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60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最后一个上学的孩子

    作者:⊙朱向青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12-05
    编辑:张艳珍 点击数: 字号:

    其实,具有“数学天赋”的游惠松的求学经历却颇不顺畅。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小学,成为村里同龄孩子中上小学最迟的一个学生。上了中学后,又差点儿两次辍学在家。

    游惠松的家乡在福建南靖县和溪镇永富社迎新村。永富社原属华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时,将之划归南靖县。和溪镇位于南靖县西北部,正好坐落在华安、南靖、漳平三地交界处。此地紧邻博平岭的主峰苦笋林尖,海拔1600多米,山势嵯峨,沿东北至西南走向逶迤而去,被称为闽西和闽南的分界线,也是九龙江西溪和北溪的分水岭。

    迎新村是博平岭下位于西溪上游的一个普通小山村,村子被连亘的山林包围,只有一条盘山小道通向村外20里外的和溪镇。和溪镇自古繁华,素有“日出商贾云集,日落千人不散”的美称。但在村人眼里,繁华的和溪镇离他们十分遥远。因为交通不便,村里人去一次和溪镇需要走很远的山路,得花费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少走出大山。村人大多为游姓人氏,自言为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的后裔。游酢是闽北武夷山下建州人,曾携女婿杨龟山创建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是“载道南归”并开启闽学先河的一代宗师。后来,游酢后代迁徙南靖并不断繁衍生息,最终形成游氏村落。为了纪念游酢等八代先祖,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村里还保留着古老的“游氏祠堂”。

    1960年6月17日,祠堂边上的游家媳妇又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媳妇名叫“英兰”,村民亲切地称为“英兰婆”。英兰婆在分娩前的晚上,梦见院中长出一棵小松树,父亲遂依游氏族谱上的“惠”字辈排行,给新生的婴孩取名为“惠松”。不过,那时候村子里的松树极多,村后的山上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松林。有一条小河名叫斗米溪,一年四季翻腾着轻波细浪从松林边欢腾而过,两岸青竹葳蕤,杂木丛生。松林里长有红菇、菌子,还有木耳和山参。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草丛间时有野兔出没。

    游惠松三四岁时就常跟着哥哥和姐姐跑到松林里玩耍。那些松树品种很是奇特,树干极高,高至30多米后才会开叉,树冠很大,树叶浓密。微风吹来,树干不动,树枝却开始摇晃,发出簌簌的声响。上了中学后,游惠松在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中读到“松涛阵阵”一词时,就想起了村东后山坡上的那一片松林。

    这一片松林是少年游惠松及其小伙伴们的乐园,在他的童年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游惠松的父亲常年在外做手艺活,母亲带着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五岁的时候,游惠松就在哥哥和姐姐的带领下去松林里采蘑菇。那时候,母亲会架上一口大锅,盛入半锅清水、直到生火烧水时,才呼唤孩子们去松林里采摘野菜和拾捡菌菇。孩子们在玩闹嬉戏里提着满篮的蘑菇和野菜回来了,锅里的水也刚好烧开。母亲把洗净的蘑菇和野菜投入锅内,加入挖来的竹笋,放点盐,搁点葱花,一锅香气四溢的野菜菌汤就做好了。大人和孩子一人一碗,就着腌菜和萝卜干吃得极为香甜。

    游惠松的童年就在博平岭下的这个小村里度过,村后的那片松林便是他的童年世界。那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松林里尽情地撒欢儿、唱歌儿、抓松鼠、捉迷藏,全部的身心无拘无束地放逐在林海草甸之间。有一次,游惠松和小伙伴们在村里路边找到一块平整的草地,挖出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土坑。然后,在大约5米远的地方,小伙伴们手拿一叠小瓦片站在画出的界线上,依次将瓦片向土坑里投掷。最后通过各自投进坑中的瓦片数量多少确定输赢,输赢的筹码是几根红头白棒的火柴棍。正玩得不亦乐乎时,游惠松的父亲恰巧路过,立马瞪着眼把他叫到一边。然后用手指关节在他的头上狠狠地敲打了几下,责骂他不学好。原来,在父亲眼里,即便筹码是几根微不足道的小火柴,也算是赌博行为。小伙伴们看到游惠松挨了几个“暴栗子”,都吓得一哄而散。父亲虽然是老实规矩的农民,但教育起孩子来十分严厉。从此,他和小伙伴们再也不敢玩这种带筹码的游戏了。

    在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游惠松常常攀爬到高高的松枝上,目光顺着蜿蜒的山路望去,直望到小路尽头的蓝天白云,幻想着山那边的另一重世界,心里充满了好奇。

    偏僻的山村,清贫的生活,有时候母亲会因生计艰难而发出无奈的叹息,游惠松也会随着母亲的叹息而忧郁一会儿。但那只是暂时的,只要带着弟弟和妹妹来到山间采蘑菇,他的世界就一下丰富多彩起来。沿着清澈的溪流一路走去,清纯的山风和着翠鸟的鸣声萦绕耳畔,一种天籁般的快乐缭绕在千岩万壑之间。山乡孩子的心灵似山一样坚韧,水一般纯净。多少年过去了,那清澈的溪流,清纯的山风,蜿蜒的小路,加上大片生长的马兰花、龙头草、野蘑菇,以及飘飞其间的花蝴蝶就一直生动鲜活在游惠松的记忆里。

    这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一直延伸到他七岁前的童趣时光里。

    七岁的那一年,幼小的游惠松忽然变得不快乐了。原来,同龄的孩子都背着小书包到小学校里读书了,只他一人仍和比他年龄小的伢崽们留在村里。听大人说,那所小学校是红军在南靖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办的苏维埃小学。游惠松和小伙伴们在学校周边的林地里拾捡松果和榛子时,常有唱歌一般的念书声从松林围裹的院墙里传出来,煞是好听。现在看到别家小孩都去上学了,而自己仍在校外晃荡,他便怯怯地对母亲说,自己也要去上学。

    母亲安慰他说,这一阵子太忙了,等闲一些的时候就送他去上学。游惠松没有发现,母亲安慰他之后,又背过身子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后来,游惠松才知道,那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虽然上小学不收学费,但也要交几角钱的书本费。可是,对于穷苦人家而言,即使那一点儿书本费也难以筹集,所以游惠松的二姐一直没有去上学。那时候,父亲被派到县里的水库工地上“会战”劳动,只留母亲一人在家偷偷抹眼泪。乡村里也正在开展“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革命风暴的席卷下,大人们常到邻村去开批判大会、跳“忠”字舞、学唱语录歌,果然很忙。一忙,母亲就把游惠松上学的事也忘了。

    一年后,比游惠松小一岁的孩子们又背着书包到小学校里上学。眼看着已经八岁的游惠松仍和四五岁的小孩子们在松林里闲逛,母亲不由得焦急伤心起来,她发了狠心向亲戚们去借钱。等到凑齐那几角钱的书本费后,学校都已经开学一周了。

    终于能够上学了,八岁的游惠松自然很高兴。去学校的那天,母亲依乡俗带他在灶台前磕了头,权当拜了祖宗。这一切,让幼年的游惠松感觉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仪式感,由此非常珍惜读书机会。

    游惠松虽然是村子里同龄孩子中最后一个上学的学生,但他在学校的表现却博得了全校老师的夸奖。 (节选自《诚育立人》第一章第二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