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53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飞锡踏风行

    作者:⊙张山梁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10-10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于1988年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所题,也是武夷山人引以为豪的一句城市“广告语”。武夷山,我已来过多次。年轻之际,更多的是趁着参加各种公务、培训之机,到此一游,饱览山河秀色;而今之时,丹山黛林秀水已然不是我所钟情的,探朱子、索阳明,或许才是踏上行程的由头所在。

    这不,壬寅清秋,我又一次来到武夷山,参加福建省闽学研究会与浙江省儒学学会联合举办的“新时代宋明理学的传承与创新:以朱子学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对于这场研讨会,我是心怀歉意的。按照轮流举办的约定规矩,这场研讨会本应于前年由福建举办,恩师吴光会长向闽学会建议,与我操刀筹备的“阳明学在福建”学术研讨会合并,在漳一并召开。无奈受新冠肆虐的影响,会期一拖再拖,好不容易等来一个疫情的“窗口期”,于是发函布告诸多老师、道友,邀聚漳州古城。满心欢喜等来一场空。“鉴于目前疫情防控的需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精神,原定于9月16—18日在福建漳州举办的‘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第三届阳明学在福建(漳州)论坛’推迟……”8月的最后一天,我还是无奈发布如此告示,既有失信于师友之嫌,又致闽浙两会于匆促之下,临时起意,举办这场研讨会。应恩师吴老夫子邀约,我千里驾车,飞锡踏风而来,除了当面向恩师致歉之外,更多的向其请益为人处世、学问工夫等诸多疑惑,受益匪浅。谆谆教诲,一生不忘!也因如此,我忝列浙儒会的参会名单当中,才有了“山梁兄,你是福建人,却是浙江学会报名参加在福建举办的研讨会,真是省内开花省外香”一说。对于这一说辞,我无言以对,只是心里五味杂陈而已。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当年遁迹武夷的王阳明,题诗壁间的这首《泛海》诗句,是何等洒脱空灵,展现了一位不惧险恶、豁达自信的儒者气度与胸怀,给后世诸生留下人生自信的精神遗产。是的,515周年前的明正德二年(1507),36岁的阳明先生受到阉官刘瑾的构陷、追杀,逃奔到武夷山,扣寺求宿而僧不纳,只得趋步野庙,倚案而卧。首次入闽,竟是如此不堪。人生困顿至此,皆因职场尔虞我诈所致,身心俱疲的王阳明遂萌发逃遁之念,以求清净之生活。这,只是常人之念想。经老僧一番点拨提醒,胸中所有的滞疑困惑,在须臾之间荡然无存,一片洒脱,一心光明,留下此诗聊表心志,迷途知返。归钱塘,赴龙场,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理,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矗立起最后的一座巅峰,至今无人跨越。这,就是圣人之境界。常人与圣人的距离,其实就是如此之近,但却如鸿沟一般,难以逾越。因为常人缺乏的是“浮云过太空”的自得与豪迈,“飞锡下天风”的气概与志向。我经常在想,如果王阳明没有遁迹武夷这一遭遇,或许就没有“龙场悟道”这一成就,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也就少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历史从来就没有“如果”一说,但对于阳明先生而言,武夷山却是其人生的一处重要“福”地。如此这般而言,福建是王阳明的“福”地。

    武夷山是朱子成长地、讲学地,更是其思想的成熟地。可以说,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地。拜谒朱熹园,观瞻五夫镇,给我的总体感觉,朱子文化根植于武夷大地,武夷人亦以朱子文化为荣。人就是这么奇妙,你的兴趣点、关注点在哪,展现在你面前的,传递到你耳边的,都是你所想要的、你所关注的。这两天,我看到的,都是朱子文化遗址、遗存;听到的,都是朱熹当年在武夷山生活、讲学的事。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位于天游峰下,九曲溪畔的朱熹园,其实就是当年朱熹在此传道授课数十载的武夷精舍遗址,如今还保留有清代重修精舍的残垣断壁。史书有记:“(当年朱子)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咏而歌之,潇洒啸咏。”今日,我站在精舍遗址之间,仿佛可以看到朱夫子讲授《四书》的孜孜不倦身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读书声回荡在耳边,穿越数百年的时空,依然清晰明朗,久久不能远去。更为有幸的是,陪伴恩师瞻仰朱子讲学之地,聆听他对“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两个概念的阐述,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关联;聆听他对“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的解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恩师现场予我的点读阐释,与当年朱夫子给诸生的讲学授课,无不相同,都是启迪教化之功,诞敷文德之效。面对面的传道授业方式,是最为有效、便捷的,是任何先进技术也都无可取代的!这,就是中国人始终坚守的文化传承主渠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传承不息的关键所在。或许,这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书院恢复、兴起的原因之一吧了。

    其实,我这次舍弃乘坐动车而以自驾的方式,提前半天赶抵武夷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便寻找“见罗书院”遗址。

    武夷山见罗书院,位于九曲星村后溪山坡上。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阳明后学李材结束谪戍镇海卫的生涯,时任福建提学副使的门生徐即登,为迎接其到武夷山讲学,历时一年有余而建成,名曰“星村精舍”。李材卒后,后学肖像祀之,改名“见罗书院”。明末毁于兵灾战火,其孙二人复建未果。阳明学得以在武夷山的传播,除了阳明先生亲履数月,讲学其间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李材在此深耕讲学八年之久,以致“四方朋来,屦满户外”,门生弟子遍及闽、赣、浙,以闽北犹多。时任建宁府推官的郭子章甚至认为“武夷之著始于文公,继以文成,又继以先生,五百年内,三宅贤人,盖不为不幸矣。匪直兹山为然也,斯道之明亦复如是。三先生者,非相与共明大学之道者乎?”将李材在武夷山的道统文化传承中作用,与朱熹、王阳明相提并论,不可谓不高也!应该说,明中后期阳明学在福建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李材是一位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除了在谪戍地镇海卫、寓隐地武夷山讲学之外,他还在漳州、泉州、汀州、兴化等多地留下不少讲学的足履。很可惜,我两次寻找见罗书院遗址的具体位置,均无果而返,将继而溯源求得,决不放弃。因为踏风而行者,未有止焉。于寻找文化遗址而言如是,于弘扬、传承、发展阳明文化更是如此。

    这不,在五夫镇瞻仰朱子手植树,礼敬朱子像之后,与宏敏、银辉两位道友,绕道数百里路程,奔袭而往江夏学院,与永年、旭君等道兄商定王阳明文化馆的布展大纲,在闽地高校推广阳明文化。行者,永远在路上……