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53期>第2版
    第2版 :专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一颗蜜柚的科学“减肥”路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 通讯员 林泽霖 李国华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10-10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亏了算我的!”

    2016年,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带着2名学生,到平和县开展调研,对房前屋后皆是蜜柚树的场景颇感震撼。这名教师,就是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际镁营养研究所副教授吴良泉。

    吴良泉,1987年出生于永春县一个山村,2014年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本科母校福建农林大学工作。他将研究重心放在柑橘、茶树等特色经济作物上,主要研究镁素综合管理、养分资源管理,研发肥料新产品,已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

    2016年,吴良泉正着手准备一个关于柑橘高效专用复合肥研制与应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一家大型肥料企业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希望吴良泉为企业生产蜜柚专用肥提供指导,企业则为项目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双方一拍即合,吴良泉遂选定在全国最大的蜜柚生产基地——平和县开展研究。

    初到平和,他带着学生到农户的果园走访调研,发现当地柚农普遍缺乏科学指导,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类似和产量相当的情况下,这里每年的蜜柚用肥量是国际上柑橘优势产区的6倍。”吴良泉说。

    抽样采集土壤样品后,吴良泉还发现,过量施肥造成当地土壤酸化、板结严重,90%的表层土壤样品pH值低于5.0,而蜜柚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为5.5至6.5。这不仅影响蜜柚品质,也对水源、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减一半试试!”吴良泉综合业内专家、国际柑橘主产区以及平和本地种植大户的经验,形成初步的优化方案,在平和县内不同地方找了10多户柚农合作,拟在他们的柚园里开展“减肥”试验。

    种了二三十年蜜柚的农户们半信半疑:“减这么多肥,柚树不会减产吗?”

    尽管从理论上分析,“减肥”是可行的,但此前国内并没有关于蜜柚的相关研究和一手数据,对“蜜柚究竟需要多少养分”“是因为品种特殊,还是因当地降水量大、肥料流失多,导致蜜柚比其他柑橘类需要更多肥料”等问题,吴良泉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当时的蜜柚亩产值约2万元,对于柚农而言,试错成本太高了。为了让柚农们吃下定心丸,吴良泉向合作农户保证:“亏了算我的!”

    回想当时的承诺,吴良泉笑言,大抵是因为年轻气盛。但他心里清楚,科研工作者要勇于承担技术创新风险,“不管结果如何,试了才知道下一步往哪走”。

    听了他的承诺,有些柚农心动了,林新民便是其中之一。

    彼时53岁的林新民,打理着自家1100株柚树,每年每株柚树最多要施8公斤肥。“与吴老师合作,柚树施肥不用我管,减产了也有人兜底,用一小块地做试验未尝不可。”于是,林新民拿出110株柚树,交由吴良泉及其学生进行施肥管理。

    接下来的一年内,个别合作农户因为担心减产,中途偷偷施肥;而林新民坚持了下来,每年每株柚树复合肥用量减到4公斤。

    到了蜜柚采收季,周边许多柚农和收购商闻信前来观摩。种了多年蜜柚的农户们一眼便瞧出林新民试验树的不同:果树更加健壮,蜜柚个个长得光滑饱满,打开一尝,水分更足,甜度更高。收购商给出的收购价,每公斤蜜柚比周边农户高出0.4元,按亩产3500~4000公斤蜜柚算,2亩多的柚林增收约3000元。

    林新民乐了,主动为自家另外的柚树“减肥”。

    “第一年不减产,是不是因为消耗了土壤原本的肥力?之后会减产吗?”面对柚农的新疑惑,吴良泉团队又将“减肥”试验延续至第二年、第三年。

    7个试验点的三年数据显示,“减肥”不但没减产,品质反而有所提升,蜜柚的酸度下降了,口感也更好了。对于柚农而言,降本更加直观,每年每亩地可节约1000元的肥料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