶”里穿梭,追思传统文化的脉络,我们探寻的不只是陶瓷,传承的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工艺,而是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从容汲取丰富的营养,在传承中看到精神内核,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血脉,它将永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