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92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喜欢一路有你

    作者:林秀艺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3-07-17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喜欢一路有你

    ⊙林秀艺

    孩子幼小的时候,我经常是盼着他赶紧长大,盼着他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现在,儿子上大学了,每次目送着他离开家门外出求学的背影,我却又常常想起他小时候摇摇晃晃、蹒跚学步,黏在我怀里的情景。想到养育孩子这些年来的辛苦操劳和欢喜欣慰的点点滴滴,我心里有无限的祝福,也有隐隐的失落。

    回忆从前,虽然没有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那样艰辛,但在孩子不满周岁的时候,我就结束休假,到离家七八十公里远的单位去上班。我们单位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国道线公路上,加上四班制轮转的工作状态,让我没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老公常年在厦门打工,且公婆早已过世,所以,儿子从小到大只能是母亲过来帮忙。儿子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学会走路都是母亲打电话前来报喜。每上完十几天的班才能回家短暂休假,所以一看见孩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想让孩子亲热地叫我“妈妈”,想让孩子稚嫩温热的小脸靠着我的脸颊。只是两三岁的儿子认生,总是大哭地想要挣脱我的怀抱。母亲就说我:“你这个当妈妈的,不要吓着孩子了。”等到孩子长大了一些,上幼儿园了。有次放假回去,看见他幼小的身子背着大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看见我,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飞奔而来,扑在我怀里,咧着缺了好几颗门牙的小嘴,高兴地跳来跳去......,这种情景,至今想起,我依然感到心酸和愧疚。这样的经历,让我在心里始终有些内疚,是因为我觉得对不起孩子的童年。

    当年在写日记的时候,有很多次我在心里默默地对孩子说抱歉。我想对他说:你知道吗?每次离开家门的时候,我都会仔细叠好你要换洗的衣服,准备好你日常要用到的东西,带着赎罪心情的迫切与无奈。每次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是那样着急地想要心疼你,想要好好宠爱你做点补偿。可是更多的时候我克制我自己,还是要和你讲道理,和你讲原则,严肃地要求你,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我总想: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在我心里,你有多么的重要。

    等到孩子小学快毕业了,我才调整岗位,调回孩子上学的县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只是小学五六年级的作业很多,难度远超过我当年小学就读的知识。面对孩子小学阶段的许多题目,哪怕是初中数理化经常考满分的我,也总是一头雾水,束手无策。等到孩子上了初中,在数理化这一块,我更属于是文盲家长一类。时代在进步,课程几经改变,我当年所学的东西,已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什么辅导与帮助,唯有靠他自己努力。

    学习上没办法给予支持,就只能从生活上尽力去做。就像母亲一直为我们做的那样,她说:“要让孩子吃饱饭,才有力气读书。”所以我每天很早就起床,错开工作时间,坚持做一日三餐。在儿子上高三的时候,我更是铆足了劲做好每天的饮食家务,只是很少跟孩子念叨高考这个词,因为不希望他背负太重的压力。高考这个词意味着什么,我想,每个做家长的都明白。今天的教育,读书早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孤军战斗。从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到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上大学,孩子更像在走一条“万里长征”的学习路途,而大部分家长更像被绑在战车上的同行者。对于学区房、小升初、初升高、各科作业补习辅导、各类才艺考级比拼等等,很多家长感同身受的说:没有“操碎了心”,大概也要“磨掉好几层皮”。想起往日,五点半的冬天,窗外还是黑乎乎的。看到一样亮着灯的窗口,我想,他们大概是和我一样早起给上学的孩子做早餐的家庭。孩子平时起床后简单洗漱,然后吃过早餐,六点半左右就要往学校赶。如果碰上下雨刮风的阴冷天气,我会更担忧不已,恨不能把目光拉得长长的,看他一路到学校才能放心。

    以前总觉得为了孩子学习,每天上班奔波,还要一日三餐做饭,匆匆忙忙好疲惫。现在孩子经常不在身边,竟然很怀念以前那种辛苦又充实的日子:有时看见孩子津津有味的吃着我做的饭菜,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感;有时探视一下窗外阳台,看见孩子背着大书包正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心里一下子就感到暖洋洋。尽管孩子学习不够出色,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做家长的不断地督促和关注,但很多时候,我也能体会到孩子逐渐成长起来的好。当孩子和我说:“这次怕又是考不好,下次会认真一些。”当孩子高兴的叫我:“妈妈,帮我量下身高,我觉得自己又长高了。”当孩子有时会关心地问我:“妈妈怎么坐那么久不说话,是不是很累?”当我们一起外出,孩子有时会提醒我:“接手机讲话小声点,不要影响到别人。”“妈妈,我可以的,你不要操心那么多。”……。这些在我听来都是非常美好的声音,我觉得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有时我想,能一路陪伴孩子成长,用细心、耐心和爱心,去培养和影响孩子走过的岁月,其实是做父母的幸福。感觉用心地陪伴孩子,愿意几个小时煲一个汤,愿意天不亮就起床,愿意放弃许多生活的诱惑,看着孩子,从哇哇坠地的婴儿,变成正直、懂事、感恩的小伙子或大姑娘,让彼此感受到生命里的亲情温暖和家庭温馨,这应该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历程,也是孩子给父母最大的欣慰。尽管孩子最后都要像离开鸟巢的小鸟一样飞往更广阔的天地,但一路陪伴的日子已经值得我们欢喜和珍藏。

    读过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给孩子写的一段话:“我想,生命之路自己走过,再多的祝愿都是耳后叮咛,该有的终将会有,该失去的终会失去。然而,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你的每一步都将是我们生命里最美好的回忆”。是的,就像我经常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在我的心里,陪伴你成长的每一步,每次想起都觉得是幸福,真喜欢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