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59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林语堂与赛珍珠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5-02-16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除了林语堂的初恋女友赖柏英、生命中的挚爱陈锦端、生活伴侣廖翠凤以及林语堂这辈子为之流泪最多的二姐林美宫、善良的母亲杨顺命之外,赛珍珠也是林语堂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女人。生于1892年的赛珍珠,父母是传教士,赛珍珠自小随父母来到中国,之后在中国生活长达30多年,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大地》为代表的大量小说,并因此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热爱中国及中国的文化,并称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赛珍珠1975年逝世,享年83岁。赛珍珠在林语堂的生命中分量颇重,他们铭记着彼此的相互理解、相知和相惜。从某种意义上说,赛珍珠是林语堂走向美国、走向世界的引路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赛珍珠,林语堂是否还会走向大洋彼岸,是否会成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现实没有太多的也许和如果,现实是林语堂和赛珍珠相遇相识了,两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走到一起,演生了他们的交流和合作。

    赛珍珠与林语堂相识并合作的时候,是在上海。对中国文化深为喜爱的赛珍珠,虽然致力于写中国,写中国文化,但作为美国人,不可避免地与中国文化在深层次存在隔阂和距离。她想找一个既懂英文又真正懂中国文化而且文笔精确、流畅和优美的作家来写一部有关中国的书。这时候,经常在《中国评论周报》的“小评论”栏目中发文章的林语堂进入赛珍珠的视线之内,经过联系,赛珍珠找到了林语堂,二人约定在林语堂家里见面。

    也许许多人见面之后要么水过无痕要么仅仅荡起几丝涟漪很快就消失在岁月的拐弯处,但林语堂和赛珍珠的见面绝对可以说是两个人命运中的惊涛骇浪,也成为中西文化一次碰撞。1933年的一个晚上,赛珍珠应邀到林语堂家里吃饭,当赛珍珠谈起不满于中国题材的外国作家的作品时,林语堂兴奋地说:“我倒很想写一本中国的书,说一说我对我国的实感。”当得知林语堂的一些想法与自己相近,赛珍珠更是喜出望外,非常热心而激动地说:“那么你为什么不写呢?你是可以写的。”后来,正在追求赛珍珠的庄台公司老板华尔希知道此事,也鼓励林语堂写这本书。共同的意向让两个人很快有了合作的基础和可能,从1934年起,林语堂用了10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吾国与吾民》1935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仅仅在9月至12月的四个月时间里就印行了7版之多。许多评论家撰文高度赞扬这部书的成功。赛珍珠也在序言里赞誉这本书是“伟大的书籍”,她以无法抑制的热情写到:“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这本书的出版,让林语堂的名气跃升了一个台阶,他的名字一夜之间红遍大洋彼岸,在更为宽阔的区域内成为大家讨论的对象。

    《吾国与吾民》的成功,让赛珍珠热情邀请林语堂到美国写作,可以直接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几经考虑,林语堂于1936年携带家人搭上客轮,离开自己的祖国前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国外写作生涯。到了美国,林语堂一家先是住在赛珍珠家里,后又迁居到纽约。在半年的时间里,林语堂根据赛珍珠的建议,扩写了《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第九章《生活的艺术》单独成册出版,《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在1937年出版后影响更大,被“每月读书会”选中为12月的特别推荐书。林语堂来到美国后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林语堂写出的书都经由赛珍珠夫妇出版,两家人来往密切,可谓是亲密无间,他们在收获友情的时候也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对中国文化的共同爱好成为他们讨论不完的话题,他们可谓是难觅的知音,他们的友情成为举世佳话。

    但林语堂和赛珍珠的友情并没有完美的结局。林语堂因为发明中文打字机而花光全部积蓄,最后不得不向朋友借钱。林语堂首先想到多年合作的老朋友同时也是很富裕的赛珍珠,在林语堂的理解之中,赛珍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但让毫无心理准备的林语堂吃惊的是,他吃了闭门羹,赛珍珠没有借钱给他。也许不同的价值观念让赛珍珠认为朋友归朋友,金钱归金钱,这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但赛珍珠的拒绝大大刺激了林语堂的自尊心,伤心懊悔的林语堂后来又发现了赛珍珠的“不地道”。原来在美国一般出版社只拿10%的版税,而赛珍珠夫妇出版林语堂的书却拿50%的版税,并且版权也不是按照常规属于林语堂,却是属出版公司所有。这时,林语堂才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吃了大亏,赛珍珠却从自己身上赚了大钱。闲适、平和的林语堂发怒了,这怒火绝对不是轻描淡写而已,他委托律师向赛珍珠要回所有著作的版权,并且态度非常坚决,一点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得知这个消息,赛珍珠感到非常突然和吃惊,她打电话给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追问她的爸爸林语堂是不是疯了。但林语堂没有给赛珍珠情面和斡旋的空间,坚持自己的决定。

    林语堂和赛珍珠的友情也就决裂了。两个曾经亲密合作的朋友形同路人。1954年,林语堂要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校长,临行之前,他打电报跟赛珍珠告别,也许林语堂还珍惜这份友情,想最后挽回曾经的过去,也许他想与人为善地为自己的友情留一点念想,但赛珍珠没有回复。为此,林语堂感到非常恼火,他痛心地说他看穿了一个美国人。从此以后,两个有着近20年合作关系和深厚友谊的朋友就这样彻底分道扬镳,直到赛珍珠去世,他们都没有再联系或者见面,他们以甜蜜开始的友情却以苦涩画上句号。但赛珍珠在林语堂生命中留下的印痕,无论如何也无法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