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62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台湾最早的神农庙源于平和县霞寨镇

    作者:◎黄武疆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5-03-09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台湾台南县柳营乡果毅后有座庙宇叫做“镇西宫”,是台湾最早的神农大帝庙宇,其《简介》清楚地记载起源于漳州府平和县下寨乡(今霞寨镇)。

    神农庙位于台南县柳营乡果毅后,俗称为“镇西宫”,奉祀主神开天炎帝,也就是神农大帝(五谷王),是在荷兰据台时期,先民由大陆迎请护佑来台定居果毅后,迄今四百多年,分灵遍及全台各地,为全台奉祀神农大帝始祖;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神农大帝圣诞,诸信众备丰盛供品祭拜、演戏叩谢神恩、绕境游行,顿时热闹非凡。

    镇西宫主祀的神农大帝,系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荷据时期,由陈、林、李、周、蔡、刘姓等先民,自大陆平和县下寨乡神农庙开天宫迎请三尊(即今大王公、二王公、三王公)护佑来台,经急水溪至山子脚嵌下登陆,并在溪畔暂建草庵奉祀供民众朝拜,为全台湾奉祀神农大帝始祖。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12月,郑成功克台驱荷后,汉人逐渐入垦,因神农大帝以教民稼穑,医术济世万民,功高光普照,灵感有应,生民景仰,信徒日增,遂在柳营乡果毅后现址,由果毅后五庄头信众集资建庙奉祀,成为全台湾最早的神农大帝庙宇。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建,当时聘请唐山木匠特制香案一座,至今尚保存在宫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信众醵金集资重新扩建,民国七年即(公元1932年)再修建。1962年信众再集资重建,依照原样式庙宇字向,配合现代建法造成;1978年10月成立“镇西宫宫管理委员会”,在信众热烈响应捐献,继续完成左右三农阁、百草亭(钟鼓楼)剪粘和大殿左右两旁护室改为两层楼房,并设会议室、后殿花园,新建凉亭,龙凤喷水池,历经多次整修改建,始有今日外貌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庙宇。镇西宫是当地居民守护神,也是信仰中心,在完成建庙后除雕塑镇殿的神农圣帝外,也雕塑开基大王公、二王公和三王公神像,仅供果毅后堡五庄头庙宇迎请,以及各雕塑二尊神像供信众迎请膜拜,还有各雕塑六尊神像供信众乞求迎回家奉祀。

    数百年来,镇西宫已形成一项很特殊的请水仪式,请水的地点和时间不一,系由供奉的大王、二王、三王公降示行之。为何举办请示仪式?负责人说,系信众向神农大帝祈拜和请回分身,会削弱神力,必须举行“请水”仪式,透过招兵买马,增加圣帝的神力。今年奉大王、二王、三王公降示前往七股泻湖办请水,当天二动神与和民俗艺阵前往七股泻湖,在扺达后乩手起驾后摇动令旗,拿著陶瓮走入浅滩装满海水后密封返回镇西宫,再由二王公的乩手环抱陶瓮在宋江阵的护卫下,把瓮放在神农大帝的座下。

    据笔者多年调查,现在平和县霞寨镇已难寻到“神农庙”了,但在八、九十年代霞寨农村仍有祭拜“五谷神(或粟母王)生”的习俗,这就是“神农大帝”信仰,每年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早晚稻收成后,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贴一圈红纸便算是五谷神位,进行祭拜。俗称五谷神(粟母王)神诞,也有人们带一些供品(米粉、花生、油麻、黄豆等)到田间坎头祭拜“五谷神”,祈盼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霞寨镇地处平和县中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地区,也是闽粤交通要道,北通漳厦,南达潮汕,与外界接触较多,自古以来就有下南洋、过台湾的传统习惯。笔者查阅《平和大坪黄氏族谱》、《范阳卢氏家谱》、《霞山周氏族谱》,发现其先民迁往台、粤、桂等地颇多,其中“过台湾”的人数最多。如:平和县埔羌林黄坦公开基台北全山国姓村;黄金木公开基台北全山阿里旁;黄喜公移居嘉义朴子;大坪本楼西歌黄吝公开基桃园县大园乡;大坪乡小岭堡大更黄社辟公开基嘉义;大坪黄廷公于清中叶来台湾,建基于诸罗县大目根堡内埔仔并建升平山堂。霞山周氏十二世继成公,十六世振东公、振西公堂兄弟,十六世孙振贵公约于1841年前后渡台奠基开辟,至今已167年之久,振贵公系在台自成一族,现传至第七代,人口上千人。早期迁台的霞寨先民多以开垦为主,兼手工匠,也因此带去祖地的农耕信仰----神农大帝,不断繁衍过程中,又在台湾各地设分灵。据不完全统计,今天台湾有三十万同胞祖籍霞寨镇,占平和县迁台总人数的八分之一,霞寨祖地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宝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